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5历史高考题全国卷2-2015高考历史模拟

tamoadmin 2024-08-1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2.(5月11日)每日一题2020132与宋元有关的历史高考题30宋明理学材料题3.周小泉出生于哪里4.每日一题2020020~与隋唐史有关的高考题 府兵制[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2014·宜昌)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

1.[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

2.(5月11日)每日一题2020132与宋元有关的历史高考题30宋明理学材料题

3.周小泉出生于哪里

4.每日一题2020020~与隋唐史有关的高考题 府兵制

[高考]贞观之治的历史意义?

2015历史高考题全国卷2-2015高考历史模拟

唐太宗选贤任能,虚怀纳谏,励精图治,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

(2014·宜昌)唐太宗时期,轻徭薄赋,戒奢从简,虚心纳谏,为政宽容,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史称贞观之治。

(2015·宜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几个难得的治世或盛世局面,贞观之治产生于唐朝初年。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维持社会等级。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5月11日)每日一题2020132与宋元有关的历史高考题30宋明理学材料题

(2015年高考山东文综,16分)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近岁士庶之家侈靡相尚;居第服玩,僭拟公侯…… ? ———《宋会要辑稿》刑法二

自淳祐(南宋理宗年号)年来,衣冠更易。有一等晚年后生,不体旧规,裹奇巾异服,三五为群,斗美夸丽,殊令人厌见,非复旧时淳朴矣。 ———《梦梁录》卷十八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答案

(1)历史现象: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联系: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考点提示

宋明理学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重难点分析

第(1)问,学生分析历史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首先要分析历史,注意的内容,再结合所学的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归纳总结"历史现象"。

联系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结合前一小问的内容回答之间的“联系"。

第(2)问,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本题实际上考查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回答时注意是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故联系所学的宋明理学兴起的原因,找出材料中没有揭示的内容,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

常识积累

本题主要是从经济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角度设计题目,难度较大。回答时要特别注意把握"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的观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要注意结合所学的相应的历史理论,全面分析认识宋代的时候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思想领域的变化。

周小泉出生于哪里

周小泉

周小泉,男,汉族,1981年2月生,江西余江人,中国***党员,研究生学历。江西省景德镇一中历史科目教员,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班主任工作。

中文名:周小泉

别名:泉哥,泉叔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余江

出生日期:1981年2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江西师范大学

信仰:中国***

主要成就:教学水平突出;教育管理能力强;人格教育有特色。

代表作品:《“默”在其中——谈考前文综历史复习方法》、《考前心理辅导刍议》等

个人档案

周小泉老师,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文学硕士。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中文科班班主任工作。

周小泉老师在执教实践中踏实认真,积极进取,曾先后获得国家级、江西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市级教学评比一等奖多次;高中新课程课堂实录省三等奖;景德镇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市德育论文二等奖。

从教以来,认真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不断提高服务学生、家长、社会的能力,在省级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加全市高三质检命题,全省盟校命题,参加全市、全省、全国教学比赛,获奖多次。

著作

从教十五年来,周小泉老师紧扣新课标课程标准发展,深入研究教材讲义,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就。

2009年6月获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2009年12月获省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2010年曾发表论文《解构历史教材,重组教学》,获省、市一等奖,

2010年获新课程课堂实录省三等奖

2011年,说课比赛市级二等奖,教案比赛市级一等奖。

2011年在《高中生之友》杂志上先后发表《考前文综历史复习策略》、《“默”在其中——谈考前文综历史复习方法》、《考前心理辅导刍议》等论文,引起了高考学子极大反响。

2012年受邀参编《考能大提升·中考》一书。2012年12月,《高三历史复习的依据和方法》获全国历史教研论文二等奖。

2013年10月,说课比赛市级一等奖,教案比赛市级二等奖。

2013年10月,《开辟新航路》获全国历史优质课(高中组)二等奖。

2013年参编《考能大提升·中考》一书

2013年12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市历史小论文比赛,获23个一等奖。

2013年9月-2014年4月,与程志鹏老师一起命制三次全市高三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两次全市文综历史模拟试题

2015年5月,指导学生古伟祥参加全市中学生历史小故事比赛获市一等奖。

2016年5月,指导学生江新涛参加全市中学生历史小故事比赛获市一等奖。

2016-2017,与舒国明老师一起命制景德镇市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在班主任工作上及时总结经验,以“做一个有责任的中国人”为理念,悉心培养每一个学生。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9年5月德育论文《实事求是、扬长避短》,获市德育论文二等奖

2010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党员”、“十佳师德标兵”。

2012年10月,获景德镇市第二届班主任技能竞赛班主任个人竞赛,中学组说课一等奖。

2013年,德育论文《以传统文化之精髓培育现代人才》入选学校德育论文集。

理念与成就

周小泉老师带班责任心强,注重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特别是道德培养,努力使学生形成“做有责任的中国人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交流让学生在感受到幸福的同时主动学习,取得优异成绩,让学生有信心通过三年的努力,成为真正的有责任的中国人,并且在学业上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

所带2011届高三文科班在高考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中茅同学高考成绩为全校文科最高分,该班一本上线人数为全校文科班之首,全班本科上线率达到了75%以上。

其他:

此外还有江苏省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周小泉老师。2000年起在华师大章兼中教授指导下开展“七步法”的教学实验,现为学校教科室副主任,目前正承担国家级重点课题“农村初中英语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及矫治”的子课题。

每日一题2020020~与隋唐史有关的高考题 府兵制

(2015·海南卷 29)[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分)

材料?

?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原因和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5分)

答案:

(1)原因:均田制遭到破坏,农民破产和逃亡;府兵制兵源枯竭, 士兵逃亡。内容:以招募宿卫、边兵的募兵制代替府兵制。

(2)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大大加重了的财 政负担;节度使拥兵自重,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

解析:

? 本题是设置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史料,调动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描述、概括、解释历史,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是教材重点讲授的内容,也是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重点。古代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离不开对军队和地方的控制,本材料反映的是唐代兵制的改革和演变,这与中晚唐藩镇割据、中央权威的丧失紧密相关,也与五代的纷乱以及宋代加强中央的措施紧密相关。

第(1)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唐玄宗改革兵制的原因和具体内容,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不难得出均田制遭到破坏导致农民破产和逃亡,进而使得府兵制兵源枯竭,士兵逃亡的事实,这也正是府兵制无法维持,唐玄宗必须改革的原因。材料中明确指出无论是宿卫京师的士兵还是戍边的士兵均为招募,由朝廷 供给资粮,显然与府兵制不同,也正是玄宗改革兵制的内容。

? 第(2)问要求考生说明唐玄宗时期兵制改革的影响,虽然材料中并没有直接指出,但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行合理推断。唐玄宗时期府兵兵源枯竭,而改革用募兵制,仅长安就招募到十万人,说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兵源,稳定了军队。府兵制下的士兵是自备资粮,改革后则是朝廷供给资粮,明显会大大加重的财政负担。之前戍边的兵士都是定期轮流,自备资粮,在地方上不易形成 盘根错节的势力;改革后招募的戍边军队长期驻扎,国家供给资粮, 容易形成牢固的地方军事势力,为节度使拥兵自重提供了条件,也就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文章标签: # 历史 # 材料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