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高考历史核心_高考历史核心概念解析一核心基础概念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2.高考总分满分是多少分3.如何把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学习上的自主意识不可能有外界的力量强加于你,只有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自觉性,因此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高二时期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请努力学习吧,希望你能实现你自己的目标。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二历史 考试常考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1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2.高考总分满分是多少分
3.如何把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学习上的自主意识不可能有外界的力量强加于你,只有自己才能够让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自觉性,因此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高二时期显得更为重要,所以请努力学习吧,希望你能实现你自己的目标。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二历史 考试常考知识点,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1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
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平等。
3、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_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 总结 。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2
一、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1、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战争前自给自足为特征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背景: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
③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东南沿海地区
④代表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开设的继昌隆缫丝厂
⑤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4、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
①原因:清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为解决财政危机,扩大税源);实业救国的热潮
②的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大生纱厂)、荣宗敬和荣德生、周学熙
二、民国发展的黄金时代(1912—1919年,民国初年)
1、原因: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②辛亥革命_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
③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
④民国鼓励发展实业,
⑤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纺织业第一,面粉业第二)
3、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推动因素: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都鼓励兴办实业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家的实业救国的思潮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3
一、内外服制
商朝的历史是信史: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安阳殷墟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商朝成为我国历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二、青铜时代
1、商朝的青铜器
(1)商朝处于青铜时代,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于王室和贵族的礼典、祭祀等重要活动。青铜器物的大小、性质和数量组合,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2)青铜器上还铸有浅 浮雕 的动物纹饰,商代人相信这些动物能帮助他们与祖先或神灵沟通,以庇护其在世间的权力和财产。青铜器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3)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的青铜器。
2、甲骨文
(1)商朝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是商人刻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2)从结构和造字法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象形文字。
(3)甲骨文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高二历史考试常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二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
★ 高二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二历史6种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 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总结
★ 高二学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归纳
★ 高中历史高考常考的知识点
★ 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
★ 高中历史考试必备知识点总结
★ 2018高二历史学业考试的必备知识点归纳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一、2022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历史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历史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历史在历史概念与历史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历史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二、上海高考历史答题注意事项和指南
一、答卷时要规范化
1.字体工整、规范、美观,最好是书法字体,印象分每科增加两分,就是12分;
2.答案要点化:有层次、有条理、有序号;
4.字体适中,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5.注意卷面整洁,不要乱涂乱划。先思考,心中有谱,理清思路再答题。
二、答题的步骤与技巧
1.选择题注意:①正选找正确的,要求:非常有把握是正确的。②正选不能确定时,取排除法,选最符合题意的选项。③答题卡一定不要涂错位;
2.非选择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答案,答题中学会“抄”的技巧。除非题中注明不得摘抄原句,一般情况下,凡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即可从材料中摘抄有效信息(意思不变,用词稍变);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就是要求从课本中迁移知识。另外:形式上要“段落化”、“提示化”、“序号化”、“整洁化”;答案内容上“面全”、“点齐”、“话简”;
3.按分值多少,确定要点多少;
4.解决未知问题,注意同类知识迁移,空下不答是最愚蠢的;
5.全卷答完,注意对选择题进行复核,也许会有新的灵感,但要珍惜第一印象;最后检查以下会不会因为紧张而看错题。再检查一下有没有漏掉的题目。
高考总分满分是多少分
(一)历史观(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从而促进我国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要求我们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之与经济基础状况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二)价值观、人生观
4、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6、人的价值及其实现(价值观与人生观):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要求我们(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需要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和社会消极因素的冲击.
二 : 历史唯物主义解析论文
摘要:由于目前高三使用的《中国古代史(选修)》是在初中统编教材基础上的“急就篇”,无论是课本还是教参都存在着“失之过简”的弊端,这就给高中历史教学造成了教师难以讲解清楚,学生难以掌握的不少教学难点。加之,近年来历史高考加大了对高中难点内容的考核,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突破难点,就成了高三历史教学的当务之急。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始终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对推动历史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对高三历史中一些重大和重要人物作出比较全面、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教学难点也就能化难变易了。本文仅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唯物主义原理对《中国古代史(选修)》的一些难点进行解析,供参考。
一、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观点,剖析历史现象的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而一切历史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就在于社会经济发展及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如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选贤与能”的“禅让制”,这种传说中的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其“贤与能”的标准以什么来定位?在已经出现私有财产的父系氏族公社晚期,到底谁最“贤能”呢?这是学习“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后,学生产生的一个难以解开的历史“扣结”。
如果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前夜着手,贫富开始分化、阶级逐渐产生,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谁最有威慑性的实力,谁就能迫使大家把他说成是最贤能者了。“尧的比较富有,舜有储粮仓库,禹的父亲曾筑城保护自己的财产”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这样一来,似乎民主公正的禅让制,其背后就存在着以经济实力夺位的真相。用《韩非子·说疑》的话来说,就是“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正是在这种凭借实力参与争位的禅让制下,也就必然会出现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舜逐共工夺尧位,禹放虞舜继其位,启杀伯益夺其位,就是最有力的证明。而王位世袭制则把这个参与争位的范围限制到王家子孙这一圈子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因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这是历史的一个进步。而造成这个历史性转变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历史唯物主义又认为社会意识不仅仅以如实地反映社会存在为己任,而且还具有明显的创新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超越社会现实的局限而创造出新的观念,进而又表现为在新观念指导下实际地改变社会现实,创造新的社会状态,这是人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最高表现,特别是经过人民群众的实践之后,社会意识就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如东汉末年张角利用“太平道”的宗教意识,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号召,有准备、有组织、有、有纲领地发动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基本瓦解了东汉王朝,使其名存实亡。
利用宗教意识进行斗争,是农民政治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为后世农民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宗教毕竟是人的,又有着其消极的腐蚀作用。它会束缚人民思想,削弱人民战斗力,使农民分不清敌我。如青州黄巾军由于曹操摧毁过寺庙,便错误地认为他是自己的同盟者,结果被曹操瓦解和镇压。
二、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观点,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而政治结构即政治法律制度等则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各阶级经济地位及其利益的体现而已。如对周灭商后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它和井田制的关系怎样?学生对此感到很难理解。如从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互依存的唯物史观来观察,疑难就会化解。周灭商后,为了有效地统治地域广袤的领土,“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以周族的血缘关系为依据,逐次分封,建立起以逐级臣属和纳贡为条件的家族系统,而周天子就是这个以天下为家的家族系统的总族长。
这样,族权合一,各个在血缘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家族,同时就是国家政治结构中的不同环节,西周的国家结构就是姬姓家族的扩大。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结的家长家庭公社关系的国家化,是西周社会的重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整套宗法制度。与这套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就是当时的井田制这一经济制度。用生产关系三要素来分析,井田制的“土地国有”(即为周天子所有)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奴隶主(诸侯臣下)强迫奴隶集体从事劳动是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而奴隶主(贵族阶层)完全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则是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点就是井田制的本质。至于“耕地阡陌纵横,像井字形状”只不过是其外在的表现而已。由于分封制的政治结构适应了井田制的经济结构,西周的农作物品种增多,手工业门类更细(号称“百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成为地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使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又如宋与汉唐相比,统一没有完成,社会矛盾从建立初期就甚为尖锐,统治者也较为腐朽,为什么商品经济却得以繁荣?如果从生产力发展迫使生产关系作了一定的调整来解析,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其一是北宋虽未统一全国,但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其二,“杯酒释兵权”的交换条件是“多择良田美宅”,使北宋土地兼并甚于前代,造成财政困难,因此大力鼓励发展工商业,城镇出现,都市繁华,交子使用,使商品经济得以繁荣,这样工商业增加的税收就弥补了财政收入的不足。而南宋统治者虽占半壁河山,但随着经济中心南移局面的最后完成,临安商业的发展又大大超过了北宋的东京,其对工商业收入的依赖程度更大;其三,城镇商品市场的扩大和作为流通手段货币的发展,加之造船技术的进步,又为海外贸易的兴盛提供了条件,使得宋代统治者从海外贸易的收入中获得了巨利;其四,汉唐以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两宋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矗再如资本主义萌芽,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稀疏地出现,与此同时中国明朝的中后期也有相同情况发生。
这就是说,当时中国的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欧国家。但在此以后,为什么中国没有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呢?固步自封,闭关自守,放弃海外活动良机,固守传统的农业经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腐朽的封建制度对新生的生产关系的反作用扼杀了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由此,欧洲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对农业经济国家的决定性优势。这一对比优势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也反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仗着这种优势进行扩张,用“舰炮政策”打开经济落后国家的门户,使其日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就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其中的历史教训不仅极其深刻,而且又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三、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观点,阐述重大的历史事变。
唯物史观揭示,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而生产力只有通过作为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才能对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起决定作用。一句话,一切历史事变的结局只有遵循了这一基本规律才会成效显著。
如商秧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废井田开阡陌”,动摇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县制”摧毁了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建立起了适应封建生产关系发展需要的封建制的上层建筑。商秧变法顺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的潮流,体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互动的力量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又如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为什么“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呢?如果能从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来剖析,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秦始皇北击匈奴是在刚刚统一六国之后进行,连年征战使本已遭受严重破坏的生产力又雪上加霜,役使百姓,民不堪命,埋下了秦朝覆亡的;而汉武帝是在休养生息60多年后国力强盛的情况下反击匈奴,有利于北部边疆的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公务员之家
秦始皇役使百姓主要是为一己之私利修宫室和建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田地荒芜,社会生产力又受到很大摧残;而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发展社会经济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至于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劝焚书坑儒”的残暴手段,对知识分子进行野蛮的镇压,造成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果;而汉武帝则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局面。简言之,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兴才勃也;否则,其亡也忽焉!这一点表现在元清两朝的统治上,也甚为分明。
二者同为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元朝仅存在了90年,清朝统治却长达268年,何以会形成如此差异?从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来解析,一是元朝君位继承不稳定,在元世祖忽必烈和元成宗铁穆耳之后,争夺皇位和权利的斗争持续不断,仅从1308年到1333年的25年间就先后更换了八位皇帝,这种夺权斗争往往把整个统治集团的成员都裹胁进去,造成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不安;而清朝之初就以“父传子,家天下”的君主专制奠定了稳固的统治基础;二是元代的黑暗统治,使汉族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特别低下。相传元代社会把人分为十等,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说。沦为平民的文人学士因废科举而缺乏正常的入仕之途,只有写作杂剧、以维生了;而清于入关第二年的1645年就开科取士,为汉族知识分子广开仕进之门,吸引他们加入维护清朝统治的营垒。
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写道:“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我们的高中历史教材,虽然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编写的,但如何结合各种历史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给以解析,这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活的灵魂”就要靠我们自己来掌握了。否则,抱着唯物史观编写的历史教材,重复着费尔巴哈的失误,不能指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答好高考历史试题。这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当然,正如列宁所说:“历史唯物主义也从来没有企求说明一切,而只企求指出‘唯一科学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的话)说明历史的方法。”
作为教师来说,把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方法论,面对现实历史的具体教学,不断地由唯物史观的科学抽象上升到对具体历史问题的思维,高中历史教学才能呈现出活生生的局面。因为,运用历史唯物观来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对社会的合乎规律的发展过程的逻辑展开,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唯物辩证本性的揭示,乃是最能体现出历史学科特色的能力的。所以,这也应是高中历史课能力培养的核心。
如何把历史核心素养转化为学生素养
高考总分满分是750分。
高考总分是750分,使用的是通行方案:“3+X”。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简称文综,分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简称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目中选择一个作为考试科目。
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总分不一样。大部分省高考总分是750分。个别的例如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浙江考生文化成绩总分:“3+综合”的满分为750分,江苏地区的高考总分为480分。这些分数来自于高考所设定的科目和考试内容的不同。
各科目学习的核心
语文: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核心,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数学:数学的核心在于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的学习目标并不是记住公式和算法,而是锻炼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英语的核心是培养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及对英文学术语言的掌握。同时需要注意词汇量的积累。
物理:物理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物理直觉。要理解基本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化学:化学学习的核心是理解分子构成、化学反应以及化学计量法等化学基础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生物学的核心是了解生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培养科学思维,掌握实验技能和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生物问题的能力。历史:历史学习的核心是了解历史与历史人物,掌握历史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献研究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就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1、不断学习,提升个人业务素质
形而上者谓之道,总是显得众说纷纭,但其中有共同点就是强调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古今贯通,进行独立和批判的思考,关注现实,以达到提升个文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学改革对我们每一名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让学生有这种能力,就要求我们本身做到深挖历史知识基础,不断提升能力水平。老师的能力来自平时的积累,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新的传媒方式也拓展了我们的读书渠道,很多微信公众号都有很精彩的书籍介绍或教学方法,历史知识等文章,一些听书、大学的公开课等都是我们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今后在读书的时候,我也要注意在自己的教材上进行记录,不断学习。
2、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实践产生理论,理论指导实践
只是学习是不够的,课要上得好,要提出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同时把思考作为习惯,在这方面,北京四中的张汉林老师给了我有益的启示,他针对一件事情本身,提示我们从多个角度思考其过程和意义,其实就是一种历史的代入,把自己带入到历史情境中,会发现历史的丰富多彩,比如:想象一下你自己在那个人的位置,你如何回应当时的情况?在这次决定中,什么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通过这些思考,进一步追问:当我们试图解释或理解人们过去的行为时,我们应该考虑什么?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可能和考试题不贴边,但是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进而加深对具体的认识。
我同时惊叹张老师能提那么多问题,本身也证明将实践与思考结合起来的重要。
3、怀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提升课堂人文性
第一位主讲人是陕西师范大学的老校长赵世超教授,他的主讲题目是《史学素养与中学历史教师学科素养——由中国传统文化说起》,讲座立足先秦文化变迁,用一张纸的提纲,面对会场500多人侃侃而谈,内容深刻,时间精确,条理脉络清晰,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历史教师应该具有的理性,与时俱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赵教授的讲座很多内容我们在大学都接触过,但是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这么流畅条理的线索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所以我认为,赵教授分析的历史教师的能力应该再加一条,那就是对专业知识的熟练,一名教师停止了学习,或者没有主动把知识进行必要的梳理,只是沉迷于哗众取宠和稗官野史的讲述,表面上光彩照人,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历史本该有的人文素养,也不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认识和态度。
4、结合个人能力,发掘个人专长
历史教师之间是不同的,有的老师凭借历史教学研究独树一帜,有的老师凭借对高考的研究成为相关领域的专家,有的老师学识丰富,有的老师妙趣横生…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也要关注自己的特长,在新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方面有自己的研究。
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在悟,教研室和学校给了我们这么好的成长机会,我们每天面临海量的复杂信息,身边有各种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沃土,所以,结合他人优长,考量个人能力,多读多想多写多实践,才能推动个人的终生发展。
二、学科素养与课堂教学
学科素养的落实,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科素养密切相关,
1、把握“五度”,提升课堂的人文性
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教师钻研高考试题,结合高考命题的思路,试着自己在讲课的时候提出有意义的探究问题,锻炼学生的这些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大胆纵贯古今中外的知识,李爱笃老师脱稿讲了历史教学的“七度”(跨度,深度,高度,精度,厚度,效度,尺度),让我印象深刻。
通过他的讲述,我认为,历史教学有大局,也有细节,如讲德国的统一的时候,必须联系容克贵族的知识,这样才会帮助学生明白德国统一的过程和缺点,同时,知识是联系的,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时间分期的意识,这里就可以通过一些高考题,过渡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异同(如联系美国的独立战争,英国的改革和法国的革命),进而分析其对各自国家的影响,如果时间足够,教师可以顺带联系今天德国对历史教训的吸取,建立的议会制共和国,进而分析:制度的改革要与时俱进,联系现实,同时,全民的政治参与也不一定都是好事,其中也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动荡。这些都是可以进行联系的,长期这样对比联系,学生一定会形成习惯。历史课堂的人文性也可以借此彰显。
2、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精细备课
如果这样做,课堂的时间是很宝贵的,所以教师一定课前细致的备课,好时间,调动学生课前思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而学生的课前学习和探究,又会反过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的问题设计还有问题,围绕重难点,但问题过于直白,难度过高,比如“结合材料分析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你眼中的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了什么”这些问题学生思考起来要么有难度,要么索然无味,和李老师交流后,我认为可以改为“赫鲁晓夫的墓碑为什么是黑白两色”“为什么苏联经过十年就完成了英国一个世纪才完成的工业化的任务”,这种问题本身有情境,有趣味,结合课本知识和材料应该可以解决,加上刻上的引导,希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核心素养的内容广博,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备好每一节课,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细致的备课,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帮助他们终生发展。
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一定意义上,高考不是历史学习的结束,我们要在教学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尊重历史的长久的积极性,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遗忘,但是老师的积极的态度和人文素养,是学生可以一生受用的,在这方面,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学科素养与高考备考:
如果老师自己进行教学研究,而不站在教学效果测评的角度考察自己的话,是一种鼠目寸光的行为,时下又将迎来新的历史高考改革,郝瑞庭教授是高考命题人之一,他的讲座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性。
1、站在高考的岸上体察学科素养的培养
如果说学习是贯穿一个人的人生长河,那么高考就是一个巨大的堤岸,引导这条河流在初具规模的时候的方向。所以,高考的备考是学习的过程,也是考验教师眼光的时候。郝教授的讲座题目是《高中历史课程目标的转化与测评——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他针对新一轮改革弃“三维目标”的表述而使用对“核心素养”的追问,解释了核心素养的定义,特点和与三维目标的异同,并具体分析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容和测评。
核心素养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推动学生的终生学习和全面发展,落实在具体的历史学科,我们的核心素养有: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今后的高考也会围绕着这些核心素养进行命题。郝教授特别提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的考查标准,并结合具体题目进行了解释。听了郝教授的讲座,我认为现在的高考对学生的历史专业素质有很高的要求,有的答案连出题人都要组织很长时间,所以,面临高考备考,我很担心,学生的素养该如何最大限度的提升?高考如何引导学生的终生发展?
2、具体的想法和疑惑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通过qq群和微信公众号分享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或时政热点,也通过组内的《轩华》杂志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进行文章的发表,这些都是通过新技术手段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学习习惯?抄袭网上内容形成个人文章吗?还是“历史是高深莫测的东西”的观念?所以,在课堂之外,在这些手段的使用上,要注意其效果,深入浅出,联系时事热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在一个比较低的起点上思考身边的事情,进而进行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拓展视野,树立良好价值观的目的。
同时,要牢牢把握课堂,没有课堂的面对面的交流,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师在课堂上立足学生学情,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在教师掌握丰富并贴合的材料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自探究,形成结论,主动巩固。
高考试题千变万化,但是在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上,我们是有共识的,那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神入”历史进行思考,所以,在平时的讲课中,要注意强调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记忆,没有记忆,谈什么历史?在记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审题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阐释和描述事物的表述能力。
但是我也有自己的疑惑,那就是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个问题我从刚入职就在思考,但是由于自己缺乏课堂表现力,课余时间总是难以利用,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经验太少,所以总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希望今后继续实践,有所收获。这一问题的解决不是理论的问题,而是需要不断的实践,提升个人的课堂表现力和趣味性,这也要求教师做到亲和力和人文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