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恢复高考的过程,恢复高考是怎么回事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历程以及与历次近代化运动的关系2.高考填报志愿这个政策是何时开始的?谁提出的?3.为什么1977年之前不可以高考?恢复高考之前如何读大学。 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我还在迷茫。中国为什么停课闹革命?一闹就是十年。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感恩改革开放。感恩邓小平。 一个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 社会 。才是有生机有希望的 社会 。 这个永远不会忘记。
1.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历程以及与历次近代化运动的关系
2.高考填报志愿这个政策是何时开始的?谁提出的?
3.为什么1977年之前不可以高考?恢复高考之前如何读大学。
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我还在迷茫。中国为什么停课闹革命?一闹就是十年。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感恩改革开放。感恩邓小平。
一个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 社会 。才是有生机有希望的 社会 。
这个永远不会忘记。
当时最大的印象就是感觉压力山大,当走进考场,感觉像是上了刑场,可能我学习不好的原因才有这种感觉吧。
倒是当考到一半,突然就没那么紧张了,满脑子都是,听天由命吧,考不好也不会死,哈哈。
当年的高考,记忆犹新。
1977年的一天,突然听到,凭考试上大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时都是推荐上大学。
后来经过多方反复认证,是真的要考试上大学。
那时没有复习资料,只能找到中学教材,教材后面的题目很少,两个月复习时间,我们都是下放知青,边劳动、边复习,考试前,在公路上截停大货车,爬上车去县城参加高考。
运气很好,竟然考上了。
清北也有混不下去的,普通大专生也有混得风生水起的。好与不好都成事实,高考改变不了命运,性格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时间无法倒退,对那时候的自己说什么都对现在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还是把握当下最为实际。
我是去年高考完的,对于高考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接下来要高考的高三同学一点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是比较好的,文科班里每次都是班里的前三名,偶尔考过第一,学习方法的话可能就是比较认真,这个后面我再详细的讲,先说我高考前的经历吧,高二和高三上学期成绩都不错,一轮考试考了我们班里第二名,但是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有一次没考好,第一次考了班里的六七名,然后就有点怀疑自己,其实越是学习还不错的心态越容易崩,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进过班里前三,那时的我非常担心,害怕自己高考会像现在这样,那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真的会有遗憾,每天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就是哭,饭也吃不下去,在教室也学不进去,到处找原因,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现在想想特别感谢我当时的同桌,能够忍受当时的我,当时父母也吓坏了,甚至做好我考不上的打算了,就告诉我考个什么样就什么样,高考也不是决定命运。这是当时我爸给我写的信:
好在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家长一直安慰鼓励我,所以一直坚持上学,大约持续了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几乎没学习,直到高考前的大约一个星期,班主任开班会,说“快高考了!有些同学坐不住了!开始浮躁了!…”我不知道说的是不是我,但当时觉得说的就是我,经过这次批斗我彻底醒悟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高考的前一天搬教室腾出考场,我们搬到了前面的高二楼,晚上的时候老师轮流来给我们讲了考试注意事项,然后像往常一样上晚自习,看看自己当时记的笔记和错题,晚自习回家(我家离学校比较近所以跑校)又检查了一遍考试要带的东西,然后早早的就睡了。
高考第一场考的语文,考试之前还是挺紧张的,但是坐在考场做试卷的时候异常的平静,甚至比平常的考试还要坦然,19年高考我们做的全国一卷,语文还是挺简单的,也多亏了语文简单,才激发了自己的信心,我想如果当时第一场语文没考好,后面我肯定心态会崩,高考完的那个下午走出考场,心里有点怅然若失,觉得就这么结束了,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开心,晚上对了答案,自己估了估分。
最后高考结果出来了和我估的分没有很大差别,令人惊喜的是我又恢复了班级第二,位次是山东省文科一万四千名,最后报志愿去了一个一本学校,我们班只有两个去一本学校的。
其实我想说,不要担心,坚持下去,回头看看那些以前觉得过不去的坎儿,不都走过来了吗,结果不重要,高考也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时刻,就算高考考的不好也可以专升本可以考研,没什么大不了的,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用我们 历史 老师给我写的一句话说事已至此,何所畏惧。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千万不要放弃,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
1.高考还有一个来月了,我的建议是多看错题,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弄懂,不懂的及时问老师问同学。
2.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补充营养,这里说的是适当,如果不适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3.对以往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总结,结合试卷,总结规律,思考怎样做才能得高分。
4.继续记知识点,不可眼高手低,知识点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考考基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5.继续做真题,真题中的规律是最值得总结的,它凝聚了出题人的方向。
6.了解时政热点,特别对于文科上来说,政治、语文非常容易考时政热点,了解之后,做题时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心里会有个底。
7.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放平心态,没什么大不了的,高考和平常考试一样,这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不要有那么多顾虑,轻松上阵。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现在由于疫情原因还只能在家,开学就要上大二了,大学生活比高中轻松多了,但是再也没有了高三时充实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迷茫,大学里老师也不会像高中老师那也督促你,一切都要靠自己,现在想想以前拼命想逃离的地方现在却是最值得怀念的,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大学在高三同学眼中,最好的高三在大学生眼中。
分享一张大学里的照片:
最后祝愿所有高考学子金榜题名,愿你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
我的高考是在2003年,那年非典肆虐,考前需要体检,考时需要测温,很特别的记忆。自己没考好,没去成理想的专业,但生活的美妙恰巧在于阴差阳错吧。希望我的视频能让同龄的人有所回忆。
我是去年高考的。高考最后一天,上午考的是文综,下午考的是英语。那天下午考英语的时候,我把选择题涂卡到答题卷上,猛地一惊!我想,我上午的文综选择题肯定填错了。当时的我,眼泪就不自觉流了下来,第一反应就是:错了,肯定错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了,我要复读了……可能我性子就比较急,我总以为我的感觉不会错,所以心态崩了。我记得,当时,英语还有三大题没做完,我就边抽噎着边做着题目,做完后没检查,趴在桌子上哭(我尽量压制自己的哭声,监考老师以为我在睡觉)铃声响了,走出教室,我大哭了起来(接下来的就显得尴尬了)我的班主任看见了我,就问我怎么了,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领着我在马路上找回家的客车。实不相瞒,我一路都在哭着,当时什么都没想,就一个劲地哭,老师都快被我弄哭了……回到家后,我依旧是哭,我对家人说:“我复读吧”家人很支持我。……那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老师打电话来兴高采烈地说:“你这孩子,把老师吓一跳,你看你考的多好,我就说不会不会填错。”我和家人都舒了口气,原来只是我的假象,老师那么相信我,我却自己不相信自己。
其实,和大家讲这个故事,也是想告诉大家,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乱给自己下定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你要相信,在“战场上”,黑马是存在的,很有可能就是你!
我的表妹前段时间向我倾诉,说:“姐,我好怕,高考即将来临,而我最近几次模拟考试都很糟糕,名次越来越后,怎么办啊,我会不会考不上啊。”我向她举了几个我的同学的例子,我说:“他们那段时间考的也不好,也很着急,但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了,他们收获了满意的成绩;而有几个同学,平常考的挺不错的,但是最后高考却不怎么样。”你们得相信自己,平常的小考,只是给你们练练手,巩固一下知识,树立树立心态,不是很重要,没必要去纠结每次考试的名次和成绩,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不要靶子打错了地方。
所以,言归正传,我想给你们几点鄙人的拙见,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如何理性地对待中高考)
1.准备高考时,不要慌,不要以为时间不够,不要以为你复习不完!平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练习巩固,跟紧老师的步伐,不脱节。
2.自己要掌握时间,可以对章节进行整理归纳,我想,学习了那么多年,总该有点自己的笔记,也可以学学老师的思路,怎么去高效率的整理笔记,掌握知识。
3.我个人比较讨厌那种很繁琐的笔记,就是老师讲的每一句都记下来的那种,或者是书上的每段话都给抄下来的那种,我喜欢建立知识框架,然后把老师说的重点也稍微记一下,可以在笔记本上表明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在课本的页数,还有一些关键词啊。
4.快要高考了,你看,相处3年的老师,同学马上要分离了,挺不舍是不是。所以,你可以多找老师问问题目,多交流沟通,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也可以与老师聊聊,你要相信,老师不仅是你的老师,更是你的挚友。我最后那段难熬的时期,其实心理上问题很大,多亏了我的老师,帮我一起解了难。不会的题目你也可以多问问同学,有心事也可以向同学倾诉,一起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刻。
5.再次强调,不要过于在乎平常的小考小测验,要时刻相信自己,你能行。挫折打不败你,你是最勇敢的,你将会是那匹驰骋沙场的黑马。
6.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可以少量多餐。特别是即将高考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以为不午休,争分夺秒去复习是好事,那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午休要有,保证有半个小时就可以。不要以为要高考了,就大吃大喝的,千万别,肚子重要。
7.我建议,你们闲暇时候,可以多去亲近大自然。去田野里走走,小溪旁溜达溜达。有条件的也可以去欢乐谷玩玩,放松放松。
8.在高考那天,放松心情,不要紧张。我觉得,你可以提前把要带进考场的东西准备好,一个不落下。进入考场,等待考试过程中可以按压按压脑门,也可以大口吸气缓慢呼出,使自己放轻松。
9.高考,其实真的不用怕。你只管带着平常心的心态去上“战场”。不用害怕监考老师,他们也只是普通的老师而已;不要害怕题不会,你不会的题别人都不会;不要紧张,紧张脑子就会空白。
最后,我想说,加油,你们都是最棒的!
答应我,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放弃自己。
我08年六月在四川高考理科失败,只有出去打工,当年十月终于鼓起勇气回去复读高考文科。因为我当时选科选错了。后来一年时间,我用不到一年时间复习文科,09年终于考上了文科类大学,学了 历史 师范,然后读 历史 硕士研究生。所以,选择科目重要!感谢高考,感谢当年一般公办学校可以复读。听说贵州只允许私立高中可以复读,一般贫穷的人就不敢去复读了。希望不要一刀切高考复读政策。
高考经历?我算了三头二百的我拿不出手,高考没改变我但我还是走了学习这条万人踏过的老路。
与其说高考改变命运不如说学习改变命运或者读书改变命运。
受到千年的科举制度和儒家影响我们对读书学习有成就的想法根深蒂固。我记得我曾经工作的公司老板小学毕业,也很好也是言之凿凿墙上挂着天道酬勤背后书架堆满了书。
我想表达是这世上有千万条路你只需要走你自己的路就好。这条路很好找到那就是是兴趣。
痴迷”的反义词并不是“厌误",而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潜台词是“我并非真的痴迷于此”能找到自己喜欢又感兴趣的工作何尝不是悲悯人生中一场奔向快乐的过渡。
迪伦埃文斯写过《风险思维》一书,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位名叫JC的职业西洋双陆棋选手。“JC会故意犯一些错误,并观察他的对手如何利用这些错误。如果对方展现出了较高的棋力,JC就会终止棋局。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不停地输钱。换句话说,JC 知道很多别的棋手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赌棋。”他知道哪些对手会将自己逼到生存之外,于是他学会了避开这些对手,去发展和扩大自己所擅长的。
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历程以及与历次近代化运动的关系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全国570万考生一起,走进了阔别11年之久的高考考场。当年共录取了27.297万人,高考录取率仅有4.8%。恢复高考伊始,基本沿用“文革”前的考试办法,文理分科。在恢复高考的最初几年,外语在很多省市并未列入总分,而是作为录取重要参考。高考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命题。文理两类都只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
1978年,又有610万加高考,录取率仅为7%。两次总计1180余万人的招考创下了中国乃至世界考试史上的纪录。
1979、1980两年,高考录取率依然低于10%。直到1981年,高考录取率才达到11%。
1984年,我国开始保送生的试点,即由中学,高等学校考核同意,免予参加高考,直接进入高校学习。
1984年9月,英语正式被列入高考主考科目。此后的几十年里,英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考试科目。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针对高考传统的命题方法和考试方式的缺陷,我国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
1985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8年,这项改革试验扩大到语文、数学、英语等5个学科,英语科则扩大到全国17个省(市、区),涉及100万考生,经过由点到面的改革实践,上海、浙江先行试点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1989年7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全国试行高中会考制度,并在会考的基础上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当时,门已经注意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偏科严重,高考客观上承担了对高中教育教学有偏颇导向的责任。
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20世纪90年代初,保送生计划人数曾一度扩大。但保送过程中出现了中学为了提高名牌大学的升学率,“推良不推优”的倾向,出现了申报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现象。
1991年,湖南、云南、海南三省于1991年进行了在高中会考基础上减少高考科目的改革。
1995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实行了会考后的高考“3+2”科目组设置方案,即语、数、英三科为必考科目,文史类加考政、史;理工类加考理、化,每科满分原始分150分。
1999年规定,全国所有保送生都必须参加综合能力测试。
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为必考科目,“X”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选择1-2科。此后,各省陆续实施的“3+X”科目方案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少部分省市实施的是“3+大综合(或)+1”方案。
“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21世纪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2000年,决定实施分省命题,上海、北京率先单独组织高考命题工作。同年,北京、安徽等省区市试行春季高考改革,一年举行两次高考,试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格局。但改革带来的新问题也接踵而至。实行春季高考后,由于参与招生的学校和专业都不理想,以致考生积极性不高。
2003年在北大、清华等22所著名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在自主考试与面试的基础上进行初选,入选考生参加全国统考,成绩达到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可以由学校决定录取,招生比例为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2004年内蒙古率先取消春季高考后,安徽、北京也相继选择退出。与此同时,参与自主命题的省份也在逐年扩大,已有16个省市区全部或部分实现了自主命题。统一考试的格局被打破,统一招生方式也在试图破冰。在连续两年多所学校试点的基础上。
2005年夏天,在中央领导的亲自批示下,由、中宣部等多个部委牵头组织启动了素质教育大调研。其中,由时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牵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调研内容,最终完成了《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研究报告》。
这份报告提出:高考改革“应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分离高考承担的高中毕业水平考试功能;将社会化的水平考试纳入高考体系;建立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服务记录,逐步实行以高考成绩为主的多元录取制度。”并将这一目标最终实现的时间定位在2020年。
2006年,全国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扩大到53所大学。这项改革使高校有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权,扩大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操作空间,同时对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至此,“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考试格局已初步形成。
2010年方案搁置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发布,“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成为高考改革的三大关键点,高考改革正式进入“窗口期”。
从2010年底开始,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团队,先后到上海、浙江、福建等16个省市进行调研,召开了近百场座谈会,内容涵盖16个议题,包括考试科目、备考选考、异地高考、分省还是统一命题等,并形成了16个专题、共计80万字的专题报告。专家组在此基础上又起草了一个高考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方案在党组会议讨论后被搁置,原因在于“分歧太大”。
2013年箭在弦上
2013年,在的牵头下,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制订工作再次开展,在“文理分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纳入高考成绩”等重大改革措施上,各方争论很多,迟迟难以通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出台,高考改革被纳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多项具体化的高考改革措施明确被提出。
2014年正式发布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长袁贵仁表示,高考改革方案已有初步意见,将力争在2014年7月底之前出台。
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4份重要文件。这次会议也将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常务会议讨论,并提交中央政治局审议,这在中国当代高考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而在过去,考试改革方案基本由牵头出台,采取单项推进,这次改革注定是一个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2014年9月3日,《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
录取或不分批次按专业
北京教育学会第27次学术年会2014年11月30日在京开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谈松华介绍,实行高考改革后,未来高考录取方向可能会淡化批次,为学生提供双向多次选择的机会。
副部长刘利民则透露,未来5年国家将拿出2000亿元用于义务教育薄弱校的改造。
提供盲文试卷
从2015年高考开始,各级教育考试需根据残疾考生的残疾情况和需要以及各地实际,对符合高考报名条件、通过报名资格审查的残疾人考生提供一种或几种必要条件和合理便利。包括:提供现行盲文试卷;提供大字号试卷;优先进入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台灯、光学放大镜、盲杖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拐杖,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对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和使用大字号试卷、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等书写特别困难的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此外,针对听力残疾考生,经申请批准后可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免除外语听力考试残疾考生的外语科成绩,按“笔试成绩×外语科总分值/笔试部分总分值”计算。
忘带证件可“刷脸”入场
2015年5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召开高考考务工作会。2015年高考,考生依然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如果考生忘记或者遗失了身份证(或准考证),监考员可以先验证考生相貌,如果与准考证存根上照片相符,可以先安排考生进场考试,要求考生下一科考试时带来。
高考填报志愿这个政策是何时开始的?谁提出的?
编者按:1977年,从国家决定恢复高考的那一刻开始,570万青年纷纷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奔赴考场,一个国家的光明前途在一夜之间被重新点亮。
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
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教育步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征程。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青年,从来都是教育的主角,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中国恢复对外派遣留学生,高校大扩招,助学政策出台,义务教育免费……每一项教育政策出台,每一次教育改革实施,都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命运息息相关,都是中国教育在这30年中留下的历史脚印。
今天,我们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所著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这本大书中选择出部分历史镜头,是希望曾经的或现在的青年,了解一项项改变青年命运的教育政策的背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教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理解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决策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
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高考报名费由1元减为5角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中断已久的全国高考。
面对全国上下百废待兴的状态,高考报名费如何收取?据当时参与招生文件起草工作的原教育部学生司有关人员回忆:我们觉得如果要考试,比方要印卷子,要评卷子,总要一部分钱,全靠国家拿也是很困难的。我们希望报名费能定在一块钱。当时中央政治局讨论说,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五毛钱就行了。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四个字来之不易
1988年5月起,中共中央决定研究起草一份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近五年的时间里,该纲要起草研讨小组听取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近千人的意见,最终于1993年正式发布了这部适应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纲领性教育文件。
据参与《纲要》研讨起草的人士回忆:在提“把教育摆在重要发展的战略位置”还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当时在研讨小组内部就有不同看法,而当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时,也确实有教育界以外的人士曾经提出疑问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那其他领域怎么办,要不要优先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十四个字,这十四个字确实来之不易。
教育经费占GDP4%的由来
1983年年初,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为此,中央专门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研究项目中制定了一个“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合理比例研究”的重大课题。曾经参与过该课题的王善迈教授在谈到该政策的出台时回忆说,“当时我们专家组做过一个表态: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提出的观点都不采纳,主要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到1000美元的目标,并依据一个公式计算,专家组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占GDP的3.87%。
后来经过上下多部门的反复研究协商,中央政治局决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末达到4%,并将这一决定最终写入了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双轨”变“并轨”,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机关开始以“委培”的名义,额外增加一些录取名额留为己用,这种委培方式在以后渐渐演绎为社会行为,出现了“公费生”和“自费生”两种方式并列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为了获取更多经费,也乐意开这个口子,使高考招生逐渐演变成了“双轨制”,一条腿走在“计划”的路上,一条腿走在“市场”的路上。
1996年,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招生,把自费、公费统一起来,“双轨”变“并轨”,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国家使出“吃奶”的劲儿,高校第一年扩招51万
1999年6月,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在执行当中,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大扩招。
据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回忆:1999年6月13日,距离高考只有十多天时,教育部紧急召开的全国扩大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作报告,按增加50万人这个规模,重新部署了招生计划,最后增加了51万。这一年全国高校招得多毕业得少,整个在校生整体增加了70万人,而之前,全国每年的招生增长数量最多不超过10万人,可以说,国家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对许多家庭和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命运转变的重大契机。
从黑屋子、泥台子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穷国办大教育,使得我国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困难重重。难,就难在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投入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小学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以人口大省山东为例,当时危房占全省校舍的一半;许多学校甚至没有校舍,上课夏天围着树荫转,冬天围着太阳转,被人称为“影子学校”。
1985年5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决定》起草过程中,中央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当时中国农村校舍很破烂,到处是黑屋子、泥台子。据当时参加调研的人士回忆:教育部派调查组到青海调查,调查人员走进一所学校的教室,小学生全体站立,热烈地鼓掌欢迎,经久不息。调查组请学生坐下,都不坐,一看,原来都没有板凳,孩子们全部站着上课。
这次调查后,教育部讨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的金额,初步算了算大概几千亿元,国家拿不出来。后来把这些问题汇报给中央,中央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措施,就这样把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11工程”出台记
1983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东湖召开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
参加会议的4位已退居二线的老教育家李曙森、匡亚明、刘丹、屈伯川联名拟定了一个提议,建议国家拿出50亿元,重点资助50所高等学校,使它们到20世纪90年代在办学条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当时的国力条件下,这一设想是建设性的,可以说它是“211工程”的原型。
之后,类似的建议被时断时续地提出。1991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211工程”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及,并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到党和国家决策的高度。
助学贷款政策逐步完善,贫穷大学生不再为钱发愁
1999年6月28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式出台,并先行在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以及武汉、沈阳、西安、南京共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明确提出将国家助学贷款的区域范围由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据此,不少贫困大学生终于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了。
10万美元购买“洪水猛兽”国内外引起轰动
1977年中国拨款外汇10万美元,用于我国驻外使领馆购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材,并建立了外国教材讲义交流中心。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197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净值不到1亿美元,与2007年的中国外汇储备净值14336.11亿美元相比,那个时代的中国外汇储备实在有限,在那样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国家从非常紧缺的外汇储备中拿出宝贵的10万美元去购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外国教材,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扩大派遣留学生打破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
1978年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由此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留学工作的热潮,打破了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
面对一些人对人才流失的担忧时,邓小平指出:“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下九百个。”
当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批派赴美国的52名访问学者抵达了美国。中国此举引起当时外国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北京的外交官感到震惊”。他们认为,这“迄今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国的政治自信心”。
这段历史同样留在第一批52名赴美留学人员之一、现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许谨诚记忆中,他回忆说:邓小平访美期间,我和一些留美同学参加了卡特总统夫人在子午线饭店为小平夫人卓琳举办的招待会。招待会后,卓琳把留学生叫到一起,嘱咐我们说,国家派你们来不容易,你们学成后要回国,你们要是不回去的话,小平同志要着急的。
1977年,从国家决定恢复高考的那一刻开始,570万青年纷纷从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军营哨所奔赴考场,一个国家的光明前途在一夜之间被重新点亮。
恢复高考,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也是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从这一刻开始,中国教育步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征程。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青年,从来都是教育的主角,也是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中国恢复对外派遣留学生,高校大扩招,助学政策出台,义务教育免费……每一项教育政策出台,每一次教育改革实施,都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命运息息相关,都是中国教育在这30年中留下的历史脚印。
今天,我们从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所著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这本大书中选择出部分历史镜头,是希望曾经的或现在的青年,了解一项项改变青年命运的教育政策的背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历程,教育观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理解国家重大教育战略决策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思考中国教育改革的未来。
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该政策将惠及全国2.59万所城市中小学的2821万学生,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的又一重要民生工程,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形成城乡统筹的义务教育普惠制度,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高考报名费由1元减为5角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中断已久的全国高考。
面对全国上下百废待兴的状态,高考报名费如何收取?据当时参与招生文件起草工作的原教育部学生司有关人员回忆:我们觉得如果要考试,比方要印卷子,要评卷子,总要一部分钱,全靠国家拿也是很困难的。我们希望报名费能定在一块钱。当时中央政治局讨论说,不要增加群众的负担,收五毛钱就行了。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十四个字来之不易
1988年5月起,中共中央决定研究起草一份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就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近五年的时间里,该纲要起草研讨小组听取了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近千人的意见,最终于1993年正式发布了这部适应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纲领性教育文件。
据参与《纲要》研讨起草的人士回忆:在提“把教育摆在重要发展的战略位置”还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当时在研讨小组内部就有不同看法,而当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时,也确实有教育界以外的人士曾经提出疑问说,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那其他领域怎么办,要不要优先发展?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十四个字,这十四个字确实来之不易。
教育经费占GDP4%的由来
1983年年初,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高度关注。
为此,中央专门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研究项目中制定了一个“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合理比例研究”的重大课题。曾经参与过该课题的王善迈教授在谈到该政策的出台时回忆说,“当时我们专家组做过一个表态: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计委提出的观点都不采纳,主要采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200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0到1000美元的目标,并依据一个公式计算,专家组最后得出结论:中国政府的教育支出应占GDP的3.87%。
后来经过上下多部门的反复研究协商,中央政治局决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末达到4%,并将这一决定最终写入了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双轨”变“并轨”,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些国有企业或者国家机关开始以“委培”的名义,额外增加一些录取名额留为己用,这种委培方式在以后渐渐演绎为社会行为,出现了“公费生”和“自费生”两种方式并列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为了获取更多经费,也乐意开这个口子,使高考招生逐渐演变成了“双轨制”,一条腿走在“计划”的路上,一条腿走在“市场”的路上。
1996年,国家实行高校“并轨”招生,把自费、公费统一起来,“双轨”变“并轨”,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全面走向市场经济的一个嬗变。
国家使出“吃奶”的劲儿,高校第一年扩招51万
1999年6月,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正在执行当中,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大扩招。
据时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负责人回忆:1999年6月13日,距离高考只有十多天时,教育部紧急召开的全国扩大招生计划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张保庆作报告,按增加50万人这个规模,重新部署了招生计划,最后增加了51万。这一年全国高校招得多毕业得少,整个在校生整体增加了70万人,而之前,全国每年的招生增长数量最多不超过10万人,可以说,国家是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对许多家庭和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命运转变的重大契机。
从黑屋子、泥台子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穷国办大教育,使得我国教育发展步履维艰、困难重重。难,就难在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短缺,投入不足。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中小学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以人口大省山东为例,当时危房占全省校舍的一半;许多学校甚至没有校舍,上课夏天围着树荫转,冬天围着太阳转,被人称为“影子学校”。
1985年5月,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明确提出了在全国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决定》起草过程中,中央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研究,当时中国农村校舍很破烂,到处是黑屋子、泥台子。据当时参加调研的人士回忆:教育部派调查组到青海调查,调查人员走进一所学校的教室,小学生全体站立,热烈地鼓掌欢迎,经久不息。
调查组请学生坐下,都不坐,一看,原来都没有板凳,孩子们全部站着上课。
这次调查后,教育部讨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需要的金额,初步算了算大概几千亿元,国家拿不出来。后来把这些问题汇报给中央,中央提出了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措施,就这样把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11工程”出台记
1983年6月,教育部在武汉东湖召开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讨论如何尽快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参加会议的4位已退居二线的老教育家李曙森、匡亚明、刘丹、屈伯川联名拟定了一个提议,建议国家拿出50亿元,重点资助50所高等学校,使它们到20世纪90年代在办学条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我国当时的国力条件下,这一设想是建设性的,可以说它是“211工程”的原型。
之后,类似的建议被时断时续地提出。1991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211工程”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及,并由《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普通高等教育的意见》提到党和国家决策的高度。
助学贷款政策逐步完善,贫穷大学生不再为钱发愁
1999年6月28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式出台,并先行在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以及武汉、沈阳、西安、南京共8个城市进行试点。2000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明确提出将国家助学贷款的区域范围由8个试点城市扩大到全国。据此,不少贫困大学生终于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了。
10万美元购买“洪水猛兽”国内外引起轰动
1977年中国拨款外汇10万美元,用于我国驻外使领馆购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教材,并建立了外国教材讲义交流中心。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197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净值不到1亿美元,与2007年的中国外汇储备净值14336.11亿美元相比,那个时代的中国外汇储备实在有限,在那样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国家从非常紧缺的外汇储备中拿出宝贵的10万美元去购买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洪水猛兽的外国教材,在国内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扩大派遣留学生打破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
1978年6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作出了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由此掀起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留学工作的热潮,打破了中国长达10年的封闭局面。
面对一些人对人才流失的担忧时,邓小平指出:“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一千人跑掉一百个,也只占十分之一,还剩下九百个。”
当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批派赴美国的52名访问学者抵达了美国。中国此举引起当时外国舆论的广泛关注,“使北京的外交官感到震惊”。他们认为,这“迄今在共产主义世界中尚无先例”,“令人信服地表明中国的政治自信心”。
这段历史同样留在第一批52名赴美留学人员之一、现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的许谨诚记忆中,他回忆说:邓小平访美期间,我和一些留美同学参加了卡特总统夫人在子午线饭店为小平夫人卓琳举办的招待会。招待会后,卓琳把留学生叫到一起,嘱咐我们说,国家派你们来不容易,你们学成后要回国,你们要是不回去的话,小平同志要着急的。
为什么1977年之前不可以高考?恢复高考之前如何读大学。
高考填报志愿这个政策形成与1952年至1955年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恢复高考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经历了各种内外战争的创伤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都百废待兴,在这个时期,不存在什么国家组织的统一标准考试,全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实行单独招生,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实行联合招生。
1950年到1951年间,中国大部分高校都参与到了联合招生队伍。在中共中央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后,各行各业都急需大量高质量人才,在这种形式下,高考必须要进行改革。1952年6月12日,在教育部的有关专家的反复修改与制定,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规定自该年度起,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高考志愿填报制度也就此产生。
高考志愿填报制度具体过程;教育部或者地方招生委员会领导录取工作,在政治审核、身体检查都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总分从高到低分成若干分段,各个高校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择优录取。
值得一提的是,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之前制定与逐步完善的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被破坏、废除。1966年至1971年,大学更是停止了招生。1972年到1976年间,大学则采取?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招生方式招收学生。这是对高考志愿填报制度的一次重大打击。
在1977年的8月8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教育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恢复高考制度。在这之后,高考制度在不断改革、改良,一直持续至今。高考志愿填报制度也在不断改进。相信在未来,高考制度依旧会持续下去,因为高考使得中国千千万万的学生有了公平的竞争机会,公平的成才机会。
因为教育这一块是以前国家不重视的地方,于1966年在全国范围内停止了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恢复高考之前只有很少数人可以上大学。
恢复高考前读大学的方法:
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核心是群众推荐,最大变化是取消文化知识的统一考试,不看文化知识和受教育的等级层次。
不但上大学,就是上初中,高中得通过贫下中农代表推荐,上大学同样。贫下中农代表,都是些村干部,多是先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人数不够了再推荐别的关系远的。推荐到大学,文化水平莨莠不齐,有初一毕了业的,初二等那些老三界。
有个村学生多,因为干部首推荐亲属,就把好的丢到村里,而推荐到大学的是较低的,因为和贫下中农干部有一定关系。可是到了大学考试得分还是较好的,有的学生更不行。这个村的在校学生说:我村里还有高中毕业的老三界,没被推荐到大学,一是要人数有限,二是人自私,找自已亲近的。
改革后,才把推荐制度取蒂了,通过考试招募人才。那回到生产队教书先生,也分到别的村去教了,不再挣工分了。有的老师当初被整为右派分子,因为只专不红,说过错话,通过改革给这种人摘了右派帽子,并把多年的工资找回。
总结如下:
贫下中农管商业,同时还有县干部,公社干部走后门。我县人事局长把小姨叫到百货卖东西,她没上过学,在门市柜台经常算错账目,现在退了休,每月三千。
说多了太啰嗦,上大学必须考取制度,这是自古传下的,先进办法,其它办法是腐朽落后的,出不了人才,得不了诺贝尔奖金牌匾并非人家的歧视,要从自身找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