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21年辽宁高考改革,高考改革辽宁2016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辽宁省新高考为什么要改革2.辽宁高考改革是哪一年3.2016年的高考政策是什么?4.辽宁高考最高分20235.14个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6.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7.2016年高考仍自主命题的省市有哪些辽宁省新高考是指辽宁省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政策,下面将对辽宁省新高考是否有调剂进行回答。1.辽宁省新高考调剂情况:辽宁省新高考实施了平行志愿录取制度,允许考生填报多个志愿,并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进
1.辽宁省新高考为什么要改革
2.辽宁高考改革是哪一年
3.2016年的高考政策是什么?
4.辽宁高考最高分2023
5.14个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
6.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7.2016年高考仍自主命题的省市有哪些
辽宁省新高考是指辽宁省实施的新高考改革政策,下面将对辽宁省新高考是否有调剂进行回答。
1.辽宁省新高考调剂情况:
辽宁省新高考实施了平行志愿录取制度,允许考生填报多个志愿,并按照考生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在录取过程中,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和考生的分数排位,可能会出现部分考生无法被第一志愿录取的情况,这时就会进入调剂阶段。
2.调剂原则和方式:
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原则是按照考生的分数和志愿顺序进行匹配,优先考虑分数较高的考生。调剂的方式通常是通过高校招生办公室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愿顺序选择是否参加调剂。
3.调剂的可能性和建议:
调剂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和志愿情况进行匹配的过程,因此考生的调剂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们的分数排位和选择的志愿。对于那些分数较高、志愿较为合理的考生来说,调剂成功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合理安排志愿顺序,将较为理想的志愿放在前面,以增加录取机会。
拓展知识:
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阶段通常在高考录取结束后进行,具体时间会根据招生情况而定,考生需要关注相关通知和公告。调剂时,考生可以通过查询调剂信息、咨询高校招生办公室、参加招生信息发布会等方式了解调剂的情况和机会。
调剂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分数、专业志愿等因素,考虑是否参加调剂。若有合适的机会和意向的专业,可以积极参与调剂,但也要理性对待,权衡风险与机会。辽宁省新高考的调剂过程需要考生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和通知,及时了解调剂结果和要求,遵循招生办公室的规定和指导。
辽宁省新高考为什么要改革
辽宁新高考是从2018年开始实行,也就是从2018年9月高一新生入学时开始实行,2021年已经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取3+1+2新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语文、数学、外语为统考,另外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考试,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考试,总分为750分。
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考生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科目。
2022辽宁高考用新高考II卷。新高考I卷: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新高考II卷:海南、辽宁、重庆。
新高考改革 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加上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中任选的3门。或”3+2+1”。
高考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报名: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
(3)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2、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的在校生,或已被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以下简称高校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者。
辽宁高考改革是哪一年
使招生制度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辽宁省新高考改革是为了使招生制度适应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单一的考试方式、录取方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新需求了,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古称“奉天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2016年的高考政策是什么?
以下是辽宁高考改革的一些情况:
1、2014年,辽宁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行“3+X”模式,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其他考试科目由考生自主选择。同时,实施高考加分政策,对家庭困难、特长生等进行加分。
2、2017年,辽宁省启动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实行“3+3”模式,即文、理科目各考3门,其中文科考生必考语文、数学、外语,理科考生必考语文、数学、物理或化学。同时,取消高考加分政策,改为“高考加优”政策,对家庭困难、特长生等进行优惠。
3、2019年,辽宁省高考再次进行综合改革,取消了考试科目的选择权,实行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和考试时间,全面推行“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模式。同时,取消高考加优政策,实行高考加分政策。
辽宁高考最高分2023
目前2016年的高考政策尚未出台,收集2015年的高考政策仅供参考,政策不会改变太多。
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课程)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教育部要求,各省市不得擅自扩大全国性加分项目使用范围。此外,有关部门要对加分资格进行复核复测。涉及体育类特长生加分的考试,体育部门要按照二级运动员标准进行严格测试,确保加分资格真实可信。最终规定,以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为准。
过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实行高考加分政策,主要分为鼓励性加分及扶持性加分两大类。鼓励性加分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而扶持性加分主要是针对少数民族、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
未来
减少加分项目
本轮改革对高考加分做出了“减法”。 记者注意到,2014年,全国性加分项目共11项,其中鼓励类6项,扶持类5项。此轮改革关于加分政策的调整中,将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6类鼓励类加分项目。
限制加分分数
北京晨报记者获悉,2015年1月1日以后获得6项鼓励类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加分资格。而对于2015年前获得相关项目证书、证明的高中在校生,是否具有加分资格,由生源所在地省级以上高校招生委员会研究决定。对于仍保留学生加分资格的省份,加分不得超过5分。据了解,目前各省市加分分值从5分至20分不等。
6类奖项
获得考生高考不再加分
1.在高中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
2.“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
3.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
4.高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
5.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
6.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
5类考生
依然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此次改革虽对鼓励性加分进行了调整,但扶持性加分仍有所保留和完善。依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2015年高考保留以下考生高考加分资格:
1.烈士子女
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4.自主退役士兵
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行业解读:
学科特长生还有优势吗?
A 评优等活动不可与高考挂钩
取消相关加分后,具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是否还具有“优势”?记者了解到,取消加分后,相关的评优、竞赛等活动仍可正常进行,但不可与高考挂钩。
针对此类考生,具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考生所获奖项,可作为自主招生试点高校优先给予初审通过的条件。例如,2015年1月1日后获得奥赛奖项及学科类竞赛奖项的考生,2015年高考自主招生时均可享受初审优先通过。具备艺术、体育、学科特长的考生,学校将如实记录到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或考生档案中,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此外,鼓励具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报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高校艺术团。
2015年,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及53所高校艺术团仍进行招生,但教育部将制定和完善招生管理办法。对于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按照有关程序,高校可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Q 地方性加分项目取消吗?
A 三好生等地方性加分将被取消
现行高考政策中,除全国性加分项目外,还包括了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而从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地方性全部鼓励性加分及大部分扶持性加分。
据了解,地方性的体育、艺术、科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将被取消加分,相关政策将按照取消全国性加分项目的规定执行。
目前全国仍有95项地方性加分项目。山西、辽宁、江西、山东、陕西等五省已经不再设立地方性加分项目。
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大幅减少地方性高考加分,原有加分项目原则上减到1项或不超过2项。
对于原来没有的加分项目,各省区市不得新增,到2017年或将全部取消地方性加分项目。
14个省份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
2023年辽宁高考最高分683分,考试介绍如下:
一、简介:
1、高考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是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走向大学的重要历程之一。高考是全国范围内政府组织的一场集中考试,招生对象是高中毕业生。考试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以及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等其他科目,考试时间通常在6月份。
2、高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高考被称为大学预科考试,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参加。1952年国家开始实行了高考制度,并于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近几十年来,高考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需求。
二、政策变化:
1、取消文理分科:2014年开始,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改为“3+3”模式,即自主选择3门文理科目,剩下3门科目必须参加。
2、高考改革方案: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考核体系,试图将高考从单一的应试模式转变成综合能力测试。
3、新高考方案: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新高考方案,按照“3+1+2”模式进行,即包括3门文理科目,1门思想政治,2个选考科目。
三、影响:
1、高考是中国大陆高中毕业生成才通往大学的关键途径之一,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家庭社会地位、人生经验等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高考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才能的挖掘和发展,强调的是应试能力而非综合素质。
2、高考是中国重要的教育考试标志之一,既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优质化,又牵涉到社会、政治、道德等多个领域。我们需要深入理解高考的机制和意义,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14个省份陆续开始了新高考模式的实施。
1.新高考模式的背景
新高考模式是为适应教育改革要求而推出的一种改革试点模式。早在2003年教育部就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话题,到2008年开始试点,此后逐渐推广并取得较好成效。新高考模式的推出,是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情况
自2016年起,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14个省份陆续开始了新高考模式的实施,涉及高中阶段教育30余万人。新高考模式强调学生素质的多元评价,不再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3.新高考模式的影响
新高考模式对于学生、家长、教育机构和整个社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新高考模式注重个性化评价和人才培养,更能够反映学生真实水平和特长;对家长来说,更加关注子女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前景,也更加重视教育的多元化。
对教育机构来说,更接受适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对整个社会来说,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个性化,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新高考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新高考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更好地进行评价、如何更好地平衡各门学科的权重等。此外,由于各省份的实践经验和实施情况不同,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总结:新高考模式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虽然目前已有14个省份开始实施该模式,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探讨的地方。我们应该加强研究和实践,不断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
2016年高考仍自主命题的省市有哪些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
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
——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
——“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
——“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
“套餐”变“自助餐”:指挥棒如何带动学习革命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发普遍关注。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但与此同时,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
——“走班制”必然带动分层教学。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
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复旦附中本部已经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前往对应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口也贴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时段。
明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实行的是“7选3”考试模式,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考试给浙江省高中带来了35种课程选择“套餐”。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选择不一,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综合素质测评”将由雷同到个性。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介绍,在相关高校已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是采用“高考+校测+学业考”方式录取。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
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录取影响不大,部分中学做的还比较简单。
自由度增加:做好未来发展“选择题”
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同时高招将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办法发生改变。考生在合并后的10个院校志愿里填报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原来“从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选择面得以扩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冲击,低分考生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满足志愿。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对此表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现在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一些教师反映,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迟学为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优势学科,学校也要有这样的规划和引领能力。
一些基层学校负责人担心,高考改革开始实行时,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适应能力是个挑战。
针对“走班制”,武汉市一所中学校长说:“学校教室够不够用?如何配备相应教师,走班之后新的班级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过去完全不同,应提前做好准备。”
针对高校录取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读的家长赵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多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
1、2015年使用全国卷的省份
新课标一卷
河南
河北
山西
江西全部(2015高考改革)
山东英语(2015高考改革)
福建英语(2015高考改革)
新课标二卷
贵州
甘肃
青海
西藏
黑龙江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新疆
云南
辽宁
广西
2、2016年再增加7个省使用全国卷,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四川、重庆、福建和安徽。这7个省是使用新课标二卷还是一卷目前还没有确定。
3、其它省份2016年高考还是自主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