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4高考安徽政治试题_2014年安徽省高考
tamoadmin 2024-05-15 人已围观
简介你好楼主,你的油箱我发不进去.我只好往这里发了...我怕别人专人转载。.所以看完了觉得好的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吧..... 分你随便吧..合肥五中 谭虹 高三三模政治试题紧扣高考《考试大纲》,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检测考生能力的要求。以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是这次命题的重要特点。试题选材新颖,贴近时代,内容涉及社会广泛关心的各个话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导向性、开放性和应用性。具体分析如
你好楼主,你的油箱我发不进去.
我只好往这里发了...我怕别人专人转载。.所以看完了觉得好的话就把问题解决了吧..... 分你随便吧..
合肥五中 谭虹
高三三模政治试题紧扣高考《考试大纲》,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较好地体现了检测考生能力的要求。以材料为依托创设新情境是这次命题的重要特点。试题选材新颖,贴近时代,内容涉及社会广泛关心的各个话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导向性、开放性和应用性。具体分析如下:
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运用。
如经济常识中的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自主创新(38题第1问)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39题第7问),消费者的权利(26题等)。哲学常识中辩证法的发展观(38题第3问),因果联系(29题),量变和质变的关系(28题,32题)等;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38题第2问)党的领导(39题第8问)依法治国(25题)等。这些都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2.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出题角度新颖,指向明确,重视思维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这些能力在主观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学生在能力的培养上要重点关注以下能力:审设问的能力——要能明确题目设问的要求,弄清设问指向.如39题第7问“用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要求对课本相关知识进行系统把握;提取信息的能力——要能通过对材料的处理把握材料的层次及其关系,提取材料中包含的信息。如38题第一问。要从材料中看到我国企业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提高企业及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增强我国对外开放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要能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避免张冠李戴,知识错位;形成答案提纲的能力——答案的布局要有层次性,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题前一定要做好总体规划,考生可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再材料,先教材再创新”的顺序来组织答案;规范表达的能力——答题时,考生要按照高考要求答卷,答案要富有条理性,逻辑性,专业性。38题是一道典型的政治、经济、哲学学科内综合题,体现了命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对于克服死记硬背,过多依赖教材的弊端,提高同学们答题的多向性和思维的灵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答题时应拓宽思路,广泛联想,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解答问题。变单向思维,定向思维为开放思维,发散思维,同时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
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
三模试卷生活化,人文化倾向明显,命题素材多与现实生活、国家大政方针、社会热点、古诗文等紧密关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命题者及时将热点信息与考点巧妙结合起来,并以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呈现出来,考查考生对社会热点和知识点的理解分析能力。如走自主创新之路,弘扬长征精神,对“博客”的认识,垄断行业改革,《物权法》的通过,“原生态唱法”等等。因此,考生必须对重大社会热点问题和生活实际保持高度的敏锐性和洞察力。考生要在对某一热点问题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侧重通过某一热点问题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掌握审读不同类型的设问,分析不同形式的情境的能力。同学们在后面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讲究热点复习方法,提高热点复习效率,要学会在不同情境和设问下应如何调用知识,整合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历史:难度加大 追踪热点
合肥五中历史组 陈勇
通观本次模拟历史试题总体感觉试题大气得体、总体难度与前两次比较起来有所增加(主要是能力考察上)。试卷考查了中国及世界各国的统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人才制度,中国文字与书法,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国近现代经济成分的变化,长征等知识点。
一、试题特点
1.侧重于考查中国近现代史部分。本次历史试题中国近现代史部分54分,世界近现代史部分34分,中国古代史12分。此次考试与前两次形成互补(一模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史,二模侧重世界近现代史),使得三次模拟覆盖了大部分考点,有助于学生找出不足,全面复习。
2.图文并茂。本次模拟凸显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特点:在材料中引用大量的图表。如20题中四种字体的图,37题中三段材料引用了三个图表,39题引用了红军长征示意图(实际为地理题服务的)。
3.注重基础,凸显能力。考试中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如要做好12题就要记得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要做好37题首先要记得和理解中国近现代史上各种经济成分的兴衰过程。考试中凸显了对能力的考查,如14、15、22、23题考查了同学们比较历史的能力,37题考查了同学们读图、析图以及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
4.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第20题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秦朝最早通行的全国标准字体是什么这一史实,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书法字体鉴赏能力。
5.注重了对热点知识的考查。考试中牵涉到了统一(台湾)问题、人才问题、恢复高考30周年、08奥运(作为材料引言)、1956年三大改造(周年纪念)、长征等方面的热点问题。
6.文科综合是亮点。我认为39题是一道十分成功的学科间综合题。这一题以长征这一热点为线将三科有机的统一起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界限分明,便于学生作答。
二、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2.结合考纲把每个考点理解掌握透彻;3.抓好专题;4.搞好学科内综合;5.紧抓热点;6.适当“串门”;7.搞好学科间综合;8.加强综合训练;9.抓住选择题分(48分);10.尽量多拿大题分;11.调整心态、树立信心迎接高考。
地理:提高读图能力
合肥五中 魏玉珠
一、知识点的分布
二、试卷特点
1.试题紧扣考纲,涉及的知识点多,难度较“二模”有所增加。
2.强化区域空间的判断,突出区域性特征。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色,三模试卷中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征,而且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能力要求。例如选择题第1题,虽然没有区域图,但考查了学生对中国行政区划图的把握;第9~11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对区域特征有很好的把握;第36题的图与学生接触的常规图在角度、位置上有差别,看上去给学生一个“新”的区域图;第39题用长征线路图考查学生对沿线地理区域特征的把握。
3.不回避热点,以热点入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
三模试卷的命题注重现实问题,问题设计时强调学科知识中基本、核心的部分,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9题以“长征”为切入点,考查了定位、植被、气候成因、河流水文特征、文化景观等主干知识。
4.强化地理信息提取和解读能力的考查,凸显能力立意。
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地理考查的重点。三模试卷中有7幅图:区域分布图、等值线图、地理示意图等,对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提出较高要求;此外,试题中的文字材料信息也与解题有关,例如第1题中的“东西”,第4~6题中的“季节与纬度”,第36(5)题中“钢铁工业布局”,第39(6)中的“起止点” 等信息。
三、对后期复习的建议
1.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不挑挑拣拣,不猜题押题。
2.重视区域,强化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3.热点把握上注重热点的区域背景的分析。
4.加强训练,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注意审题、读图、读文字材料和答题技巧。
(责编 呼啸)
本文来自: 合肥求学网(www.hfqiuxue.com)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hfqiuxue.com/gaokao/news/shengnadongtai/20070722/7207.html
历史学科与其它的学科有着特殊的特点:
其一是文字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
其二,时间少,任务重。我们不可能挤时间去占用了其它学科的时间;
其三,考试形式是开卷。俗话讲开卷有益。但恰恰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而言,很吃亏。因为他们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有限,远远落后于城里学生。
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让学生既很好地复习内容,又能激发兴趣,又能掌握内容,并且在中考时考出优异的成绩。高三学生在历史复习时需要注意以下七个问题。
第一:切忌丢掉教材,搞题海战术,搞舍本逐末,以练带学。
第二:增强课标和考纲意识。
第三:要向课堂要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勘测学生,其次是校正学生,最后人人过关。
第四:注意复习全面性。插图和地图考得比较多。
第五:评讲课摒弃主体不分。重点不分。有讲有练,重点突出,讲练结合。
第六:加强审题能力训练。特别是判断题,材料题的文字、图表、表格等。
第七:注意研究中考与科测、达标训练、综合本的材料分析题。
以上七点只仅代表个人的复习意见,请同行朋友把你们的高超拿出来大家分享。让我们教育人一起在战斗中相互学习,争取在最后时间里取得丰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