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5物理高考全国卷1,2015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tamoadmin 2024-05-22 人已围观
简介物理 重在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是较为全面的复习,重点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力求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览教材 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要紧跟老师的进度,做到先预习后听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高考复习,基础知识方面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简单的知识,教师可能不去详细讲,只有课前认真阅读课本,走在
物理
重在梳理基础知识
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是较为全面的复习,重点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力求基本技能的提高。所以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通览教材 构建知识网络
首先,要紧跟老师的进度,做到先预习后听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高考复习,基础知识方面不能完全依靠老师,一些小的知识点和简单的知识,教师可能不去详细讲,只有课前认真阅读课本,走在教师的前面,超前复习,听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难点和关键上。
其次,重视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对物理问题的解答,因此要重视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一是从概念的定义、定义式、单位、矢量性及物理意义等方面去了解它。二是把它与相近的物理量进行比较,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如路程和位移、动能和动量、万有引力和重力等。三是还要了解它与相关物理量的关系。像速度与位移、加速度的关系、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电场力的关系等。
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则应从实验基础、规律内容、表达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方面作全面的分析理解。很多物理规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如果不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不知道能不能用它列方程,那么就谈不上解题了。
第三,及时小结,构建知识网络。在每一章节复习完后,都要对本章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整理,根据知识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
加强训练 提高解题能力
第一,提高解题能力要从审题开始。认真、仔细地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审题时可以有目的地把一些关键词句找出来,如:“静止”、 “光滑”、“恰好”、“不变”、 “至少”等,这些关键词语有的隐含已知条件,有的提示所要注意的问题,有的暗示临界状态等。理解题意后,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就可着手解题。不要因为想赶时间,在未认真读题的情况下就急于解答而导致错误,欲速则不达。
第二,养成良好的规范解题习惯。按一定的程序去分析解答物理问题。比如,一道力学题,要按照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分析运动情况,建立物理模型——选择合适的规律列方程——解方程求结果。这样就可以避免犯错用规律、乱套公式诸如此类的错误。平时做题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解答前可以先对自己的思路稍作整理,对先写什么,后写哪个,哪些必须写,哪些可以不写,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开始答题。
第三,要注意科学地做题。有些同学总认为,只要做题多了,能力自然就高了。其实,提高解题能力并不是单纯靠做题就行。适当的练习是必要的,通过做题可以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巩固解题方法。但整天埋头做题,效果未必就好。科学地做法是:要把典型题目做“熟”做“透”;所做题目要难易适中;重视旧题重做;要善于总结,将“教训”变成“经验”。
实验复习 同样需要关注
实验在高考物理题中约占15%,对实验的考查也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内容之一。高考对物理实验的考查分为三个类型,有的是对基本实验提出一些问题让你来解决,考查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有的是把基本实验进行改进,探究一些新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误差来源的分析能力;有的是设计性实验,考查学生实验的创新能力。无论是哪一类题目,都要求对基本实验原理熟练掌握、具有基本实验能力才能顺利解答。因此,要做到以下三点:
1.熟悉基本实验仪器、仪表的原理和使用。其中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打点计时器等,对它们的原理、用途、使用、读数等方面都要掌握。2.对课本中的基本的力学实验装置图和电学实验电路图要熟练掌握;3.对实验数据的常用处理方法要清楚,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合肥十中高三物理备课组长 吴齐银·
生物
立足“双基”提升能力
新课程下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课标》和即将出台的考试说明为出发点,在新学期开始,我们就认真研究新课标、教材;近年来上海、广东、江苏、全国理综卷等试卷及评价报告。我们认为一轮复习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注重基础 夯实知识基石
很多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都有类似的错误认识:高考又不考书上的内容,课本看不看都一样,于是将课本“束之高阁”,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多如牛毛” 的课外资料上,一味盲目、重复地做题,既不总结也不反思,更不回顾课本。结果不但不能巩固基础知识,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在高考中基础题丢分,能力题也拿不到分。因此,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以夯实基础为前提,充分重视教材,没有基础就谈不上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首先以章节为单位,理清知识清单,掌握好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其次要重视教材的插图,以往的考试题目,如图表题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再次应注意教材中的模型建构,新《课标》首次将“模型”知识列为课程的知识目标,这是新课程的特点之一。
强化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时注重模块专题内的知识联系,找准知识的结合点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构建模块知识网络。构建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内容用不同方法,有的可以用概念图法。例:构建“基因”概念图 ,首先找出与“基因”有关的概念:核苷酸、DNA、双螺旋结构、碱基互补配对、解旋、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频率、进化、目的基因、运载体、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质粒、重组质粒、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然后构建概念图。
有的则适用于归类法。例: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事实有:①膜的选择透过性(细胞内的花青素、叶绿素等仅在细胞死亡后才可以散出)②细胞的相互识别(红色和**的海绵细胞打散混匀后仍可以重新组装)③有活力的种子胚不能被红墨水染色。
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可以看出,试题往往从基础进入,涉及到多个章节,体现了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注重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是否具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考核方式让我们认识到构建学科知识网络,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
突破难点 培养实验能力
首先在平时复习中,应充分利用课本中每个实验来加强实验能力培养。应充分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掌握相关的技能,还能将这些方法技能加以综合的运用。不仅要理解每一步实验步骤,还要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按这一步骤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中换成其他药品会出现什么变化?其次,要强化实验题型的训练,如实验设计题,设计表格题,结果预测讨论等。要对实验设计题进行科学规范的强化训练,感悟实验设计的规律技巧,提高实验分析和完成设计实验的能力。
解答实验设计题时,在掌握了常规实验设计步骤后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分析材料是否要制取或处理②是否要分组对照和编号③对不同(或同一)对象施以不同处理④确定所设计不违背原理和目的⑤结果观察(预测)记录,并根据结果进行分析。
重视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加强训练是一种必要的提高应试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措施。正确选择做适当数量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用以提高复习效果,从而使成绩得以提高。在强化训练的同时,注意解题方法的训练。如选择题在速度和正确率方面的强化训练,借助排除法和直入法等方法,既要肯定正确选项,又要排除错误选项。主观题作答要注意:1.论点要符合逻辑,语言表述应严密、简明、准确,要使别人能看明白,而不仅仅是自己心中知道。2.要点清晰,能恰当运用生物学术语对生物学现象、事实进行描述等。3.答案切题,避免离题和重复。4.书写规范,如遗传图解、基因型、反应式的书写等。
现行高考中的主观题占总分值的一半还多,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刻意找一些典型例题,一定要把答案写出来,再对照标准答案,查找问题所在。只要勤加练习,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做到表述准确、简练。
综上所述,在高三生物复习备考过程中,不同教师有不同的方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最终目标还是 “落实基础,提升能力”,这样就一定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胜出。
·合肥十中高三生物备课组长 李爱梅·
化学
复习别迷恋“题海战术”
进入高三复习后,不少同学容易走进一个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引导学生处理好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具体做法如下:
紧扣课本 理出知识点
在第一轮复习中,按照课本必修内容的章节顺序,逐章进行复习, 根据新课标和去年考纲以及历年的高考情况,将每一章应熟练掌握的知识点、考点以及高考热点一一列出,并将选修3、4、5的相关内容适当穿插进去(选修4为主)。复习时,注重进行整理、分类、回忆、对比、联想,搞清课本章与章、节与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指导同学们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将记不住的,经常出现的问题记录在本上,留做备查;经常反复地翻阅,并不断补充。
强化学科能力 拓展认知层次
高考化学试题突出对考生逻辑思维、问题分辨、知识迁移等方面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复习时要通过练习实践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化学学科能力。在具体培养过程中把握以下四个原则:“观察能力是关键,实验能力是基础,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拓展。” 化学考试注重综合能力,而这种综合能力只能通过平时训练来提高、渗透,高考前突击意义不大。复习时,从一条主线中理出知识的变化脉络,进而从一个知识、一个现象或一个步骤中找出相关连、相似、相异、相对立的内容,因为通过这样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把知识从“薄”读到“厚”,还可以加深对知识间联系的理解和运用范围的把握,有效地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比如:在复习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一节时,关于如何判断弱电解质的问题,先从两者的本质区别是电离程度不同进行分析,得出若要判断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必须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如何判断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呢?回忆前后内容可以得出:
(1)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是否成计量数关系;(2)是否存在同离子效应;(3)稀释前后PH的变化是否与倍数一致;(4)盐溶液中是否存在水解平衡;(5)与强电解质反应的耗量是否与方程式的计量数一致等几种方法。
通过这样的归纳联系,许多看起来比较抽象的知识就显得具体和有规可循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和认识能力就会有较大的提高。
培养应考能力 提高考试成绩
要考好化学,就必须注意应考能力的培养。在复习过程中,狠抓“双基”,交联成网,把各种知识建立成系统;适当选做一些题,特别对当时做错或不会做的题,认真分析,查漏补缺。对学生的训练,主要从高考化学试题的内容入手。
高考中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占的比重较大,应重点掌握物质的量浓度、阿伏伽德罗常数、“四同”概念、各种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反应类型等化学基本概念以及物质结构理论、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盐类水解等化学基本理论。
元素化合物知识所占的比重在提高,因此,在复习整理时,应把握两点:一是“结构——性质——用途——存在与制备”的主线,二是抓住常见的元素C、N、S、Cl、Na、Mg、Al、Fe的单质与化合物。有机化学知识应关注代表物,拓展相互转化,落实各类有机物之间关系,再将反应类型、反应原理、反应条件、有机实验等知识穿插其中,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化学实验复习应从仪器、药品选择、溶液配制、仪器连接、基本操作,常见物质的制备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
化学计算主要是有关化学式以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尽管难度在降低,计算量有所减少,但常用的逻辑推理法、守恒法、差量法、极值法等应掌握。
综上所述,高考化学复习工作是一个艰辛而系统的工程,既需要开展缜密的思维训练,又需要对各知识模块进行悉心总结和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复习要点进行完整而准确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