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榆次美术高考考点在哪,榆次美术高考
tamoadmin 2024-06-14 人已围观
简介1.榆次一中好还是榆次二中好晋华 高中 主要是体特生 高考走的不少还有部分是学音乐 美术的艺术生其高中重点班 升学率,抛开 体特生 和 艺术生,走的并不多走些其中还不少是 走的是大专和3本的,加之一些花钱走的。升学率很假。就说平遥一中,榆次2中,升学率高吧,那其中很多补习生,主要是看自己, 学校只是个环境, 2中的环境 因该多少 比晋中的氛围好些, 仅此而已了,老师的水平真不如你自己 好好学 要重
1.榆次一中好还是榆次二中好
晋华 高中 主要是体特生 高考走的不少
还有部分是学音乐 美术的艺术生
其高中重点班 升学率,抛开 体特生 和 艺术生,走的并不多
走些其中还不少是 走的是大专和3本的,加之一些花钱走的。升学率很假。就说平遥一中,榆次2中,升学率高吧,那其中很多补习生,主要是看自己, 学校只是个环境, 2中的环境 因该多少 比晋中的氛围好些, 仅此而已了,老师的水平真不如你自己 好好学 要重要~
我建议选文科, 自己只要用功死记硬背,就算理解的不怎么样,也能走个本科,其实在哪上学无所谓,名牌大学里农村孩子比例非常大,难道农村孩子就比平常城里的聪明, 用功自己下苦功才是关键。
我以前在榆次2中重点班混的,完了是大专(这也算是学校升学率了,大专也叫大学的= =哈哈)然后专转本又混到南航本科2年,之后想混研究生还可以继续混,不过现在已经工作了。
今年我妹妹考上2中扩招的, 我觉得她平常就不爱学,现在花钱去了2中, 没什么鸟用的,以她这勤奋度,还不如当年的我,以她的智商也很平常, 我上学从来不听课,但是偶尔自己学,所以学校的老师不是很重要,自己学比特教教师给你补课都重要~ 而且就算是老师,每个老师教学风格不一样,可能晋华的老师教学风格更适合你,关键你还是 要自学,我当年初中同学在晋华的几个,基本都是上了3本,大专了, 现在工作大多都不错的,这年头,要么是名牌1本的理工类,要么上什么都一样了,最终你是为的是找到个好工作赚钱~ 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天塌了,你不是最高的,蛋疼
榆次一中好还是榆次二中好
山西艺术学校时期(美术专业)1951-1958 1951年11月5日,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山西艺术学校正式成立,隶属于山西省文化局。它是山西省第一所公立艺术学校,也是建国后全国较早成立的艺术学校之一。学校地址在当时的太原市并州东街4号,也就是现在的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主校区。首任校长力群、副校长洛林,历任校长唐仁钧、夏洪飞、乔耀世。
学校的任务主要是为刚刚解放的山西培养文化艺术方面的急需人才,包括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放映、群众文化等不同专业,培养方式主要以培训为主。学校这一时期举办了近50期训练班,培训了5000余名文化艺术干部,他们分布在全省的工矿、农村、俱乐部、文化馆、文工团及各地区艺校,促进了省内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当时的美术教师有赵延绪、力群、王学化、王世祥等。赵延绪早年留学日本东京美术学校,力群曾就读于杭州国立艺专,王学化毕业于华北联大,王世祥毕业于四川美专。他们是新中国时期山西美术教育的缔造者、奠基者。
这一时期,美术专业的任务重在培养文化团体的美术创作干部及各地区艺校师资。这些美术人员成为山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服务国家建设、促进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先头骨干,也为新中国时期山西的美术及美术教育事业在全省各地播撒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1958年12月5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山西艺术学校基础上成立了山西艺术学院,仍隶属山西省文化局。学院成为与当时全国各大艺术学院并行的院校之一,是山西省艺术教育的重大飞跃。因学校面积有限,美术系借驻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建筑学校办学。院长夏洪飞,副院长武子慧,历任党总支书记王青野、巨玉秀,副书记蒲英,美术系主任娄霜,党支部书记王奂。
学院设有美术系、音乐系、戏剧系和舞蹈科,分设本科、中专各部。本科学制五年,中专学制三年。美术系开设中国画、版画、油画、工艺美术、雕塑5个专业。1959、1960年招生两届,共招本科生60名,中专生120名。
美术专业教师有:赵延绪、王绍尊、黄景涛、娄霜、蒋采苹、赵球、董其中、肖惠祥、叶振兴、吴彻、袁珑、王世祥、刘剑菁、谢述先、张熙玉、王怀基、张一方、邹兰萍、邬国廷、焦国辉、李惠然、吴国俊、张大敏、肖林、张宗载、铁一等人。行政人员有:贾伯俞、刘萍、韩美等人。教师大都毕业于著名美术院校,有不少人是响应党的号召来山西支援建设的,他们为山西的美术教育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才华。
他们修订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制作教具,教学内容贯彻了民族化、地方化、现代化、群众化要求,建立了集体教学制度,加强了艺术实践。1959年,中央文化部钱俊瑞副部长曾到校参观指导并给与好评。该时期美术创作有名的是山水画长卷《同蒲风光》,由赵延绪、黄景涛等人为建国10周年献礼而作,发表于《美术》杂志,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师生们还利用木刻印制传单积极参加支援朝鲜、反对美帝等活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新兴木刻的革命战斗传统。
1962年曹美等四名同学应征入伍,曹美的4件作品在1962-1964年连续获得北京军区文艺奖,3件作品入选第三届全军美展,1件获得优秀奖,他们以其优秀的才能很快成为所在单位的创作骨干。 1962年7月3日,由于国家经济困难,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指示,山西艺术学院停办,美术系、音乐系本科师生大部分转入山西大学,成立艺术系美术、音乐专业,部分本科生及中专班提前就业。系址曾在省建校、山大北院2号楼、主楼、图书馆楼。
历届主任夏洪飞、吉林,副主任娄霜、张柯南、刘建昌、孔繁洲、黄万品、王永清、樊维信、王长义、谢述先、贾永珍,党支部书记王青野、刘文祥、贾振华、樊维信,副书记赵学周、夏洪飞、贾振华、樊维信、张顺清、刘世华。
美术专业并入山西大学后,成为当时全校13个专业之一,娄霜兼任美术教研组主任,刘剑菁任教研组副主任。教研组下设基本练习、中国画、版画、雕塑、工艺教学小组。转入山大的教师有:赵延绪、王绍尊、娄霜、吴国俊、刘剑菁、叶振兴、赵球、董其中、吴彻、袁珑、谢述先、张熙玉、王怀基、焦国辉等人。
此后,教师队伍不断壮大,陆续增加的有:仝献普、张顺清、初青云、马洪琪、李荣、史秉有、史希光、曹雯、胡有章、俞老四、刘长有、徐震、杨全仁、郭玉祥、韩植墨、刘治平、李德仁、於平、张明远、陆刚、钱世刚、刘建平、冀荣德、吴小丁、王纪平、张卫东、张骅骝、董文运、霍耀中、陈昭、苏志东、杨程远、高鑫玺、彭景跃、郭秋英等人。行政人员有:李浩然、李涤生、蒋瑞娟、崔一兵、柯菲、张菱、张喜德、闫富宝、赵桂莲、卢改芳、石晓玮、李春敏、王素兰、张文田、陈楠、王晋高等人。
1963-1965年招生三届,学生50余名均为本科。1966年“文革”爆发,停止招生。1972-1976年招收五届“工农兵学员”170名,学制二年。1977年恢复高考至1990年,共招生600余人。1978年为补充师资招收了李德仁、马洪琪、胡有章、霍山中4名研究生,这是山西有史以来培养的第一批美术类研究生。
1964年后师生两次赴忻州参加农村社教,绘制宣传大寨、焦裕禄的幻灯片、连环画等,积极配合了当时的活动。1969年,王怀基创作的毛主席塑像落成,成为山西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建筑。
-1990年,教师有9件作品入选第六、七届全国美展,1件获铜牌奖,2件获优秀奖,张顺清赴日举办个展,刘建平的《走过村庄》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牌奖,赴日展出并在意大利ARTE发表,王纪平的当代艺术活动倍受关注。1988年发起、召开了“张彦远及《历代名画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了“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师生作品展”,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谢述先主编的《美术高考指南》出版。
1963年以来,毕业学生的木刻创作相继入选全国美展,亢佐田的《红太阳光辉暖万代》成为“文革”时期经典作品,赵益超、张明堂合作的《晓色初动》获七届美展金奖。山西大学培养的美术人才开始遍布省内外,成为艺术界的骨干分子。 1990年9月,根据山西省教委晋教人字(90)70号文件,山西大学艺术系正式分设为美术系、音乐系。系址曾在南院艺术楼、物理楼、北院图书馆楼。历届系主任赵球、仝献普,副主任仝献普、韩植墨、魏咏,总支书记刘世华、王泽华、赵培文,副书记魏咏。
这一时期增加的教师有:陈俊、李蕾、武贵文、赵紫春、耿剑、梁永刚、李雅君、王玉玺、刘彩军、乔金、武小明、王怀宇、王志俊等。行政人员有:石晓玮、吕春香、王素兰、张文田、陈楠、李春敏、王晋高、李星元、刘惠英、金辉等人。
教学上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办学结构,包括本科、专科、成人、研究生课程及社会办学,加强了基础课教学,扩大了专业口径,深化了教育改革,为山西美术教育拓展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期间共招各类计划内学生397名。
1992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旅美画家丁绍光来校访问,受聘为我校名誉教授。7月,山西大学承办的“中国佛教思想与文化国际研讨会”在太原和五台山举行,教师刘治平、李德仁宣读了论文。这一时期,李德仁出版了《东方绘画学原理概论》、《道与书画》、《徐渭》等专著,获山西省社科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委人文科学一等奖等。
1991年刘建平的《走过村庄》入选法国秋季沙龙,1993年冀荣德作品获得全国版画展铜牌奖。1994年教师作品近十件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刘建平、冀荣德、胡有章、陆刚作品分获山西省第十二届美展金、银、铜奖。1996年刘建平、冀荣德获山西省首届“跨世纪文艺新星”称号,张顺清获得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
1995年前后,毕业生赵毅凯荣获沈阳集团斥资百万、全国征集标识活动一等奖,梁永刚等人获得全国“美苑杯”大赛三等奖、优秀奖7项,牛晋平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版画专业学生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体现了当时教学的整体实力和学生积极活跃的艺术创造能力。 1996年7月,根据《山西大学“九五”计划及2001年远景规划纲要》,学校决定成立美术学院,是当时学校最早的4个学院之一。院名由中央美院教授朱乃正先生题写。院址在北院图书馆楼,2004年迁入新艺术楼。
历任院长仝献普、韩植墨、王玉玺、高鑫玺,副院长韩植墨、魏咏、吕春香、於平、刘建平、王玉玺、刘彩军、高鑫玺、安春保、贺强,书记赵培文、曹振汉、杜建民,副书记魏咏、吕春香、韩树林。
这一时期增加的教师有:郭菲、王亚竹、史蕙、史宏云、刘维东、吴光宇、王芊、曹栋、郭世光、李恒东、李晓阳、仲丛惠、赵建纲、曹峰、王璐、王丽雯、白钊义、武大明、武晓梅、张桐源、廉婷、蒋莉、庞卓赟、于跃、徐胤嫣、要宇、梁勇、刘勇、胡紫南、徐海涛、王永生、周涛、於歌、冯任军、姚澜、陈志勇、张惠新等。行政人员有:王晋高、陈楠、李春敏、李星元、刘惠英、金辉、张艳华、刘维东、贾炜玲、王伦梅、张秀玲、白冬青、赵成林、张一平、毛北义、白鹭等人。
1998年承办了“全国第八届高等美术院校教学管理研讨会”及“全国美术院校学生素描作品展”。同年申报美术学硕士点获得成功,正式开启了山西教育史上美术学硕士培养的先河。2000年又与音乐学院联合获得艺术学硕士点,同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职业教师培训基地,与省城乡规划研究院联合成立“山西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03年取得设计艺术学硕士点,2005年取得艺术学硕士点一级学科,2006年又取得了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点。至此,美术学院成为全国同类院校中获得艺术学学科最全的硕士培养单位之一。
1999年郭玉祥、高鑫玺、王志俊设计制作的“国庆50周年赴京庆典彩车”获总体设计一等奖,得到了专家和中央领导的好评,为我省争得了荣誉。2002年高鑫玺完成了学校校徽、校旗、校庆标志的整体设计,韩植墨、王纪平、郭秋英、彭景跃、刘维东、武贵文、仲丛惠、李蕾、陈俊等人承担了多项设计,为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做出了极大贡献。
此外,王玉玺作品《山村童趣》获全国第四届体育美展银奖,教师作品近二十件入选第九、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科研成果显著:高鑫玺《VI系列设计》获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武小明《唐朝御醋》获中国之星设计大奖赛铜奖,王志俊获“香港设计2000”国际设计大赛亚洲区优异奖,高鑫玺主持完成了《榆次老城的修复与保护》,王纪平主持完成了《山西省博物馆整体装饰》,霍耀中、王怀宇主持完成了《皇城相府文化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课题。张明远的《山西辽金彩塑的考察与研究》荣获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课题。学院主编的《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美术作品集》、《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美术学论文集》、《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出版。
1996年至今,各类计划内招生近2000人,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参加全国艺术大赛频频获奖,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院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学术研究团队,团队正围绕“融合中西艺术精华,弘扬三晋特色文化”的学术定位展开新的研究与探索,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推一批具有学术前沿价值以及三晋地域特色的高端学术成果。
个人认为楼上那个猴子神经兮兮的我觉的榆次五中不错,因为太原五中就很好~~~(废话中 )恩,为了要点分,帮你研究了一下:一中榆次一中几任领导坚持学校环境育人的示范方向,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大力加强硬件建设,积极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的硬件设施在全省保持了领先位置。学校建有投资1600万元的电教综合实验大楼,楼内集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音乐美术专用教室、语音实验室、天象馆、阶梯教室、学生演播室为一体。其中的计算机房投资230多万元,装配有60座、64座、70座、60座、70座的学生计算机教室5个,教师微机室1个,人机比例达到了8∶1。电教实验大楼的东配楼为“逸夫图书馆”,由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建立,图书馆使用面积1602平方米,其中藏书库占389平方米,教工阅览室163平方米,学生阅览室534平方米,资料室58.8平方米。图书馆有充足的师生座位,其中教师阅览室近100个座位,学生阅览室近400个座位。该校图书馆藏书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图书馆管理库分为一库、二库、三库、四库),近三年新增图书3万余册。现馆内藏书13万余册,在校人均44册,总价值76万余元,生均值304元。报刊杂志300余种,其中教学资料类达20余种,总价值数万元。该校拥有的《百分素质教育书库》10万册素质教育电子图书,并与晋中教育网联网,“全天24小时开放”多媒体数字图书阅览,使用价值难以估量。图书管理系统健全,已经实现了计算机电子化管理(采用了先进的博菲特图书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书馆配备有专职管理人员4名,其中2人已是馆员职称。图书馆实行全天开架开放,兼容查、借、阅三大功能为一体,充分发挥图书馆在该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辅助作用。时间安排上,图书馆实行七日工作制,对教师开放每日不少于8小时,对学生开放每日不少于4小时,每日还设有开放记录和管理制度登记册,以便查询。该校图书借书证发放率100%,全部采用一卡通,每学期每位学生均借阅图书不低于18册;师生普遍感到图书借阅和资料查阅方便、快捷,图书借阅流通量很大,2005年6月,榆次一中“逸夫图书馆”通过山西省教育厅验收,达到省一级图书馆的标准。学校拥有先进而完备的多媒体设施。先后投资160多万元,建成了装配有大型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59个,可同时供所有年级的学生上课使用。为提高课堂教学的现代化含量,学校共投资124万元,为全体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并对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系列的要求和监督、评价标准。榆次一中构建价值达130多万元的具有了千兆主干、下连百兆交换机到端口的方式的校园网络系统,网络覆盖东西校区和所有的教学、科研、办公等场所。目前,该校拥有核心交换机房1个,网络服务器7台、新计算机网络教室4个(共252座),多功能阶梯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1个,语音室两个,58个学生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已经为全校教师170多位一线专任教师配备了“联想”笔记本电脑,全校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总数达到了450多台。实现了所有教室、每个教师办公桌、各个办公室都可上网,并可互连互通,数据点达到500多个,基本满足教学及学校管理的需要。在网络中心配置了“K12资源库”、“中国教育星基础资源”、“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清华同方动画课堂”等丰富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学校也积极购置一些有关的网络资源,如清华同方期刊库年卡、中国教考资源网年卡、101网校年卡等,可同时共享晋中网校众多资源(如清华同方资源库、迈达威资源库等),为教学教研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满足了全校师生教、学、研的要求,完全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办公的网络化。2004年,学校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标准田径运动场,运动场的建筑和设施包括主席台、东西看台、国际Ⅱ标准400米塑胶跑道田径场(8道)内设标准人造草皮标准足球场。运动场附属的标准篮球场、网球场、体操训练场使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更趋全面和完善。榆次一中学生宿舍面积达6400平方米,建有三幢宿舍楼,室内设施先进、环境清新,气氛和谐,可容纳1350人住宿使用。二中:榆次二中是市重点完全中学,始建于1946年,旧址为龙王庙街4号。2003年作为市区重点工程的二中新校,在市区领导的关怀指导下,顺利迁至文苑街182号。学校占地200亩,绿化面积5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5%以上。其中,主要有教学办公综合大楼40000平方米,艺术会堂7000平方米,学生公寓20000平方米,学生餐厅6000平方米。足球场、篮球场、400米国际标准塑胶跑道,40个乒乓球台,以及单双杠等体育设施。建筑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投资一亿余元。是目前省内规模最宏大、设施最先进、环境最优美的完全中学之一。现有教职工278人,专任教师227人。专任教师中特级教师1人,中高级教师118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246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国家级骨干教师5人,省级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省学科带头人30人;省、市、区优秀班主任45人。现有高中15轨,初中12轨,共75个班。在校学生4765名,其中高中学生2729名,初中学生2036名。近年来,榆次二中党政一班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全校师生负重奋进、开拓创新,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中考连续十六年名列榆次总评第一,高考更是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突破。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制定了“三条原则,四字方针”的德育目标体系,构建了“共建、共管、共育”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育人的立体格局,依托各种活动载体,利用校报校刊、校园网、广播站以及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探究,自我管理,感悟人生、陶冶品德,以此达到道德的积累和精神的升华。半世纪风雨沧桑,悉育桃李。榆次二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被授予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学校”、“中学生社会实践最佳示范单位”、“文明学校”、“德育示范学校”、“档案管理一级标准单位”、“绿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九五”“十五”重点课题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如今,蓬勃发展的榆次二中正以崭新的姿态,抢抓机遇、谋求发展,为把晋中打造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为把榆次打造成现代晋商中心区,为了早日迈进省示范高中行列、成为真正的三晋名校而不懈努力!学校名称:山西省榆次第二中学校 网址链接: 学校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文苑街182号联 系 人:李晓晴联系电话:0354—3965029靠,累死了,快给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