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高考贵州理综答案解析,高考贵州理综答案解析
tamoadmin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1.2009全国年高考理综生物答案,急急急 !!2.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3.2007年高考理综16题的解析,关于热学的!理综,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目,相比政史地三门,高考的难度会高一点,本期来大家带来2021年高考理综甲卷真题试卷和2021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答案完整解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2021年高考理综甲卷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二、志
1.2009全国年高考理综生物答案,急急急 !!
2.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
3.2007年高考理综16题的解析,关于热学的!
理综,包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科目,相比政史地三门,高考的难度会高一点,本期来大家带来2021年高考理综甲卷真题试卷和2021全国甲卷理科综合答案完整解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一、2021年高考理综甲卷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二、志愿填报热门参考文章
张雪峰推荐财经大学有哪些?附中国最认可的财经院校TOP10
张雪峰推荐未来专业-张雪峰十大热门专业解析(2021年考生参考)
2021年全国985和211学校名单一览表(最全完整版)
2009全国年高考理综生物答案,急急急 !!
2023高考理综乙卷难度大。
1、试卷结构解析:
物理部分:这一部分的题目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的掌握以及运用能力,题型包括了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
化学部分:这部分题目的主要考查内容是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和应用的理解。题目类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
生物部分: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题型同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解答题。
2、试卷难度总结:
总的来说,2023年全国高考乙卷理综试题的难度适中。物理部分的题目既考查了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化学部分的题目侧重于化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验,生物部分则主要考查了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试题难度适中,但由于涵盖了多个学科,因此对学生的知识面和把握能力要求较高。要想在理综试题上取得好成绩,学生需要对每个学科都有深入的理解和扎实的基础。
高考理综注意事项:
1、在认真审题方面:
在回答理综考试题目之前,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限定条件和关键信息。注意关键词和关联概念,以便准确理解问题并给出正确的答案。避免因为对题目理解不清而导致答案错误。
2、在提升选择题正确率方面:
在答理综选择题时,首先读完所有选项,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注意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缩小选择范围,增加正确选项的概率。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条件,将其与选项进行对比,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3、在力争大题答题规范化方面:
在回答理综大题时,要注意解答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数学计算题,注意列出步骤和运算过程,避免疏漏和计算错误。对于实验分析和推理题,要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推论,并提供恰当的解释和论证。
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09年全国理科综合I
生物部分全解析
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以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命题意图 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知识,能力要求B。
解析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D错误: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 D
2.右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命题意图 考查微生物代谢的知识和获取图形信息的能力。能力要求D。
解析 酶活性调节的实质是: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酶发生的可逆性结合,致使酶的结构发生改变。C项错误:题图中没有信息显示,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答案 C
3.下列关于通过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时需不断通入无菌空气,否则会积累乳酸
B.发酵时常采用的培养基为液体天然培养基
C.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可直接用于生产
D.当菌体生长进入稳定期时,补充营养物可提高谷氨酸产量
命题意图 考查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和发酵工程的内容等知识。能力要求B。
解析 发酵工程的内容包括菌种的选育、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发酵过程和产品的分离提纯等。C项错误:人们从自然界分离的野生型菌株,产量一般都比较低,不能满足工业上的需要,微生物学家用诱变育种的方法,使菌种产生突变,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优良菌种。A项正确:在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发酵条件。这是因为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种代谢产物的形成。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pH呈酸性时,谷氨酸棒状杆菌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当溶氧不足时,生成的代谢产物就会是乳酸或琥珀酸。B项正确: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可将培养基份为液体、半固体和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计数等;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根据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可将培养基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常用于工业生产。D项正确:在微生物生长的稳定期后,代谢产物逐渐增多,这时如果适当补充营养物质,就有助于延长稳定期、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
答案 C
4.下列关于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植物细胞质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克服生殖隔离的限制,培育远缘杂种
B.不同种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C.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正交、反交F1所得的表现型一致
D.两个不同品种的紫茉莉杂交,F1的遗传物质来自母本的多于来自父本的
命题意图 考查植物细胞工程和细胞质遗传的知识。
解析 A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优点是,能够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大大扩展了可用于杂交的亲本范围。B正确: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包括:制备原生质体→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杂种细胞的筛选→杂种植株的培育和筛选与鉴定。D正确:F1的核遗传物质平均来自父本和母本双方,而细胞质基因则几乎全部来自母本。
答案 C
5.已知小麦抗病对感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抗病无芒与感病有芒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假定剩余的每株F2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感病植株的比例为
A.1/8 B.3/8 C.1/16 D.3/16
命题意图 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和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等。能力要求D。
解析 设抗病、感病基因用A、a表示,无芒、有芒基因用B、b表示。
P: 抗病无芒 感病有芒
AABB × aabb
↓
F1: AaBb
抗病无芒
↓自交
F2: A B aaB A bb aabb
抗病无芒 感病无芒 抗病有芒 感病有芒 (淘汰掉)
原始比例: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1/16
AaBB 2/16 aaBb 2/16 Aabb 2/16
AaBb 4/16
AABb 2/16
淘汰后比例: AABB 1/12 aaBB 1/12
AaBB 2/12 aaBb 2/12
AaBb 4/12
AABb 2/12
上述植株自交: ↓自交
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所占全部后代的比例:见下表。
不同基因型个体自交 F3 表现型及其比例
抗病无芒(A B ) 抗病有病(A bb) 感病无芒(aaB ) 感病有芒(aabb)
AABB 1/12 1/12
AaBB 2/12 2/12×3/4 2/12×1/4
AaBb 4/12 4/12×9/16 4/12×3/16 4/12×3/16 4/12×1/16
AABb 2/12 2/12×3/4 2/12×1/4
aaBB 1/12 1/12
aaBb 2/12 2/12×3/4 2/12×1/4
合计 25/48 5/48 15/48 3/48
抗病:30/48(5/8) 感病:18/48 (3/8)
答案 B
考生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准确理解题意,分析推理能力差。如不能准确理解题干中“在F2植株开花前,拔掉所有的有芒植株,并对剩余植株套袋”这个信息(暗示着在F2中淘汰掉有芒植株,让剩余的无芒植株进行自花传粉即自交),导致在分析问题时对于自交整体的理解出现错误。或者弄不清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分析推理出现逻辑错误。
这种情况在平时的训练中就实际存在着,这反映的是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对于高考来说,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31.(10分)桃果实成熟后,如果软化快,耐贮运性就会差。下图表示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
据图回答:
(1)该实验结果显示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降低,其硬度降低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也与细胞壁中的____________降解有关,该物质的降解与____________的活性变化有关。
(2)A、B品种中耐贮运的品种是____________。
(3)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桃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方法应该是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摘后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5)一般来说,果实成熟过程中还伴随着绿色变浅,其原因是_________。
命题意图 考查绿色植物新陈代谢和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生产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能力要求C。
解析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质,因此二者的降解分别与纤维素酶、果胶酶的活性变化有关。这可从曲线图中方便地读出来(随着果实成熟后时间的增加,纤维素和果胶质的活性逐渐提高)。
考生存在的问题是:由于答题时间紧张,审题不认真,答题的规范性不够强。如将“果胶质”答为“果胶”。
(2)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A品种更耐贮运。因为随着果实成熟后时间的增加,桃果实成熟后硬度都逐渐下降,但B品种软化快,A品种软化慢。
(3)理论上,减缓果实变软的保存方法有:适当增加CO2的浓度、充实N2、使用某些植物激素、适当降低温度等方法,但由于本题给出的是常温下A、B两个品种桃果实成熟后硬度等变化的实验结果,因此依据实验结果推测果实采摘后减缓变软的保存方法时,应着重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减缓果实变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出现错误的考生,根本原因是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若要促使果实提前成熟,可选用的方法有用乙烯进行处理或让采摘的果实与成熟的果实放在一起(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适当提高贮存温度等。
(5)叶绿素不稳定,在常温下易分解,从而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
答案
(1)纤维素 纤维素酶 果胶质 果胶酶
(2)A
(3)适当降低温度 低温可降低有关酶的活性,延缓果实软化
(4)用乙烯进行处理 适当提高贮存温度
(5)叶绿素含量降低
32.已知2H2O2=2H20+O2↑,可以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H2O2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H2O2溶液,蒸馏水,3.5%FeCL3溶液,0.01%牛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①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O2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重做上述实验,O2释放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本题结合教材实验(酶的高效性)来考查实验设计的能力。能力要求C。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因此实验变量(自变量)有两个:过氧化氢酶的有无、过氧化氢酶与Fe3+。对于实验变量的操纵方法分别是: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和蒸馏水;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性,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和FeCL3溶液。反应变量(因变量)都是H2O2被分解的情况,可通过观察O2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检测。无关变量包括试管的洁净度、环境温度、相同材料的量、各种试剂的量、反应时间等。
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因此,在设计实验时,应做到确保单一变量,控制和消除无关变量。
需要说明的是,教材中实验四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的高低,没有对环境温度作要求,即在常温(或室温)下进行,而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在所给的实验材料与用具中提供了恒温水浴锅,因此,不可忽略对该器具的使用。
在设计实验步骤时,可按照“①分组、编号、非条件处理;②条件处理(即施加变量,设置对照);③适宜条件培养(或相应方法处理);④观察现象,记录结果。”的程序进行,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2)过氧化氢酶与Fe3+相比,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更高,O2的释放速度更快;酶具有催化作用,而蒸馏水不具有催化作用,因此加蒸馏水的试管O2的释放速度最缓慢。
(3)酶需要适意的温度、pH等条件。当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80℃,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因此,催化效率降低或丧失;而加FeCI3溶液的试管催化作用将加快。
答案
(1)①取3支试管,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H2O2溶液,放入37℃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
②分别向上述3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馏水、FeCI3溶液和过氧化氢酶溶液
③观察各试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
(2)加酶溶液的试管、加FeCI3溶液的试管、加蒸馏水的试管 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3)加FeCI3溶液的试管 在此温度下,FeCI3催化作用加快,而过氧化氢酶因高温变性而失去了活性
33.(11分)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
请回答:
(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调节方式完成的。机体中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____(下丘脑、垂体、性腺)。
(2)上面图解中的A、B、C分别代表由下丘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物质,则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C进入血液后,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来调节垂体和性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_______(能、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考查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知识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力要求C。
解析 (1)人和高等动物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主要通过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实现。下丘脑中有一些细胞不仅能传导兴奋,而且能分泌激素。(人教2006版,生物必修1,P85)
(2)本图是人教2006版,生物必修1,P85~86激素分泌的调节中,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的变形,在课堂上教师会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平时的练习题中也可见到,因此,相关知识是为考生所熟悉的,考生会轻松地答对相关内容。
(3)根据激素的概念可以知道,激素必然有其合成的部位——内分泌腺、运送的途径——血液和作用的部位——靶器官(靶细胞)。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
答案
(1)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下丘脑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 反馈
(3)不能 鸟去除了性腺,失去了促性腺激素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
33.(10分)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生产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出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__________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_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喂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喂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 考查生物与环境的知识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为数不多的D层次的内容,属于生物学主干知识的核心知识之一。能力要求D。
解析 (1)略。
(2)根据对种间关系的认识,容易判断出牛与鸡之间不具有竞争关系,因为牛食玉米秸秆而鸡吃玉米子粒;人与鸡之间则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因为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人与牛的间则属于捕食关系,不存在竞争关系,因为牛食玉米秸秆而人吃玉米子粒或牛肉。
(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来自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在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只有玉米,不考虑杂草等绿色植物。有的考生不能够从具体事例出发,犯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想当然地认为,农田中也有杂草,因此误答为生长者或绿色植物。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有的考生根据课堂讲授内容,答案为二氧化碳和碳酸盐,应该视为正确答案,因为题目本身并没有说明“主要形式”。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其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当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因此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减少。
答案
(1)
(2)无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子粒)
(3)玉米 太阳能 CO2
(4)减少 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环节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
2007年高考理综16题的解析,关于热学的!
高考生考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试卷答案及分析点评,因为这关系到2023全国甲卷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本文就此问题整理了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难易程度分析相关信息内容,供大家查阅参考。
一、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下载地址:
二、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难度如何(点评解析)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尚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卷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
物理试题
2022年高考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性,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一、深化基础性,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2022年高考物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高考物理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比如,全国甲卷第18题设计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深刻把握电场力、洛仑兹力以及两者做功的特点。全国甲卷第20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情况、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全国甲卷第21题以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与守恒、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理观念的深刻理解,渗透等效的思想。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全国甲卷第14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为情境,将学科内容和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全国甲卷第15题设计高速列车穿过隧道的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全国甲卷第25题以一种可以测量微小电流的光点式检流计为情境,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领悟仪器设计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加强实验设计,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22年高考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比如,全国甲卷第22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画出测量微安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全国甲卷第23题利用气垫导轨对弹性碰撞进行研究,展示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形成结论部分,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此外,全国甲卷第24题、第25题也均以实验为背景,进一步凸现物理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高中开足开好实验课,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化学试题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考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念引领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全国甲卷第8题辅酶Q10的性质均表现出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第35题考查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二、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高考化学试卷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今年高考化学命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双减”落实。例如全国甲卷第10题围绕一种水性电解液锌-二氧化锰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等。
三、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碳、氮、氧、氟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第28题给出不同条件对“钛氯化”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本质。
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考衔接,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全国甲卷第13题实验题考查水解常数、酸性对铬酸根平衡的影响、醇及二价铁的性质。
2022年化学试题探索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的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乙烯、四氟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融合物质结构对性质及其应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质用途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生物试题
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甲卷试题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底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主要特征,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特色,强化学科素养考查和引导,注重学科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考查,有助于中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
1. 强化价值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立足生物学科考查内容,精心选择运动健康、体育锻炼、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等主题,突出高考的价值塑造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受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例如,生态学内容的考查突出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培植生态文明理念。第31题以林地动植物资源调查入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丰富度等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刻意义与内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1题以钙离子的生理作用以及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为主题,说明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2. 丰富考查形式,深化基础考查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突出了学科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从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等多方面设计试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程度。如第3题展现某种作物矮生品种在喷施植物激素之后长高的现象,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品种矮生的原因,旨在考查植物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以及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第4题考查有氧呼吸这一核心概念,在反应场所、参与分子、反应产物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考查。第29题考查光反应的主要产物,第30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抗体发挥作用的方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都是对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第37题给出某同学比较2个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进行实验的结果,要求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转变根据实验设计推测实验结果或得出实验结论的常规形式。
3. 加强能力考查,促进教考衔接
今年高考生物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形式特征体现在运用多种形式呈现信息、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读取以及转化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在情境中敏锐捕获关键信息的能力。全国甲卷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的变化趋势,识别结果图中对应的曲线,考查学生图形转换和识别的能力。
高考生物继续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设置丰富的实验探究情境。第2题创设探究细胞液浓度不同的3种植物细胞放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后发生不同变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渗透压、细胞质壁分离、水分运输等基本概念,以及对细胞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在实验前后变化的推理和判断。此类试题学生熟悉,作答门槛不高,注重思维的深度考查。
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达成以考促学的目的。第32题围绕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杂交育种问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以及人工传粉的具体做法,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遗传学应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全国甲卷第38题围绕牧场对一只产肉性能优异良种公羊进行扩繁的实际问题,考查胚胎工程基本原理和流程。这些试题设计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对中学教学发挥较好的导向作用。
答案为AC 解析:设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分子个数为N,分子的平均运动速率为v0,活塞面积为S,气体压强为p,在时间t内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为I。I=pSt,在单位时间内冲量I0=pS,故C正确,设t时间内动量变化量p1=kNmv0t(k为等效正碰系数),由动量定理:pSt=kNmv0t,则p=kNmv0/S.气体由a到b过程中,温度升高,v0增大,在p‘m'S'k一定的情况下N减小,故A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