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录取信息 录取信息

高考化学有机,高考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评分标准

tamoadmin 2024-05-29 人已围观

简介1.全国卷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里的有机题是考哪的,选修5还是必修二的内容?为什么?2.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知识点3.高考化学常见有机酸难挥发性酸?4.谁有最全的高中的有机的化学方程式总结。(高考高频) 谢谢的、5.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456.高考化学题目,关于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我自己整理的,再加上主要反应方程式就OK啦!要的话我发给你!有机化合物常考知识点一、物理性

1.全国卷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里的有机题是考哪的,选修5还是必修二的内容?为什么?

2.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知识点

3.高考化学常见有机酸难挥发性酸?

4.谁有最全的高中的有机的化学方程式总结。(高考高频) 谢谢的、

5.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45

6.高考化学题目,关于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

高考化学有机,高考化学有机合成路线评分标准

我自己整理的,再加上主要反应方程式就OK啦!要的话我发给你!

有机化合物常考知识点

一、物理性质归纳(主要是对碳原子数比较少的有机物而言)

1、状态:碳原子数≤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等有机物常温呈气态;

2、气味:苯、酯有芳香气味,酚有特殊气味,醇有特殊香味,醛和酸有刺激性气味;

3、溶解性及密度:醇、醛、羧酸、氨基酸、单糖、二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氢键,增大溶解度);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包括油脂)都难溶于水,其中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密度小于水;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密度大于水。

二、常见的有机物及反应类型

、表格

三、常见有机物的检验和鉴定

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有机物

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C 、—C≡C—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酚羟基的邻对位氢)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有强还原性)的有机物

④ 通过萃取使水层褪色:汽油、苯、卤代烃、酯等不溶于水、不与溴水反应的有机物

2.苯和苯酚的混合物中检验苯酚不能用浓溴水,因为生成三溴苯酚溶于苯所以无白色沉淀。

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有机物

含有 C=C、—C≡C—、—OH、—CHO、与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芳香烃

4.与氢气发生加成的有机物

含有 C=C 、—C≡C—、苯环、—CHO、酮中羰基(羧基和酯基中碳氧双键不行)

5.与Na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COOH的有机物

与NaOH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COOH、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使卤代烃、酯发生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与Na2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

6.能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反应的有机物(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含有—CHO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注意:与Cu(OH)2反应的还有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过量,后氧化)。

7.能跟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酚类化合物。

8.能跟I2发生显色反应的是:淀粉(显蓝色)。

9.能跟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的是:含苯环的天然蛋白质(显**)。

10.卤代烃中卤素的检验

取样,滴入NaOH溶液,加热至分层现象消失,冷却后加入稀硝酸酸化,再滴入AgNO3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确定是何种卤素。

11.蔗糖、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取样,加入一定浓度硫酸加热发生水解,冷却后的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作出判断。

四、常见有机反应的反应条件

表格

五、经典转化

1、淀粉→葡萄糖→酒精→CH2=CH2→BrCH2CH2Br→HOCH2CH2OH→OHCCHO→HOOCCOOH→高分子酯

2、苯环上引入基团的方法:

六、有机综合题

1、解题思路:认真分析题目所给流程(要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特征反应条件、所给分子式或相对分子质量等特殊信息),结合题目另给信息,联系课本相关知识,灵活运用逆推或正推的方法完成推断。合成一般采用逆推法,根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规律,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再设法将各片断拼接,最后标明条件。

2、注意点:一定要看清楚要求(写最简式、分子式、结构简式、反应方程式、反应流程等);

方程式一定不要漏写小分子产物,要按题目信息或我们已学知识写好反应条件;

要注意基团(酚羟基、醛基、碳碳双键)及特定位置(苯环对位或邻位)的保护;

注意反应条件中酸碱性对反应产物中羧基及酚羟基的影响。

全国卷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里的有机题是考哪的,选修5还是必修二的内容?为什么?

一般来说,已知分子式确定同分异构体的数目,只需写出碳骨架,而不必把相连的氢原子全部写出;已知结构简式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则可用箭头或用阿拉伯数字表示,而不必将其结构式一一写出;这样可以节约很多时间。要判断两种结构简式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首先要看分子式是否相等,然后看结构是否不同。

1、 等效氢法

烃的一取代物数目的确定,实质上是看处于不同位置的氢原子数目。可用“等效氢法”判断。判断“等效氢”的三条原则是:

① 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甲烷中的4个氢原子等同。

② 同一碳原子上所连的甲基是等效的;如新戊烷中的4个甲基上的12个氢原子等同。

③ 处于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如乙烷中的6个氢原子等同,2,2,3,3—四甲基丁烷上的24个氢原子等同,苯环上的6个氢原子等同。

在确定同分异构体之前,要先找出对称面,判断等效氢,从而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2、轴线移动法

对于多个苯环并在一起的稠环芳烃,要确定两者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则可画一根轴线,再通过平移或翻转来判断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3.定一移二法

对于二元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可固定一个取代基位置,再移动另一取代基位置以确定同分异构体数目。

4.排列组合法

例如:萘环上只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a-和b-,二取代物的组合有3种情况:a-a:3种,a-b:4种,b-b:3种,共10种同分异构体。

高中化学 有机化学知识点

新课标卷理综化学选择题一般主要考必修2有机化合物部分,但是从这几年高考出题情况看,对选修5知识掌握较好的必答部分有机题更易答一些。考试大纲规定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分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考查知识为必修一、二和选修四,选答题出两个题,各省情况不同,但都是在选修一、二、三、五中选两个模块出题,考生选一个题作答即可。

高考化学常见有机酸难挥发性酸?

化学有机物总结

一、物理性质

甲烷:无色无味难溶

乙烯:无色稍有气味难溶

乙炔:无色无味微溶

(电石生成:含H2S、PH3 特殊难闻的臭味)

苯:无色有特殊气味液体难溶有毒

乙醇:无色有特殊香味混溶易挥发

乙酸:无色刺激性气味易溶能挥发

二、实验室制法

①:甲烷:CH3COONa + NaOH →(CaO,加热) → CH4↑+Na2CO3

注:无水醋酸钠:碱石灰=1:3

固固加热(同O2、NH3)

无水(不能用NaAc晶体)

CaO:吸水、稀释NaOH、不是催化剂

②:乙烯: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注:V酒精:V浓硫酸=1:3(被脱水,混合液呈棕色)

排水收集(同Cl2、HCl)控温170℃(140℃:乙醚)

碱石灰除杂SO2、CO2

碎瓷片:防止暴沸

③:乙炔:CaC2 + 2H2O → C2H2↑ + Ca(OH)2

注:排水收集无除杂

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饱和NaCl:降低反应速率

导管口放棉花:防止微溶的Ca(OH)2泡沫堵塞导管

④:乙醇: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CH3CH2OH

(话说我不知道这是工业还实验室。。。)

注:无水CuSO4验水(白→蓝)

提升浓度:加CaO 再加热蒸馏

三、燃烧现象

烷:火焰呈淡蓝色不明亮

烯:火焰明亮有黑烟

炔:火焰明亮有浓烈黑烟(纯氧中3000℃以上:氧炔焰)

苯:火焰明亮大量黑烟(同炔)

醇:火焰呈淡蓝色放大量热

四、酸性KMnO4&溴水

烷:都不褪色

烯炔:都褪色(前者氧化后者加成)

苯:KMnO4不褪色萃取使溴水褪色

五、重要反应方程式

①:烷:取代

CH4 + Cl2 →(光照)→ CH3Cl(g) + HCl

CH3Cl + Cl2 →(光照)→ CH2Cl2(l) + HCl

CH2Cl + Cl2 →(光照)→ CHCl3(l) + HCl

CHCl3 + Cl2 →(光照)→ CCl4(l) + HCl

现象:颜色变浅装置壁上有油状液体

注:4种生成物里只有一氯甲烷是气体

三氯甲烷 = 氯仿

四氯化碳作灭火剂

②:烯:1、加成

CH2=CH2 + Br2 → CH2BrCH2Br

CH2=CH2 + HCl →(催化剂) → CH3CH2Cl

CH2=CH2 + H2 →(催化剂,加热) → CH3CH3 乙烷

CH2=CH2 + H2O →(催化剂,加热加压) → CH3CH2OH 乙醇

2、聚合(加聚)

nCH2=CH2 →(一定条件) → [-CH2-CH2-]n

(单体→高聚物)

注:断双键→两个“半键”

高聚物(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

③炔:基本同烯。。。

④:苯:1.1、取代(溴)

◎ + Br2 →(Fe或FeBr3)→◎-Br + HBr

注:V苯:V溴=4:1

长导管:冷凝回流导气

防倒吸

NaOH除杂

现象:导管口白雾、浅**沉淀(AgBr)、CCl4: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溴苯)

1.2、取代——硝化(硝酸)

◎ + HNO3 →(浓H2SO4,60℃)→◎-NO2 + H2O

注: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至室温再加苯

50℃-60℃水浴温度计插入烧杯 反应液面以下

除混酸:NaOH

硝基苯:无色油状液体难溶苦杏仁味毒

1.3、取代——磺化(浓硫酸)

◎ + H2SO4(浓) →(70-80度)→◎-SO3H + H2O

2、加成

◎ + 3H2 →(Ni,加热)→○(环己烷)

⑤:醇:1、置换(活泼金属)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钠密度大于醇反应平稳

{cf.}钠密度小于水反应剧烈

2、消去(分子内脱水)

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H2O

3、取代(分子间脱水)

2CH3CH2OH →(浓H2SO4,140度)→ CH3CH2OCH2CH3 (乙醚)+ H2O

(乙醚:无色无毒易挥发液体麻醉剂)

4、催化氧化

2CH3CH2OH + O2 →(Cu,加热)→ 2CH3CHO(乙醛) + 2H2O

现象:铜丝表面变黑浸入乙醇后变红液体有特殊刺激性气味

⑥:酸:取代(酯化)

CH3COOH + C2H5OH →(浓H2SO4,加热)→ CH3COOC2H5 + H2O

(乙酸乙酯:有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

注:酸脱羟基醇脱氢(同位素示踪法)

碎瓷片:防止暴沸

浓硫酸:催化脱水吸水

饱和Na2CO3:便于分离和提纯

卤代烃:1、取代(水解)NaOH水溶液

CH3CH2X + NaOH →(H2O,加热)→ CH3CH2OH + NaX

注:NaOH作用:中和HBr 加快反应速率

检验X: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 观察沉淀

2、消去NaOH醇溶液

CH3CH2Cl + NaOH →(醇,加热)→ CH2=CH2↑ +NaCl + H2O

注:相邻C原子上有H才可消去

加H加在H多处,脱H脱在H少处(马氏规律)

醇溶液:抑制水解(抑制NaOH电离)

六、通式

CnH2n+2 烷烃

CnH2n 烯烃 / 环烷烃

CnH2n-2 炔烃 / 二烯烃

CnH2n-6 苯及其同系物

CnH2n+2O 一元醇 / 烷基醚

CnH2nO 饱和一元醛 / 酮

CnH2n-6O 芳香醇 / 酚

CnH2nO2 羧酸 / 酯

七、其他知识点

1、天干命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燃烧公式:CxHy + (x+y/4)O2 →(点燃)→ x CO2 + y/2 H2O

CxHyOz + (x+y/4-z/2)O2 →(点燃)→ x CO2 + y/2 H2O

3、反应前后压强 / 体积不变:y = 4

变小:y < 4

变大:y > 4

4、耗氧量:等物质的量(等V):C越多耗氧越多

等质量:C%越高耗氧越少

5、不饱和度=(C原子数×2+2 – H原子数)/ 2

双键 / 环 = 1,三键 = 2,可叠加

6、工业制烯烃:裂解(不是裂化)

7、医用酒精:75%

工业酒精:95%(含甲醇有毒)

无水酒精:99%

8、甘油:丙三醇

9、乙酸酸性介于HCl和H2CO3之间

食醋:3%~5%

冰醋酸:纯乙酸纯净物

10、烷基不属于官能团

高一化学方程式`部分`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物理性质:

一:熔沸点

1. 烃、卤代烃及醛

有机物微粒间的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的作用力比较小,因此烃的熔沸点比较低。对于同系物,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因此同系物的熔沸点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升高。

各种烃的同系物、卤代烃及醛的熔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如: 、 都是烷烃,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 ; 都是烯烃,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 ;再有 , 等。

同类型的同分异构体之间,主链上碳原子数目越多,烃的熔沸点越高;支链数目越多,空间位置越对称,熔沸点越低。如 。

2. 醇

由于分子中含有—OH,醇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分子间的作用力较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强,因此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比较,醇的熔沸点高的多,如 的沸点为78℃, 的沸点为-42℃, 的沸点为-48℃。

影响醇的沸点的因素有:

(1) 分子中—OH个数的多少:—OH个数越多,沸点越高。如乙醇的沸点为78℃,乙二醇的沸点为179℃。

(2) 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多少:碳原子数越多,沸点越高。如甲醇的沸点为65℃,乙醇的沸点为78℃。

3. 羧酸

羧酸分子中含有—CO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不仅羧酸分子间羟基氧和羟基氢之间存在氢键,而且羧酸分子间羰基氧和羟基氢之间也存在氢键,因此羧酸分子之间形成氢键的机会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多,因此羧酸的沸点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醇的沸点高,如1-丙醇的沸点为97.4℃,乙酸的沸点为118℃。

影响羧酸的沸点的因素有:

(1) 分子中羧基的个数:羧基的个数越多,羧酸的沸点越高;

(2) 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碳原子的个数越多,羧酸的沸点越高。

二、状态

物质的状态与熔沸点密切相关,都决定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由于有机物大都为大分子(相对无机物来说),所以有机物分子间引力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呈液态和固态,只有少部分小分子的有机物呈气态。

1. 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烃由气态经液态到固态。分子中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烃一般为气态,5~16个碳原子的烃一般为液态,17个以上的为固态。如通常状况下 、 呈气态,苯及苯的同系物一般呈液态,大多数呈固态。

2. 醇类、羧酸类物质中由于含有—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所以醇类、羧酸类物质分子中碳原子较少的,在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分子中碳原子较多的呈固态,如:甲醇、乙醇、甲酸和乙酸等呈液态。

3. 醛类:通常状况下除碳原子数较少的甲醛呈气态、乙醛等几种醛呈液态外,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的醛一般呈固态。

4. 酯类:通常状况下一般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少的酯呈液态,其余都呈固态。

5. 苯酚及其同系物:由于含有—OH,且苯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故通常状况下此类物质呈固态。

三、密度

烃的密度一般随碳原子数的增多而增大;一氯代烷的相对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减小。

注意:

1、 通常气态有机物的密度与空气相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的,比空气的密度大。

2、 通常液态有机物与水相比:

(1)密度比水小的有烃、酯、一氯代烃、一元醇、醛、酮、高级脂肪酸等;

(2)密度比水大的有溴代烃、硝基苯、四氯化碳、氯仿、乙二醇、丙三醇等。

四、溶解性

研究有机物的溶解性时,常将有机物分子的基团分为憎水基和亲水基:具有不溶于水的性质或对水无吸引力的基团,称为憎水基团;具有溶于水的性质或对水有吸引力的基团,称为亲水基团。有机物的溶解性由分子中亲水基团和憎水基团的溶解性决定。

1. 官能团的溶解性:

(1) 易溶于水的基团(即亲水基团)有:—OH、—CHO、—COOH、—NH2。

(2) 难溶于水的基团(即憎水基团)有:所有的烃基(如— 、—CH=CH2、—C6H5等)、卤原子(—X)、硝基(—NO2)等。

2. 分子中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的比例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1) 当官能团的个数相同时,随着烃基(憎水基团)碳原子数目的增大,溶解性逐渐降低,如溶解性: >(一般地,碳原子个数大于5的醇难溶于水);再如,分子中碳原子数在4以下的羧酸与水互溶,随着分子中碳链的增长,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减小,直至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的溶解度相近。

(2) 当烃基中碳原子数相同时,亲水基团的个数越多,物质的溶解性越强。如溶解性: 。

(3) 当亲水基团与憎水基团对溶解性的影响大致相同时,物质微溶于水。例如,常见的微溶于水的物质有:苯酚 、苯胺 、苯甲酸 、正戊醇 (上述物质的结构简式中“-”左边的为憎水基团,右边的为亲水基团)。

(4) 由两种憎水基团组成的物质,一定难溶于水。例如,卤代烃R—X、硝基化合物R— 均为憎水基团,故均难溶于水。

3. 有机物在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在水中相反。如乙醇是由较小憎水基团 和亲水基团—OH构成,所以乙醇易溶于水,同时因含有憎水基团,所以也必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其他醇类物质由于都含有亲水基团—OH,小分子都溶于水,但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憎水基团的不断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则逐渐增大。

谁有最全的高中的有机的化学方程式总结。(高考高频) 谢谢的、

高中常见挥发性酸:

1、硝酸HNO3: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纯硝酸为无色透明液体,浓硝酸为淡**液体,正常情况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性刺激气味。浓硝酸含量为68%左右,易挥发,在空气中产生白雾,是硝酸蒸汽与水蒸汽结合而形成的硝酸小液滴。

2、盐酸HCL:是氯化氢(HCl)的水溶液,属于一元无机强酸,工业用途广泛。盐酸的性状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强烈的刺鼻气味,具有较高的腐蚀性。

3、氢氟酸HF:是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为无色透明至淡**冒烟液体。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相对密度 1.15~1.18。沸点 112.2℃。

4、氢溴酸HBr:溴和氢的化合物,是一种强酸。微发烟。分子量80.92,气体相对密度(空气=1)3.5;液体相对密度2.77(-67℃)。

5、氢碘酸HI:是碘化氢的水溶液,是种非氧化性酸。氢碘酸是一种强酸。腐蚀性强,有危险性,能灼伤皮肤。碘化氢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

6、醋酸CH3COOH:是一种有机一元酸,为食醋主要成分。纯的无水乙酸(冰醋酸)是无色的吸湿性固体,凝固点为16.6℃(62℉),凝固后为无色晶体,其水溶液中呈弱酸性且蚀性强,蒸汽对眼和鼻有刺激性作用。

难挥发性酸:

1、硫酸H2SO4:硫酸是一种最活泼的二元无机强酸,能和绝大多数金属发生反应。高浓度的硫酸有强烈吸水性,可用作脱水剂,碳化木材、纸张、棉麻织物及生物皮肉等含碳水化合物的物质。

2、磷酸H3P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是中强酸。由五氧化二磷溶于热水中即可得到。正磷酸工业上用硫酸处理磷灰石即得。磷酸在空气中容易潮解。

3、硅酸H2SiO3:是一种弱酸,它的盐在水溶液中有水解作用。游离态的硅酸,包括原硅酸(H4SiO4)、偏硅酸(H2SiO3)、二硅酸 (H2Si2O5),酸性很弱。

4、偏铝酸HAlO2:偏铝酸是弱酸,酸性比碳酸还弱的酸。

5、高氯酸HClO4:无机化合物,六大无机强酸之首,氯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高氯酸在无机含氧酸中酸性最强。

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45

中学化学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

(F2、Cl2、 O2、S、N2、P、C、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冷暗处 爆炸)

F2 +Xe(过量)=XeF2(产物为白色)

2F2(过量)+Xe=XeF4(产物为白色)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F2 +2NaX=2NaX+Cl2(熔融,不能是溶液)

Cl2 +H2 =2HCl (光照或点燃)

3Cl2 +2P 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 2NaCl

3Cl2 +2Fe 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 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 Fe3O4

O2+K KO2

S+H2 H2S

2S+C CS2

S+Fe FeS

S+2Cu Cu2S

3S+2Al Al2S3

S+Zn ZnS

N2+3H2 2NH3

N2+3Mg Mg3N2

N2+6Na=2Na3N

P4+6H2 4PH3

(2)、还原性

S+O2 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放电)

4P+5O2 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 2CO

C+O2(足量) CO2

C+CO2 2CO

C+H2O 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 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2 SiCl4

(SiCl4+2H2 Si(纯)+4HCl)

Si(粉)+O2 SiO2

Si+C 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3Cl2+6NaOH=5NaCl+NaClO3+3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 2Na2S+Na2SO3+3H2O

*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 CaC2+CO↑

3C+SiO2 SiC+2CO↑

二、金属单质

(Na、Mg、Al、Fe)

(1)、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 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 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熔融)=MgCl2+2Rb

2Mg+CO2 2MgO+C

2Mg+SiO2 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 2AlCl3

4Al+3O2 2Al2O3(钝化)

*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4Al+3MnO2 2Al2O3+3Mn

2Al+Cr2O3 Al2O3+2Cr

2Al+Fe2O3 Al2O3+2Fe

2Al+3FeO Al2O3+3Fe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2SO4(浓) Al2(SO4)3+3SO2↑+6H2O

(Al、Fe、C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Al+4HNO3(稀)=Al(NO3)3+NO↑+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Fe+3Br2=2FeBr3

Fe+I2 FeI2

Fe+S FeS

3Fe+4H2O(g) Fe3O4+4H2

Fe+2HCl=FeCl2+H2↑

Fe+CuCl2=FeCl2+Cu

Fe+SnCl4=FeCl2+SnCl2

(铁在酸性环境下、不能把四氯化锡完全

还原为单质锡 Fe+SnCl2=FeCl2+Sn)

三、非金属氢化物

(HF、HCl、H2O、H2S、NH3)

(1)、还原性

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4HCl(g)+O2 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 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 2N2+6H2O

4NH3+5O2 4NO+6H2O

4NH3+6NO 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不反应

2NH3+2Na=2NaNH2+H2

(NaNH2+H2O=NaOH+NH3)

(3)、碱性

NH3+HCl=NH4Cl(白烟)

NH3+HNO3=NH4NO3(白烟)

2NH3+H2SO4=(NH4)2SO4

NH3+NaCl+H2O+CO2=NaHCO3↓+NH4Cl

(侯氏制碱法)

(此反应用于工业制备小苏打、苏打)

(4)、不稳定性

2HI H2+I2

2H2O 2H2↑+O2↑

2H2O2=2H2O+O2↑

H2S H2+S

四、非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2SO2+O2 2SO3

2SO2+O2+2H2O=2H2SO4

(这是SO2在大气中缓慢发生的环境化学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

SO2+Br2+2H2O=H2SO4+2HBr

SO2+I2+2H2O=H2SO4+2HI

* SO2+NO2=SO3+NO

2NO+O2=2NO2

NO+NO2+2NaOH=2NaNO2+H2O

(用于制硝酸工业中吸收尾气中的NO和NO2)

2CO+O2 2CO2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CO+H2O CO2+H2

(2)、氧化性

SO2+2H2S=3S+2H2O

* SO3+2KI=K2SO3+I2

NO2+2KI+H2O=NO+I2+2KOH

(不能用淀粉KI溶液鉴别溴蒸气和NO2)

* 4NO2+H2S=4NO+SO3+H2O

2Mg + CO2 2MgO+C

(CO2不能用于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 SiO2+2H2 Si+2H2O

* SiO2+2Mg 2MgO+Si

(3)、与水的作用

SO2+H2O=H2SO3

SO3+H2O=H2SO4

3NO2+H2O=2HNO3+NO

N2O5+H2O=2HNO3

P2O5+H2O(冷)=2HPO3

P2O5+3H2O(热)=2H3PO4

(P2O5极易吸水、可作气体干燥剂

* P2O5+3H2SO4(浓)=2H3PO4+3SO3

CO2+H2O=H2CO3

(4)、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SO2+2NH3+H2O=(NH4)2SO3

SO2+ (NH4)2SO3+H2O=2NH4HSO3

(这是硫酸厂回收SO2的反应.先用氨水吸收SO2、

再用H2SO4处理 2NH4HSO3+H2SO4=

(NH4)2SO4+2H2O+2SO2↑

生成的硫酸铵作化肥、SO2循环作原料气)

SO2+Ca(OH)2=CaSO3↓+H2O

(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可用品红鉴别)

SO3+MgO=MgSO4

SO3+Ca(OH)2=CaSO4+H2O

CO2+2NaOH(过量)=Na2CO3+H2O

CO2(过量)+NaOH=Na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CO2+2NaAlO2+3H2O=2Al(OH)3↓+Na2CO3

CO2+C6H5ONa+H2O=C6H5OH+NaHCO3

SiO2+CaO 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常温下强碱缓慢腐蚀玻璃)

SiO2+Na2CO3 Na2SiO3+CO2↑

SiO2+CaCO3 CaSiO3+CO2↑

五、金属氧化物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 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

(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Al.

一般通过电解熔融态的MgCl2和Al2O3制Mg和Al.

Fe2O3+3H2=2Fe+3H2O (制还原铁粉)

Fe3O4+4H2 3Fe+4H2O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 ;

2H2O2=2H2O+O2↑. 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

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 (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是两性氧化物

Al2O3+2NaOH=2NaAlO2+H2O)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3O4+8HCl(浓) FeCl2+2FeCl3+4H2O

六、含氧酸

(1)、氧化性

* 4HClO3+3H2S=3H2SO4+4HCl

* HClO3+HI=HIO3+HCl

* 3HClO+HI=HIO3+3HCl

HClO+H2SO3=H2SO4+HCl

HClO+H2O2=HCl+H2O+O2↑

(氧化性HClO>HClO2>HClO3>HClO4、

但浓、热的HClO4氧化性很强)

2H2SO4(浓)+C CO2 ↑ +2SO2↑+2H2O

2H2SO4(浓)+S=3SO2↑+2H2O

H2SO4(浓)、 HNO3(浓)+Fe(Al) 室温或冷的条件下钝化

6H2SO4(浓)+2Fe=Fe2(SO4)3+3SO2↑+6H2O

2H2SO4(浓)+Cu CuSO4+SO2↑+2H2O

H2SO4(浓)+2HBr SO2+Br2+2H2O

H2SO4(浓)+2HI SO2+I2+2H2O

H2SO4(稀)+Fe=FeSO4+H2↑

2H2SO3+2H2S=3S↓+2H2O

4HNO3(浓)+C CO2↑+4NO2↑+2H2O

* 6HNO3(浓)+S=H2SO4+6NO2↑+2H2O

* 5HNO3(浓)+P=H3PO4+5NO2↑+H2O

6HNO3+Fe=Fe(NO3)3+3NO2↑+3H2O

4HNO3+Fe=Fe(NO3)3+NO↑+2H2O

30HNO3+8Fe=8Fe(NO3)3+3N2O↑+15H2O

36HNO3+10Fe=10Fe(NO3)3+3N2↑+18H2O

30HNO3+8Fe=8Fe(NO3)3+3NH4NO3+9H2O

(2)、还原性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2H2SO3+O2=2H2SO4 H2SO3+H2O2=H2SO4+H2O

5H2SO3+2KMnO4=2MnSO4+K2SO4+2H2SO4+3H2O

H2SO3+2FeCl3+H2O=H2SO4+2FeCl2+2HCl

(3)、酸性

H2SO4(浓) +CaF2=CaSO4+2HF↑

H2SO4(浓)+NaCl NaHSO4+HCl↑

H2SO4(浓) +2NaCl Na2SO4+2HCl

H2SO4(浓)+NaNO3 NaHSO4+HNO3↑(微热)

3H2SO4(浓)+Ca3(PO4)2=3CaSO4+2H3PO4

2H2SO4(浓)+Ca3(PO4)2=2CaSO4+Ca(H2PO4)2

3HNO3+Ag3PO4=H3PO4+3AgNO3

2HNO3+CaCO3=Ca(NO3)2+H2O+CO2↑

(用HNO3和浓H2SO4不能制备H2S、HI、HBr、(SO2)

等还原性气体)

4H3PO4+Ca3(PO4)2=3Ca(H2PO4)2(重钙)

H3PO4(浓)+NaBr=NaH2PO4+HBr

H3PO4(浓)+NaI=NaH2PO4+HI

(4)、不稳定性

2HClO=2HCl+O2↑(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4NO2↑+O2↑+2H2O(见光或受热分解)

H2SO3=H2O+SO2 H2CO3=H2O+CO2

H4SiO4=H2SiO3+H2O

七、碱

(1)、低价态的还原性

4Fe(OH)2+O2+2H2O=4Fe(OH)3

(2)、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2NaOH+SO2(少量)=Na2SO3+H2O

NaOH+SO2(足量)=NaHSO3

2NaOH+SiO2=Na2SiO3+H2O

2NaOH+Al2O3=2NaAlO2+H2O

2NaOH+Cl2=NaCl+NaClO+H2O

NaOH+HCl=NaCl+H2O

NaOH+H2S(足量)=NaHS+H2O

2NaOH+H2S(少量)=Na2S+2H2O

3NaOH+AlCl3=Al(OH)3↓+3NaCl

NaOH+Al(OH)3=NaAlO2+2H2O

NaOH+NH4Cl NaCl+NH3↑+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Al(OH)3+NH4Cl 不溶解

(3)、不稳定性

Mg(OH)2 MgO+H2O

2Al(OH)3 Al2O3+3H2O

2Fe(OH)3 Fe2O3+3H2O

Cu(OH)2 CuO+H2O

八、盐

(1)、氧化性

2FeCl3+Fe=3FeCl2 2FeCl3+Cu=2FeCl2+CuCl2

(用于雕刻铜线路版)

2FeCl3+Zn=2FeCl2+ZnCl2

Fe2(SO4)3+2Ag=FeSO4+Ag2SO4(较难反应)

Fe(NO3)3+Ag 不反应

2FeCl3+H2S=2FeCl2+2HCl+S↓

2FeCl3+2KI=2FeCl2+2KCl+I2

FeCl2+Mg=Fe+MgCl2

(2)、还原性

2FeCl2+Cl2=2FeCl3

3Na2S+8HNO3(稀)=6NaNO3+2NO+3S↓+4H2O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2Na2SO3+O2=2Na2SO4

(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

MgCl2+2NH3?H2O=Mg(OH)2↓+NH4Cl

AlCl3+3NH3?H2O=Al(OH)3↓+3NH4Cl

FeCl3+3NH3?H2O=Fe(OH)3↓+3NH4Cl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3PO4+HCl=Na2HPO4+NaCl

Na2HPO4+HCl=NaH2PO4+NaCl

NaH2PO4+HCl=H3PO4+NaCl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3CO2↑

3NaHCO3+FeCl3=Fe(OH)3↓+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5)、不稳定性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

2Cu(NO3)2 2CuO+4NO2↑+O2↑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NaHCO3 Na2CO3+H2O+CO2↑

Ca(HCO3)2 CaCO3+H2O+CO2↑

CaCO3 CaO+CO2↑ MgCO3 MgO+CO2↑

九、其他方程式

1、 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2H2O

2、Al4C3 + 12H2O = 4Al(OH)3↓ + 3CH4↑

(碳化物 氮化物的水解)

3、3K2MnO4 + 2CO2 = 2KMnO4 + MnO2↓+ 2K2CO3

4、AgNO3 + NaCl = AgCl↓ + NaNO3

2AgCl=2Ag + Cl2↑(见光或受热)

5、2Br2 + 3Na2CO3 + H2O = 2NaHCO3

+ 2NaBrO + 2NaBr + CO2↑

Br2 + NaHCO3 = NaBr + HBrO + CO2↑

6、2FeCl3 + SO2 + 2H2O = 2FeCl2 + H2SO4 + 2HCl

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7、Ca(H2PO4)2 + 2Ca(OH)2 = Ca3(PO4)2↓ + 4H2O

8、4KO2 + 2CO2 = 2K2CO3 + 3O2

9、SOCl2 + H2O = 2HCl + SO2↑

10、HIO + HCl = ICl + H2O

HIO + NaOH = NaIO + H2O

11、NH2Cl + H2O = NH3 + HClO

12、Cu2(OH)2CO3 + 4CH3COOH =

2(CH3COO)2Cu + CO2↑+ 3H2O

(CH3COO)2Cu + Fe = Cu + (CH3COO)2Fe

13、6NO + 4NH3 5N2 + 6H2O

14、3BrF3 + 5H2O = 9HF + HBrO3 + O2↑+ Br2

15、As2O3 + 6Zn + 12HCl = 2AsH3 ↑ + 6ZnCl2 + 3H2O

16、3As2S3 + 28HNO3 + 4H2O = 6H3AsO4 + 9H2SO4 + 28NO↑

17、Na2SO3 + SO2 + H2O = 2NaHSO3

2NaHSO3 Na2SO3 + SO2↑ + H2O

18、P2O5 + 2NaOH = 2NaPO3 + H2O

P2O5 + 6NaOH = 2Na3PO3 + 3H2O

19、3Na2S + As2S5 = 2Na3AsS4

Na2S + SnS2 = Na2SnS3

20、(CN)2 + 2H2S →

21、(SCN)2 + 2NaOH = NaSCN + NaSCNO + H2O

22、HCl + KOH = KCl + H2O

2HI + PbO = PbI2 + H2O

23、P4(固) + 5O2(气) = P4O10(固) + 4Q kJ

24、S(固) + O2(气) = SO2(气) + 296 kJ

25、2H2(气) + O2(气) = 2H2O(液) + 511.9 kJ

26、C2H6O(液) + 3O2(气) = 2CO2 + 3H2O(液) + 2Q

27、4Al(固) + 3O2(气) = 2Al2O3(固) + 3349.3 kJ

28、3Fe2+ + NO3― + 4H+ = 3Fe3+ + NO↑ + 2H2O

29、2S2― + SO32― +6H+ = 3S↓ + 3H2O

30、SiO32― + 2NH4+ = H2SiO3↓ + 2NH3

31、3H2O2 + 2CrO2― + 2OH― = 2CrO42― + 4H2O

32、Al3+ + 2SO42― + 2Ba2+ + 4OH― =

2BaSO4 ↓ + AlO2― + 2H2O

33、Fe2O3 + 6H+ +2I― = 2Fe2+ + I2 + 3H2O

34、Al3+ + 3HCO3― = Al(OH)3 ↓+ 3CO2↑

35、2H+ + [Ag(NH3)2]+ = Ag+ + 2NH4+

36、HS― + OH― = S2― + H2O

37、AsO43― + 2I― + 2H+ = AsO33― + I2 + H2O

38、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

39、2I― + Cl2 = 2Cl― + I2

I2 + SO2 + 2H2O = SO42― + 2I― + 4H+

SO42― + Ba2+ = BaSO4↓

40、2I― + 2ClO― + 4H+ = I2 + Cl2↑ + 2H2O

I2 + SO32― + H2O = SO42― + 2H+ + 2I―

41、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42、2MnO4― + 5H2O2 + 6H+ = 2Mn2+ + 8H2O + 5O2↑

43、3S2― + 16BrO3― + 24OH― =

15SO42― + 16Br― + 12H2O

44、3Ca2+ + 6H2PO4― + 12OH― =

Ca3(PO4)2 ↓ + 12H2O + 4PO43―

45、4H+ + NO3― + 3Fe2+ = 3Fe3+ + NO↑ + 2H2O

Fe3+ + SCN― = [Fe(SCN)]2+

46、2Na + 2H2O = 2Na+ + 2OH― + H2↑

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47、S2O32― + 2H+ = S↓ + SO2 + H2O

48、KAl(SO4)2 == K+ + Al3+ + 2SO42―

49、NaHSO4 = Na+ + HSO4―

50、NH4HS = NH4+ + HS―

51、对KCl溶液,阳极:2Cl - 2e = Cl2↑

阴极:2H + 2e = H2↑

对CuSO4溶液,阳极:4OH - 4e = 2H2O + O2↑

阴极:2Cu2+ + 4e = 2Cu

52、负极:2H2 – 4e = 4H+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53、负极:2Zn – 4e = 2Zn2+

正极:O2 + 2H2O + 4e = 4OH― 4OH― + 4H+ = H2O

54、负极:Zn – 2e = Zn2+

正极: Ag2O + H2O + 2e = 2Ag + 2OH―

2NaCl + 2H2O 2NaOH + H2↑+ Cl2↑

2NO + O2 = 2NO2

2H2O2 2H2O + O2↑

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CH4(g)+2O2(g) CO2(g)+2H2O(l)

(2)取代反应

2、乙烯的 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2CO2+2H2O

(2)加成反应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 CH3CH3

CH2=CH2+HCl 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 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C6H6+15O2 12CO2+6H2O

(2) 取代反应

① + Br2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2 + H2O

(3) 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2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 :CH3CH2OH+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乙醛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3CH2OH CH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 (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

7、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1) 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

(2)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油脂+H2O 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2O 各种氨基酸

1(苯与溴单质反应 见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

1. 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

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

3.**(1)淡**: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

(2)**: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

(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

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

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

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 、氟气(淡黄绿色)

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

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

高中化学之最

1、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2 、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 、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 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高考化学题目,关于有机物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体积分数的计算。

如何搞好高考有机化学二轮复习

麻城三中化学组 张秋玲

有机化学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反应多,物质多,实验多,现象多,针对教材存在的这些特点,在二轮复习时应从题海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课本中,梳理好各知识点的关系,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才能做对有机合成题和有机推断题。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做题,只能是盲目实践,浪费时间而已。所以复习时应注意以下五个专题。

专题一:有机物的结构和同分异构体

(一)、有机物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的正确书写:

1、分子式的写法:碳-氢-氧-氮(其它元素符号)顺序。

2、电子式的写法:掌握7种常见有机物和4种基团:

7种常见有机物:CH4、、C2H6、C2H4、、C2H2、CH3CH2OH、CH3CHO、CH3COOH。

4种常见基团: -CH3、-OH、-CHO、-COOH。

3、有机物结构式的写法:掌握8种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式:

即甲烷、乙烷、乙烯、乙炔、乙醇、乙醛、乙酸、乙酸乙酯。注意键的连接要准确,不要错位。

4、结构简式的写法:结构简式是结构式的简写,书写时要特别注意官能团的简写,烃基的合并。要通过练习要能识别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方式、基团和官能团。掌握8种常见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甲烷CH4、、乙烷C2H6、乙烯C2H4、、乙炔C2H2、乙醇CH3CH2OH、乙醛CH3CHO、乙酸CH3COOH、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二)、同分异构体:要与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等概念区别,注意这四个“同”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熟练地作出判断。

1、同分异构体的分类: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2、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先同类后异类,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

3、烃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找对称轴算氢原子种类,注意从对称轴看,物与像上的碳原子等同,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等同。 专题二:官能团的种类及其特征性质

(一)、烷烃:

(1)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2)主要性质:

①、光照条件下跟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②、在空气中燃烧。

③、隔绝空气时高温分解。

(二)、烯烃:

(1)通式:CnH2n,代表物CH2=CH2,官能团:碳碳双键

(2)主要化学性质:

①、跟卤素、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

②、在空气中燃烧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③、加聚反应。

(三)、炔烃:

(1)通式:CnH2n-2,代表物CH≡CH,官能团:碳碳三键

(2)主要化学性质:

①、跟卤素、氢气、卤化氢、水发生加成反应。

②、在空气中燃烧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③、加聚反应。

(四)、苯的同系物:

(1)通式CnH2n-6(n≥6)

(2)主要化学性质:

①、跟卤素单质、硝酸、硫酸发生取代反应。

②、跟氢气加成。

③、苯的同系物的侧链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苯不能。

(五)、卤代烃:

(1)通式:R-X,官能团-X。

(2)主要化学性质:

①、在强碱性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

②、在强酸性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但没有β碳原子和β碳原子上没能氢原子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六)、醇:

(1)通式:饱和一元酸CnH2n+2O,R-OH,官能团-OH,代表物:CH3CH2OH。

(2)主要化学性质:

①、跟活沷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②、在170℃时与浓硫酸发生消去反应。(但没能β原子和β碳原子上

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在140℃时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生成醚。

③、可以发生催化氧化(一级醇氧化成醛,二级醇氧化成酮,三级醇在该条件下不能被氧化)。

④、跟酸发生酯化反应。

⑤、能燃烧氧化。

(七)、酚:

(1)、官能团─OH

(2)、主要化学性质

①、跟Na、NaOH、Na2CO3发生反应,表现出弱酸性,但与碳酸钠反应不能生成二氧化碳。

②、跟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遇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

④、能被空气氧化生成粉红色固体。

⑤、在浓盐酸催化作用下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八)、醛:

(1)通式:饱和一元醛:CnH2nO,官能团:─CHO,代表物:CH3CHO。

(2)主要化学性质:

①、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在生成醇。

②、能被弱氧化剂(银氨溶液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溶液)氧化。 ③、能与酚发生缩聚反应。

(九)、羧酸:

(1)、通式:饱和一元羧酸:CnH2nO2,官能团-COOH,代表物:CH3COOH

(2)、主要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通性。

②、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十)、酯:

(1)、通式:饱和一元酯:CnH2nO2,官能团:─COO─,代表物:CH3COOCH2CH3

(2)、主要化学性质:

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

②、在碱性条件下水解。

(十一)、油脂、糖类、氨基酸、蛋白质。(老师们自己总结)。 专题三:有机反应

(一)、取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原子或原子所代替的反应。;

①、卤代反应:

烷烃在光照下与卤素(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苯在Fe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液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苯的同系物的侧链在光照下与卤素(气体)发生取代反应。

苯的同系物在Fe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态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

②、硝化反应:苯和苯的同系物在加热及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③、磺化反应:苯在加热时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

④、酯化反应:含有羟基(或与链状烃基相连)的醇、纤维素与含有羧基的有机羧酸、含有羟基的无机含氧酸在加热和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酯和水。

⑤、水解反应:

含有RCOO-R、-X、-COONH-等官能团的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水反应。

(二)、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不饱和碳原子跟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别的有机物的反应。

①、与氢气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酮羰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②、与卤素单质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与卤素单质的水溶液或有机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③、与卤化氢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④、与水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在加热以、加压以及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

(三)、消去反应:有机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中脱去一个小分子(水或卤化氢),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

①、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

②、醇在浓硫酸和加热至170℃时发生消去反应。

(说明:没有β原子和β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四)、氧化反应:(有机物加氧或脱氢的反应)。

①、有机物燃烧:除少数有机物外(CCl4),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燃烧。

②、催化氧化:醇(连羟基的碳原子上有氢)在催化剂作用可以发生脱氢氧化,醛基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发生得氧氧化。

③、与其他氧化剂反应:

苯酚可以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的同系物、醛基能够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能被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氧化。 醛基能够被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

(五)、还原反应:(有机物加氢或去氧的反应)。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基等官能团的有机物与氢气的加成。

(六)、加聚反应: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

(七)、缩聚反应: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之间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生成小分子(水或卤化氢)的反应。

①、苯酚与甲醛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水浴加热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②、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按酯化反应规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③、含羟基的羧酸按酯化反应规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④、二元羧酸与二元胺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⑤、含有氨基酸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八)、显色反应:

①、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

②、淀粉溶液与碘水反应显蓝色。

③、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苯环)与浓HNO3反应显**。

专题四:有机化学计算

(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确定有机物的式量的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M=22.4ρ。

②、根据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为D求:MA=MBD。 ③、求混合物的平均式量:M=m总╱n总。

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烃的式量。

2、确定化学式的方法:

①、根据式量和最简式确定有机物的式量。

②、根据式量,计算一个分子式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有机物的化学式。

③、当能够确定有机的类别时,可以根据有机物的通式,求算n值,确定化学式。

④、根据混合物的平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机物的化学式。

3、确定有机物化学式的一般途径。

相对分子质量 (通式法、商余法、最简式法) 化学式

(二)、有机物的燃烧规律:

1、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生成水及二氧化碳的量比较:

CxHy+(x+y╱4)O2——xCO2+y╱2 H2O

CxHyOz+(x+y╱4-z╱2 )O2——xCO2+y╱2 H2O

①、等物质的量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量由化学中总的氢原子数决定。若分子式不同的有机物生成的水的量相同,则氢原子数相同。即符合通式:CxHy(CO2)m(m取0、1、2…)

②、生成CO2的量由化学式中总的碳原子数决定,若分子式不同有机物生成的CO2的量相同,则碳原子数相同,即符合通式:CxHy(H2O)m。(m取0、1、2?)

③、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时消耗O2,生成CO2和H2O的量比较:

①、等质量的烃完全燃烧,H%越高,消耗O2的量越多,生成水的量越多,生成的CO2的量越少。

②、等质量的具有相同最简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耗氧气的量相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量也相同。

③、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相同,耗O2的量及生成CO2和H2O的量均相同。

3、烃燃烧前后气体的体积差推断烃的组成。当温度在100℃以上时,气态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x+y╱4)O2——xCO2+y╱2 H2O(g)

当△V>0,y>4,化学式中H原子数大于4的气态烃都符合。 △V=0,y=4,CH4、C2H4、C3H4。

△V<0,y<4,只有C2H2符合。

4、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判断有机物的可能结构。

根据CO2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体积比),可以知道C、H原子个数比,结合有无其他原子,可以写出有机物的通式。

5、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O2的物质的量(体积)与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体积)之比,推导有机物的可能通式。

V(O2):V(CO2)=1:1时,有机物的通式:Cm(H2O)n:;

V(O2):V(CO2)=2:1时,有机物的通式为:(CH4)m(H2O)n:;

V(O2):V(CO2)=1:2时,有机物的通式为:(CO)m(H2O)n: 专题五:有机合成与推断

(一)、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OH的方法:

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醛酮羰基加氢、碳碳双键加氢、葡萄糖的发酵。

2、引入-X的方法:

烷烃取代、碳碳双键叁键与HX、X2的加成、芳香烃的取代。

3、引入碳碳不饱和键的方法: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

4、引入-COOH的方法:

醛的氧化、酯的水解。

(二)、官能团消除:

成、氧化消去醛基。

(三)、把握有机推断六大“题眼”

1、有机物官能团性质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或“—CHO”。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⑥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

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

2、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 、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有机反应数据

①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1molH2,1mol—C≡C—完全加成时需2molH2,1mol—CHO加成时需1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3molH2。

②1mol—CHO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Ag或1molCu2O。

③2mol—OH或2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1molH2。 ④1mol—COOH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1molCO2。

⑤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42,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84。

⑥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1mol乙酸,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84时,则生成2mol乙酸。

4、物质结构

①具有4原子共线的可能含碳碳叁键。

②具有4原子共面的可能含醛基。

③具有6原子共面的可能含碳碳双键。

④具有12原子共面的应含有苯环。

5、物质通式

符合CnH2n+2为烷烃,符合CnH2n为烯烃,符合CnH2n-2为炔烃,符合CnH2n-6为苯的同系物,符合CnH2n+2O为醇或醚,符合CnH2nO为醛或酮,符合CnH2nO2为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

6、物质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为气态的烃,其碳原子数均小于或等于4,而烃的衍生物中只有CH3Cl、CH2=CHCl、HCHO在通常情况下是气态。

“学而不思则罔”,在复习过程中,只有不断总结,梳理好各上述知识点间的关系,巩固好基础知识,才能快速准确做好进几年来高考的热点题,即有机合成和推断题。

由乙烷、乙炔和丙烯燃烧的方程式可知,除去水蒸气,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C2H6+ 72O2=2CO2+3H2O△V?

1? 722 2.5

C2H2+ 52O2=2CO2+H2O?△V

1 522 1.5

C3H6+ 92O2=3CO2+3H2O?△V

1 92 3?2.5

则C2H6和C3H6反应后体积缩小的量是相同的,故可将两者看成是一种物质即可,

设C2H6和C3H6一共为xmL,C2H2为ymL,

则有 x+y=32

2.5x+1.5y=72,解得y=8mL,

混合烃中乙炔的体积分数为 8/32×100%=25%,

文章标签: # 反应 # H2O # 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