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论语里仁-论语高考必背原文

tamoadmin 2024-09-08 人已围观

简介1.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什么意思?3.《论语 里仁 》得失皆安4.《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如下: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

1.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2.“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什么意思?

3.《论语 里仁 》得失皆安

4.《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

高考论语里仁-论语高考必背原文

论语里仁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讲仁爱的人,才能够正确地喜爱某人、厌恶某人。”

4、子曰:“苟志於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立志追求仁德,就不会去做坏事。”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们,君子不享受。贫困和卑贱,是人们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它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怎么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6、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穿破衣、吃粗糙的饭食为耻,这种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真理了。”

?

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们所犯的错误,类型不一。所以观察一个人所犯错误的性质,就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才好。选择住处,不居住在有仁风的地方,怎能说是明智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长期安心于推行慈爱精神,聪明的人认识到仁对他有长远的利益而实行仁。”

出处:《论语·里仁篇》

扩展资料:

关于个人成长,孔子强调了外部环境的重要影响。在他看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外部的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他就居住的环境的选择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正所谓环境改变人,只有与德行高尚的人在一起,才能在耳濡目染之下培养出高尚的情操。

“孟母三迁”就是环境塑造人的一个典型故事。孟子很小时候就没了父亲,母亲也没有改嫁,家境比较贫寒。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母子住在一处墓地旁。后来,母亲看到孟子和邻居的小孩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

她觉得这样对孟子的成长不利,就带着孟子搬到了市集上,可是孟子又学商人卖东西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再次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一所学校的附近。孟子看到学校里的人守秩序、懂礼貌的样子,也跟着学了起来。孟母看到后非常高兴,就在那里定居了下来。孟子之所以能成大儒,可以说与他生长、学习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

《论语 里仁 》得失皆安

孔子的治国理念是实施仁政,做人的境界是仁爱。“里仁”这篇文章在《论语》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他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怎样做才能达到仁的境蜀。

“里仁”是什么呢?“里”一般指乡里、村里,人们集中居住的村庄。把里看成名词,“里仁”就是仁爱的地方,把里看成动词,“里仁”就是居处在仁爱的境界。

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讲环境对人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穷山恶水出刁民,选择仁爱的地方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所谓蓬生麻中,不扶也直。孔子是圣人,不可能要求人们买房子去买好人成堆的地方,他从来没有要求弟子搬到仁爱的地方居住,他经常表扬的弟子颜回,处在陋巷,不改其乐。孔子更多强调的是自身的修养,不管处在富乡还是陋巷,都要达到仁的境界。

“仁”是什么?文字上解释,仁是两个人,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他。有你、我、他,就有社会。一个人没有问题,有两个人就发生了怎样相处、怎样相爱、怎样互助的问题,就是仁。

孔子说,学问达到仁的境界就是美,选择不以仁的标准自处,怎能获得智慧?孔子还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能长处在简朴的环境中。也不能长处于快乐的环境中。没有真正修养的人,贫穷了会失意忘形,自卑自艾,自抱自弃。富贵了也会得意忘形,看不起人。比如有首打油诗“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吾乡,吾乡文章数舍弟,吾为吾弟改文章。仁德修养高,且有智慧的人,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就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泰。

世上真正能够在贫富之际,得失之间安之若泰的人很少。历史上范仲淹的儒学修养很高,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可是为了推行庆历新政,他也不得不迎合潮流搞祥瑞讨皇帝欢喜。可见要达到孔子提出的仁的境界很难。

孔子说真正有“仁”的修养的人,真能喜爱别人,也真能够讨厌别人。一个人真有了仁的修养,就不会特别讨厌别人了,好比一个大宗教的教主,对好人固然要去爱他,对坏人也要设法改变他、感化他,最好也使他进天堂,这样才算对。

孔子说,富与贵,每个人都喜欢,都希望有富贵功名,但如果不是正规得来则不要。贫与贱,是讨厌的,以正规的方法上进,慢慢脱离贫贱,而不应该走歪路。君子如果离开了仁,怎么成名?所以君子即使只有一顿饭那样短的时间也不能违背仁的境界,得意的时候,要倚仗仁而成功,失败了,也要依靠仁而安稳。

孔子说,我没有看过一个真正喜欢仁的人,会讨厌不仁的人。一个爱好仁的人,他的修养几乎无人可以比拟,如果他讨厌不仁的人,还能称得上是仁人吗?一个仁者,看到一个不仁者,应该是同情他、怜悯他,想办法怎样把他改变过来,这是忠恕之道,是真正仁者的用心。能在一天当中,用心处世完全合于仁道吗?只要立志,没有说因力量小而达不到仁的境界,也许有力量不足而达不到的,但我从来没有看到这种情形。

以上是孔子讲仁的作用,如果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都能处之泰然,还可以宽广胸怀,仁爱他人,推己及人。不要怕自己的能力小,只要先立己,再立人,就能成为仁者君子。

《论语·里仁》篇:“里仁为美”

里仁篇第一章

《说文解字》中解释,“里,居也”。用现代汉语来说,“里”就是宅院、住宅的意思。那么,“里仁为美”就是讲你所居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

关于这个“仁”,有人把它解释为“仁者”,也有人把它解释为“仁厚的道德风尚”。我想,咱们可以把它统一成“居住环境”,一个地方的“仁者”很多,自然这个地方的民风也差不到哪儿去,因为淳朴仁厚的道德风尚,是依靠一个一个的“仁者”支撑起来的。

孔子实际上是想告诉我们,要重视自己所处的环境。当然,这个“环境”不是指自然环境或是物质环境,而是强调 人文环境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别人的环境,我们要学会去做个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接近好的环境。有仁厚品格的人,多接近接近,向优秀的人学习;自己的常驻地,要选择淳朴仁厚、道德风气好的地方。为什么呢?若不注意为自己选择好的环境(人文环境),又能从哪里获得智慧呢?

孔子是深通人性的,他强调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他教学生习“仁”,先强调选择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网络上常有新闻报道,说一宿舍6人全部考上研究生的不少,这不得不说是好的学习氛围起了很大作用。

所以,我们要想提升自己的能力、修养等,不能不注重先整理好自己周围的“环境”!

文章标签: # 孔子 # 环境 #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