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高考天津卷历史答案分析,高考天津卷历史答案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2.找材料型选择题~~急。。帮3.2022天津高考历史和地理哪个难4.2019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一、2022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政治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
1.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2.找材料型选择题~~急。。帮
3.2022天津高考历史和地理哪个难
4.2019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一、2022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试题难不难
2022年天津高考政治试卷难度或加大,2022高考难度趋势曝光政治篇中国考试公布的2022年的高考命题导向给考生们的备考指明了方向。总体的目标,一是关注科技发展与进步,二是关注社会与经济发展,三是关注优秀传统文化。题型特点,一是举例问题灵活开放,考察考生想象能力,有多组正确答案,有多种解题方案可供选择,二是结构不良问题适度开放,考查考生对政治本质的理解,引导中学政治在政治概念与政治方法的教学中重视培养政治核心素养,三是存在问题有序开放,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题能力,再体现开放性的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思维的准确性与有序性。
二、天津高考政治答题注意事项和指南
对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有信心的同学们,可以将每一本书的框架列出来,把每一单元,每一课有什么知识点,都写在框架中。在写到每个知识点时,都在脑子里进行一次简单的回顾。如果掌握的不好,可以重点标记下来。在完成框架之后,同学们就能看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欠缺,进行集中复习。这样做既节省时间,又可以得到一份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使同学们对整本书的知识体系有更全面的了解。
在完成基础部分的巩固后,同学们可以进行题型总结。有的同学知识背的很熟练,却在主观题上频频失分,总结题型可以帮助我们的主观题快速提分。政治高考主观题的题型大致可以分为“体现类”“反映类”“原因类”、“措施类”、“意义类”、“影响类”、“认识类”、“启示类”、“选择类”、“辨析类”、“举例类”这几种。根据不用的题型,总结不同的话术和表达方式,是我们提分的关键。另外同学们可以在主体上进行多维度考虑,从国家、企业、个人等各主体方面作答,避免出现遗漏。
2008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
2023年天津市高考使用的是“自主命题卷”又叫作“天津卷”。
天津作为第二批高考综合该和的试点省市之一,在2020年迎来新高考及等级考,等级考物理等6个学科分科单独组织考试,考试时间长均为60分钟。
同时在原始分满分值上,物理生物两个科目分别由理综时的120分,80分调整为100分和100分,数学部分文理科,等级考考试时长和部分科目原始分满分值的变化,都有必要制定新的试卷结构。
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I卷、工卷、亚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工、工、亚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目前天津市的全部科目日已经全部过渡到新课标内容。总体上来说全国卷的要求要略高于天津卷,在全国卷考试大纲的总体要求内天津卷略加删减,调整不大。其中以化学卷差别最大,物理卷对热学不作要求。其他区别不大。
2023全国各地高考卷分类:
1、全国乙卷适用于:山西、河南、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等省份。全国甲卷适用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省份。
2、新高考一卷适用于: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浙江等省份,注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而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新高考二卷适用于:辽宁、重庆、海南等省份,注: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3、自主命题卷适用于: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等。
找材料型选择题~~急。。帮
1. 谁有08年天津卷的语文古文翻译
08天津卷语文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D 2.A 3.C 4.A
二、(18分,每小题3分)
5.C 6.D 7.C 8.B 9.D 10.C
三、(12分,每小题3分)
11.B 12.A 13.B 14.C
四、(18分)
15.(8分)
⑴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的面有黑**。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⑵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这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⑶这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6.(5分)
⑴"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⑵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17.(5分)
⑴①多于在庚之粟粒子 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蜀道难 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⑵①谗陷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 ②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五、(18分)
18.(4分) 绕楼穿窗而过的飞天 迈着舞步的马 美丽的菩萨 童子媳戏图
一笔一画抄出的经书 顶天立地的佛像
19.(4分)用实物来记录历史,再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20.(6分)采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将静态画面赋予动态美,表现了对生命的张扬和自由的渴望。
21.(4分) B D
六、(12分)
22.(3分) " " 、-- 《 》" " 。
23.(4分)⑴功亏一篑 ⑵越俎代庖 ⑶蔚然成风 ⑷淋漓尽致
24.(5)表意完整 修辞手法 某种感悟 文采
七、(60分)
25.(60分)略
2. 2008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答案与解析.cn/zthb085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12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本卷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一、(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闷(mēn)热 镌(juān)刻 通缉(jí) 咸与(yù)维新 宁缺毋(wú)滥B.生肖(xiāo) 克(kē)扣 梵(fàn)文 混(hún)水摸鱼 方枘(ruì)圆凿C.嘈(cāo)杂 绷(běng)脸 订(dìng)正 歃(shà)血为盟 徇(xún)私舞弊D.卓(zhuó)越 坍圮(pǐ) 拮据(jū) 自作(zuò)自受 桀(jié)骜不驯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文身 诡谲 流金铄石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B.桥礅 碑帖 原物璧还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C.简练 宽宥 犯而不较 万壑争流,千崖竞秀?D.更迭 歆享 濯污扬清 明枪易躲,暗剑难防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 ”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②我们演讲时往往先说一番幽默风趣的“闲话”,以激发听众兴趣,为与听众的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 。③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 的事。
A.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气氛 两全其美?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气氛 一举两得?C.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氛围 一举两得?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氛围 两全其美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公民美德是社会公民个体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共伦理品质或实际显示出的具有公共示范性意义的社会美德。B.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C.一些房产中介表示了同样的担心,他们认为购房者一定要考虑房屋的地理位置和房源条件,不可盲目跟风。D.为庆祝戛纳**节60华诞,**节组委会特别邀请了曾经摘取过戛纳金棕榈奖的35位导演,每人拍摄一部3分钟的纪念短片。
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它既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又是人类创造绿色财富的经济。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绿色经济包括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绿色消费。绿色经济以高科技为手段,一方面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作用使高科技的绿色产品极大地占有市场,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导部分,使广大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绿色产品,实现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范围内,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使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即按照人类生活或生存的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绿色经济不仅包含生态文明和循环经济的内容,同时还追求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绿色、健康的基础上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绿色经济以人为本,其主旨是服务于人的需要和发民,它兼顾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的利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己主义。
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永久可利用性,而绿色经济终强调经济发展的生诚化,追求的不是简单重视自然资源的价值,而是从动态上强调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永久可利用。?作为一种超越“唯生态主义”的经济,绿色经济不会单纯地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眼光来看待经济的持续发展,更不会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来换取生态环境,而是希望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更好地实现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
?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同,二者虽然在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方面有着共同之处,但绿色经济是以科技手段来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等内容,在动态中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虽然循环经济也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循环经济最主要是通过资源和环境的关注和改善来实现的,它并不具有绿色分配的内容——保证最低收入的人能够购买和消费绿色产品,而绿色经济理论则在强调社会公平方面比循环经济的内容要丰富得多。
5.下列对“绿色经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开发自然资源。?B.绿色经济围绕以最小资源耗费换取最大经济效益这一中心,使人与自然和谐。
C.绿色经济把技术进步规范在一定的轨道上,这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不矛盾。D.绿色经济的突出待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6.下列表述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A.“唯生态主义”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牺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改善。B.绿色经济。
3. 急求08年天津高考语文全部背诵篇目,谢谢劝学》、《过秦论》、《邹忌讽秦王纳谏》、《归去来兮辞》、《阿房宫赋》、《六国论》、《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游褒禅山记》、《诗说》
30首诗词:《氓》、《短歌行》、《迢迢牵牛星》、《归园田居》、《孔雀东南飞》、《山居秋暝》、《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蜀道难》、《旅夜书怀》、《登高》、《兵车行》、《秋词》、《石头城》、《琵琶行》、《李凭箜篌引》、《过华清宫绝句》、《鹊桥仙》、《锦瑟》、《雨霖铃》、《桂枝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剪梅》、《声声慢》、《书愤》《永遇乐,今口北……》、《扬州慢》、《窦娥冤~滚绣球》、《长亭送别~端正好》、《定风波》
4. 求09天津语文高考中古文翻译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牙为宰。鲍叔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惠于其臣,使臣不冻饥,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宽惠爱民,臣不如也;治国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结于诸侯,臣不如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胃执枹,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将欲治其子,不可弃其父母。”公曰:“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鲍叔曰:“彼为其君动也,君若宥而反之,其为君亦犹是也。”公曰:“然则为之奈何?”鲍叔曰:“君使人请之鲁。”公曰:“施伯,鲁之谋臣也。彼知吾将用之,必不吾予也。”鲍叔曰:“君诏使者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愿请之以戮群臣。’鲁君必诺。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将致鲁之政。夷吾受之,则鲁能弱齐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将反于齐。必杀之。”公曰:“然则夷吾受乎?”鲍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无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犹如是乎?”对曰:“非为君也,为先君与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庙,则亟请之,不然,无及也。”公乃使鲍叔行成,曰:“公子纠,亲也。请君讨之。”鲁人为杀公子纠。又曰:“管仲,仇也。请受而甘心焉。”鲁君许诺。施伯谓鲁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将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在楚则楚得意于天下,在晋则晋得意于天下,在狄则狄得意于天下。今齐求而得之,则必长为鲁国忧,君何不杀而受之其尸。”鲁君曰:“诺。”将杀管仲。鲍叔进曰:“杀之齐,是戮齐也。杀之鲁,是戮鲁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国,为群臣僇;若不生得,是君与寡君贼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谓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鲁君乃不杀,遂生束缚而柙以予齐。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回到齐国以后,任命鲍叔牙当宰相。鲍叔辞谢说:“我是您的庸臣。国君要加惠于我,使我不至于挨饿受冻,就算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则非我之所能,那只有管夷吾才可以当此重任。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可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父母。”桓公说:“管夷吾亲自射我,射中了带钩,几乎使我丧命,现在竟要起用他,可以吗?”鲍叔说:“他也是为了自己的君主这样做的。您只要赦罪而让他回国,他将同样为您效力。”桓公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鲍叔说:“您可派人到鲁国去要回他。”桓公说:“施伯是鲁国的谋臣。他知道我将起用管仲,一定不肯放回给我。”鲍叔说:“您教使者这样说:‘我君有一个不忠之臣在贵国,需要引渡回来在群臣面前处死。’鲁国的国君必然应允。不过,施伯知道夷吾的才干,一定设法让他在鲁国执政。夷吾如果接受,鲁国就能削弱齐国。夷吾不接受,他估计管仲将要回齐,一定要杀死他。”桓公说:“那么你估计管夷吾会接受么?”鲍叔说:“不会,夷吾事君,是没有二心的。”桓公说:“他对我也能这样么?”回答说:“不是为了您,而是为了先君和国家的原故。您若想安定国家,就赶快去要回他,否则,就来不及了。” 桓公派遣鲍叔去鲁国议和,对鲁国说:“公子纠,是亲人,请您们替我国杀掉。”鲁国便替齐国杀了公子纠。又说:“管仲是我们的仇人,请交我国自己处理才甘心。”鲁君答应了。施伯对鲁侯说:“不要交回。齐国不是要杀他,而是要用他为政。管仲是天下的贤人,是大材。楚国用他则楚国得志于天下,晋国用他则晋国得志于天下,狄国用他则狄国得志于天下。现在齐国要是得到他。将来必为鲁国之患,您何不把他杀掉而还之以尸体呢。”鲁君说;“好。”将要杀管仲,鲍叔进言说:“在齐国杀,是杀齐国的犯人;在鲁国杀,是杀鲁国的犯人。我们国君要得到活的,把他处死在齐国,是为教育群臣而行杀;若是得不到活的,就等于您和我们国君的叛贼站在二起了,这不是我们国君所要求的。使臣我不敢从命。”于是鲁君不杀管仲,把管仲活着捆起来押送回齐。
5. 急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
为人深厚,不伐善。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
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
及居相位,尚宽大,好礼让。掾史有罪臧,不称职,辄予长休告{1},终无所案验。
客或谓吉曰:“君侯为汉相,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吉曰:“夫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吾窃陋焉。”
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公府不案吏,自吉始。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
吉驭吏嗜酒,尝从吉出,醉呕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但忍之,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
遂不去也。此驭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
驭吏因至公车刺取{2},知虏入云中、代郡,遽归府见吉白状。未已,诏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吉具对。
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吉乃叹曰:“士无不可容,能各有所长。
向使丞相不先闻驭吏言,何见劳勉之有?”掾史由是益贤吉。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史独怪之。
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
是以问之。”掾史乃服,以吉知大体。
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注]{1}长休告:放长假,使……离职。{2}刺取:刺探。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奸吏成其私,然无所惩艾秦有余力而制其弊以三公之府有案吏之名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因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召丞相、御史,问以虏所入郡吏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丙吉“为人宽厚”和“于事善分主次”的一组是后人代吉,因以为故事。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
公府不案吏,自吉始。掾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
于官属掾史,务掩过扬善。岁竟奏行赏罚而已。
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丙吉以狱吏出身,修习《诗》《礼》,通晓大义,最终官至丞相。他处理政务以宽松礼让为怀,三公之府不直接处分属吏,从丙吉开始而形成惯例。
B.丙吉的车夫因酒醉而在车上呕吐,西曹主吏报告丙吉并主张赶走车夫,丙吉认为因醉酒将他赶走,会使他无处容身,于是劝西曹主吏予以容忍。C.车夫被丙吉的宽容所感动,他主动要求去探听敌虏入寇云中、代郡的消息,并详尽报告丙吉,所以在皇帝召问时,丙吉能从容应对,受到褒奖。
D.丙吉观察问题十分细致,长于以小见大。他见到牛近行即喘息吐舌,进而联想到气候可能出现异常,将产生不利影响,他的下属对此十分佩服。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御史大夫猝遽不能详知,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力也。
(2)方春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参考答案:8.B 9.D 10.C11.(10分)(1) 御史大夫仓促间不能知道详情,因而受到责备;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劳。
(2)正当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害怕牛行走不远却因暑热而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担心会有所伤害。[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唐临,京兆长安人,周内史瑾孙也。
其先自北海徒关中,伯父令则,开皇末为左底子坐谄事太子勇诛死。临少与兄皎俱有令名。
……出为万泉丞。县有轻囚十数人,会春暮时雨。
临白令请出之,令不许。临曰:“明公若有所疑,临请自当其罪。”
令囚请假,临召囚恩令归家耕地,与之约,令归系所。囚等皆感恩贷,至时毕墓诣,临因是知名。
再迁侍御史,奉使岭外,按交州刺使李道彦等中叩冤系三千余人。累转黄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
俭薄寡欲,不治第宅,服用简素,宽于待物。尝欲吊丧,令家憧自归取白衫,家憧误将趁农,惧未敢进。
临察知之,使招谓曰:“今日气遂,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之也。”又尝令人煮药失制,潜知其故,喂曰:“阴晴不宜服药,宜即弄之。”
竟不扬言其过,其宽恕如此。高宗即位,检校史部侍郎。
其年,进大理卿。高宗尝问临在狱系四之数,临对诏称旨,帝喜曰:“朕甘在东宫,卿已事朕,朕成大位,卿又居近职以畸骨相委,故受卿此任。
然为国之亡,在于刑法,法急则人残,法宽则失罪,寿令折中,称朕意焉。”高宗又尝死囚,前卿所断者号叫称冤,临所入者独无言。
帝怪问状,囚曰:“罪时自犯,唐卿所断,既非冤滥,所以艳意耳。”帝叹息良久曰:“为狱者不当如此耶!”永徽元年,为御史大夫。
明年,……寻迁刑部尚书,加金紫光禄大夫,复历兵部、度支、隶部三尚书。显庆四年,坐事贬为湖州刺史,卒官,年六十。
(节选自《旧唐书?唐临传》)11、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坐谄事太子勇诛死 坐。
6. 2007年天津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参考译文
传闻不可以不考察,由于多次流传白的成了黑的,黑的成了白的。所以狗似玃,玃似猕猴,猕猴似人,人和狗的差别就很大了。这是愚人犯大错误的原因。
听到了如果能仔细考察,就有好处;听到了如果不仔细考察,不如不听。齐桓公从鲍叔牙那里了解了管仲,楚庄王从沈尹筮那里了解了孙叔敖,并仔细考察了他们,因此国家在诸侯中称霸。吴王从太宰嚭那里了解越王勾践,智伯从张武那里了解赵襄子,没有考察(就相信了),因此国家灭亡自己也送了命。
凡是听到传闻,必须仔细选择,对于人都必须按照情理来检验。鲁哀公向孔子询问说:“乐正夔只有一只脚,真的吗?”孔子说:“从前舜想把音乐传授给天下老百姓并教化他们,就让重黎从民间举荐了夔而且任用了他,舜把他任命为乐正。夔于是确定了六律,使五声谐和,用来调和阴阳之气,因而天下归顺。重黎还想多找些象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间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使音乐和谐,而和谐是音乐的根本。夔能让音律调和,从而使天下安定,象夔这样的人一个就够了。’所以说‘一个夔就足够了’,不是‘夔只有一只足’。”宋国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因而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去传播这件事说:“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都城的人人谈论这件事,以至传播这件事到了宋君那里。宋君派人向姓丁的询问这件事,姓丁的答道,“(额外)得到一个人使用,并非从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象这样获取见闻,不如没有见闻。子夏到晋国去,经过卫国,有个读史书的人说:“晋军三豕过黄河。”子夏说:“不对,是己亥日过黄河。古文‘己’字与‘三’字形相近,‘豕’字和‘亥’字形相似。”到了晋国探问这件事,果然是说,晋国军队在己亥那天渡过黄河。
言辞有很多似乎错误却是正确的,有很多似乎正确却是错误的。是非的界限,不可不分辩清楚,这是圣人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既然这样,那么靠什么方法做到慎重呢?遵循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考察听到的传闻,就可以了解真实的情况了。
7. 求98年到08年的天津卷高考语文试题.cn/zthb· 2008高考语文四川延考区2008年8月24日 · 2008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宁夏海南卷全国卷3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2008年6月9日 · 2008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2008年6月8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8高考语文全国I卷详解2008年6月7日 · 2007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详解 ·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详解 ·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 2003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2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1高考语文题详解 · 2000高考语文题逐题详解 · 1999年高考语文题 · 1998年高考语文题。
8. 2009天津语文高考考纲要求必背的古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现代诗有1、李白《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行路难》《望天门山》《送孟浩然之广陵》《渡荆门送别》《秋浦歌》2、杜甫《旅夜书怀》《兵车行》《蜀相》《登岳阳楼》《客至》《登高》《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春夜喜雨》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4、白居易《琵琶行》《钱塘湖春行》《忆江南》《长恨歌》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6、杜牧《泊秦淮》《阿房宫赋》《秋夕》《江南春》《过华清宫》《山行》《清明》7、王勃《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青玉案》《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9、韩愈《师说》10、李煜《虞美人》《浪淘沙》11、李商隐《锦瑟》《无题》《夜雨寄北》12、李清照《声声慢》《一剪梅》《武陵春》《如梦令》13、秦观《鹊桥仙》《踏莎行》14、柳永《雨霖铃》15、陆游《书愤》《游山西村》《示儿》16、王实甫《西厢记》“晓来谁染霜林醉”17、曹雪芹《红楼梦》宝黛相会18、孔子《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十则》19、庄子《逍遥游》20、荀子《劝学》21、司马迁《屈原列传》《报任安书》。
2022天津高考历史和地理哪个难
一、史实再现型
1.题型特点:这种类型的选择题通过引入历史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要求考生判断出材料所反映的基本史实。它是材料型选择题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16题)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解题指导:选B。A项不符合题中“实行联盟”的要求。B项符合帝国主义在辛亥革命后对中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时代特点,符合题意。c项和
D项与题中“实行联盟”的要求不符。
例2(2008年高考文综重庆卷第17题)李白诗句“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中的“谢公屐”最早出现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解题指导:选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流行穿屐和芒屐,这适合雨水较多的南方。“谢公屐”中的“谢公”是指谢灵运,他是东晋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
例3(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20题)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
解题指导:选B。题中关键词是“阶级对立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宣言》,已经揭示了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故只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才符合题目中的工业革命进行当中的时代要求。
二、信息提炼型
1.题型特点: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在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提炼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得出某一重要的结论。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19题)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z,Ag被奇迹般地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D.各国间交往密切
解题指导:选A。材料中的前一种假设(1750年的英国)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再晚两个世纪”即两次工业革命完成后的英国,身处工场手工业阶段的人面对这里工业社会新时代的特点,感觉自然会陌生。故其依据是A。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18题)马基雅维利提出:“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就是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因为在那些人民已经彻底堕落、法律毫无约束力的地方,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通过这种权力,以一双高贵的手,以充分的专断的力量,才有可能控制那些权势之人过分的野心和腐败。”这表明,马基雅维利认为(
)
A.君主制是摆脱无序状态的必然选择
B.君主制是有序状态下的最理想政权
c.君主的统治神圣而高贵
D.君主的统治必须合乎道德
解题指导:选A。材料中的“确立某种秩序的唯一途径”、“建立一个君主制的政府”、“必须确立某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才有可能控制”等叙述,均符合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中建立君主制度的必然性的主张。
三、因果判断型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是根据材料将历史事件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因素(原因、条件、结果等)列出,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指向要求(根本的、直接的、主要的、次要的、主观的、客观的等)找出与上述因素相对应的背景、原因、目的、结果。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15题)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解题指导:选C。题目提供的时间是1920年,而梁启超先生从主张“科学万能说”到否定这一学说,主要原因是1914~1918年的一战使科技成为制造人类灾难的战争的工具。其他选项与题意均不符合。
例2(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0题)t946年.美国前总统胡佛宣称:“目前,只有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美国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解题指导:选D。1946年正值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欧洲由于接受美国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被迫唯美国马首是瞻。20世纪70年代,西欧正在崛起,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美国对西欧国家的政策,取决于自身实力的变化。
四、比较型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是通过材料的形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诸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置于一处进行类比、对比,由考生从备选项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形成的原因。这种题型目前在高考选择题中比较少见。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5题)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程颢
C.朱熹D.王阳明
解题指导:选D。王阳明(王守仁)建立_『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故与慧能的观点相似。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I第22题)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月,图2摄于1989牟11月之后。它们分别反映的是(
)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题指导:选B。题中反映的是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和1989年11月拆毁此墙的情景。本题通过“柏林墙”的兴衰,反映了从美苏两极对峙到两德实现统一的历史真实。
五、程度型(最佳型)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是依据所选材料,在设计的备选项中,有的部分符合、有的基本符合、有的全部符合题干要求的标准,这些备选项的内容与题干要求的标准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考生必须通过分析和比较,才能从中选择出完全符合题干要求标准的那个“最佳”选项。
2.高考典例:
例l(2008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20题)修筑大京九铁路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世纪梦”。上世纪90年代,这个“梦”仅用3年时间就变成现实。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已能提供充裕的资金
B.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
C.国家已具备自主设计施工的能力
D.国家加快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解题指导:选B。A项是前提;B项是根本原因,即主要原因;C项是客观原因;D项是主观原因。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Ⅱ第20题)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解题指导:选D。题中的材料数据反映了英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日益下降,A项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B项是直接原因,C项与题意无关,D项是根本原因。
六、揭示本质型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是通过用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实质)。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天津卷第18题)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解题指导:选C。题中B项只是表象的体现,A‘、 D项均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体现了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本质特征。
例2(2008年高考广东历史卷第23题)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解题指导:选B。从题目提供的时间来看,能够体现1960年即20世纪60年代历史本质特征的选项只有B项。A项不正确,直到现在多极格局也未最终形成。c项前半部分发生在1967年,后半部分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后。D项发生在二战后。
七、分析评价型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主要是通过材料的形式,要求考生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材料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5题)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解题指导:选C。题目的关键点是“华民”,其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品,且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故c项与题意相符。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宁夏卷第25题)《旧唐书·良吏传》记载了一名叫王方翼的官员,“(高宗)永徽中累授安定令,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当时此类的记载尚有许多。这说明(.
)
A.官府与大姓的关系是地方治理的关键
B.朝廷一直压制门阀士族
C.朝廷对地方缺乏影响力
D.士族大姓势力膨胀导致割据
解题指导:选A。题中关键词是“良吏”、“诛大姓皇甫氏,盗贼止息,号为善政”。B项和C项均与题意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盗贼”在史籍中一般是指农民起义。
八、图表型 -
1.题型特点:这种题型主要是通过或表格的形式来呈现历史发展进程,并要求考生根据或表格,揭示、判断、归纳、概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名称、产生原因、目的、性质、特点、经过、结果和影响等内容。
2.高考典例:
例1(2008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9题)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解题指导:选A。的出版时间是1953年4月,因此,这一时期正处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初期。此时的“社”是农业生产合作社。B项出现于1953年,是工业方面的生产组织。c项出现于1958年。D项发生在1980年以后。
,
例2(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第11题)民主革命时期的标语宣传了党的政策,播撒了革命火种。下图的宣传标语应出现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解题指导:选B。中有“实行土地改革”、“镇压反动势力”、“拥护工人利益”、“工农苏维埃政权”等字眼,显然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的标语。
2019年天津市高考化学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都难。2022年天津市高考地理试卷整体情况概括来说就是自然地理有难度,人文地理较简单。2022天津高考历史还是比较难的,虽然考的内容非常基础,但是题目创新性非常高,这给很多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019年高考天津卷考试说明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
链接: 提取码: aitw ? 2019年高考天津卷考试说明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语文.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英语.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物理.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思想政治.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数学(文史类).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数学(理工类).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生物.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历史.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化学.pdf 2019年高考天津卷说明-地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