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集,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2.2012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考试指南报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三)的答案4.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模拟试题一?5.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6.黄冈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部分试题及答案7.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08-06-03 12:20:34) 标签:教育

1.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2.2012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3.考试指南报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三)的答案

4.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模拟试题一?

5.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

6.黄冈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部分试题及答案

7.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集,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2008-06-03 12:20:34)

标签:教育 分类: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

1.A(A依次读zǎi/zài、zhuàn/chuán、dǎo/dào;B依次读kǎ/qiǎ、dài、fǒu/pǐ;C依次读mó/mú、háng/xíng、jǐ;D依次读qiào、hé/hè、jué/jiáo。)

2.D(A“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社会公平”并不是电信行业的“目的”,而是“商业准则”,这里用“南辕北辙”不恰当,应改用“背道而驰”。B“临危授命”指在危难之时勇于献出生命。该句望文生义,将其理解成“在危难之时下达命令”。C“谈笑自若”多指在紧张或危急的情况下,仍跟平常一样,有说有笑。该句的语境是“赛场下”,并不是紧张或危急的情况,应改用“谈笑风生”。)

3.C(A 结构混乱,应将“南水北调工程”置于“由于”之后。B不合逻辑,“与红色文化有关的商标”包括“‘同志哥’‘红伢子’‘黄洋界’‘五指峰’”,二者是包含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应将“以及”改为“等”,或在“以及”之后补上“其它”。D成分残缺,应在“身高、体重和性别等”后面补上“获得”的宾语“信息”。)

4.B(要注意前后语意及写景顺序。)

5.C.(遗,读wèi,赠送。)

6.B.(A①表转折;②表修饰。B都是“所字结构”。C①凭借;②拿。D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7.C(行贿行为是用金钱物质等去收买人,此项没有送钱物行为,不属于表现行贿行为。) 8.C(放外出,是遭到了受贿犯罪的威胁。)

9.(1)卒取视/则皆黄白器也/乃悟张府所盗之物/又以赂卒/贼竟逃命/虽以赵尹之明特/而莫测其奸/可谓黠矣/卒乃以疾辞役/享从容之乐终身/没后/子不能守/悉荡焉/始与人言(3分,划对四处得1分)(2)①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3分,翻译对关键词“冲”“侮”各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②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3分,翻译对 “几”“宜乎”各得1分,语句通顺得1分。)

10.说明广东卷还没出过古典诗歌比较鉴赏的题目,本次模拟试题是作一点尝试,因为分值有限,这里选的诗歌的阅读难度有所降低。(1)前一首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1分)后一首主要用了反问修辞手法。(1分)(2)前一首通过“诗界千年”同“一放翁”的艺术对比,突出陆游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中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主旨。(2分)后一首主旨是为陆游鸣不平,融进自己失意的思想感情,体现出对陆游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和出色的军事才能无从施展,愁闷之余以诗歌抒发襟抱的深切理解(2分)。

11.(1)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2)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3)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1分,该句有一个错别字,该句不给分。4题都选答的以前3题计分)

12.C.(不是诋毁《三国演义》,而是歪曲历史。)

13.C E(C某些作家学者编造“历史”故事,目的是迎合受众的猎奇需求,来钓名谋利。E不是“所有文化人”,而是“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

14.研究、评价历史,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用史实说话,绝不能凭空捏造杜撰;(2分)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可以虚构的,不必严格考证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史实。(2分)(意思对即可)

15.将历史化的危害是败坏学术风气,误导大众文化消费,颠覆传统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2分)面对“历史热”,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化的行为,用艺术的创造再现历史,为人们提供前行的借鉴,为传统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片新天地。(3分)(意思接近即可)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1)运用复沓的手法,突出“怀想朴素”的题旨,奠定纯朴优美的基调,亦使文章充满诗意。(2分)(2)营造纯朴温馨的氛围,引起下文对往昔朴素生活场景的回忆。(2分)

17.作者感受到浮躁奢华已充斥世俗,朴素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显得珍贵,甚至变成一种稀有的商品并突然时尚起来。在作者看来,只有到遥远的乡下才能够找到纯正的“朴素”,抒发怀念朴素的乡间生活的思想感情,所以才会有了这样的想法。(5分)

18.这样的说法并不矛盾。(1分,只要有明确的表态都给1分)“远”与“近”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多么近”是说朴素的日子并没有过去多久;(1分,分析清楚“多么近”的含意给1分)“多么遥远”是说朴素早已被世人淡忘或摒弃。(分析清楚“多么遥远”的含意给1分)作者这样一种看似矛盾的说法,把我们现代人容易健忘,把朴素的生活抛得远远的,而去追求那种浮躁的生活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怀想之情。(3分,把这句话的内在含意分析清楚给3分,分析得不理想,酌情扣1—2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9.(4分)北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北大的学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这使怀有深沉爱国思想的季羡林如鱼得水,找到安身立命之地,因而对北大有着不一般的情思。(“历史”“抱负”各2分)

20.(1)季羡林对清华的依恋、对北大的的情思,以及传主的风格。(2分,答对前两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2分)(2)这些语句直接展示了季羡林的“神”与“魄”(答“对清华的依恋,对北大的情思或爱国情怀”也对),(1分)使文章真实可信,具有感染力分,(1分)为作者独特的解读提供了依据。(1分)

21.大学期间清华园生活的生气勃勃、充满活力与民主气氛、科学传统,为他打下厚实的知识基础,北大历史悠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他的思想熏陶,给了他安身立命之地,这是季老的“神”所在,也是他自己最看重的。聚焦北大清华的风范,可以了解季老思想的铸炼和神髓,因此作者说“清华其神,北大其魂”是解读季羡林的钥匙。(4分,从北大、清华两角度谈对季老的影响,各2分) 分析评判一个人要把握其思想精髓,不仅看到其学识、性情,更要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评判其人生价值。(2分,结合文本和现实谈,言之有理即可)

22.

(1)好,我们一起研究吧,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2分,能够表现出“谦虚”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2)好的,不过我现在正忙着,等到下课可以吗?(2分,能够表现出“现在没时间”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3)对不起,我也不一定能够解出来,您还是下课后请教老师吧。(2分,能够表现出“委婉地拒绝”给1分,语句通顺给1分)

23.说明这道题目有几个要求,第一个是先从三个节日中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来写,第二个是写描述性的文字而不是议论性、说明性的文字,第三个是所写的内容要具有该节日的独特特点,不能随便写一个情景,第四个是要最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评分的标准是,如果整段话都不是或者大部分都不是描述性的文字,那么就判为0分。基本上是描述性的文字,得1分,略有一两句议论、说明等,不扣分。所写的内容与能够反映节日特点得1分。有使用最少两种修辞手法得1分。余下3分,主要看语言表达是否通顺和生动上。整段话语言通顺就可以给2分,能够做到描述有点生动就再给1分。

24.

写作指导这幅的主题是讽刺中国家庭、学校、社会的恐吓式的教育方式。可以从教育者、被教育者、旁观者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可以选择写记叙文,写自己或者他人经历这样的教育方式的感受、感悟;可以写成议论文,对这样的教育方式的形成、表现等作深入的探讨、反思。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就可以了。

作文评分标准参看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部分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参考译文

京城繁华市区,盗贼很多,行踪诡秘,不容易彻底缉捕。赵尚书担任临安府尹时,有一贼每次在人家中作案后,一定用在门壁上写下“我来也”三字,虽然追捕很严,但还是久久捉拿不到。“我来也”的名声,哄动了京城。大家不说捉贼,只说捉“我来也”。

一天,下属押送一个贼犯来到,说他就是“我来也”。马上送到监牢审讯,他一点也不承认,又没有赃物可作证明,未能结案判其入狱。那人在拘禁期间,忽然偷偷地对牢卒说:“我固然经常作贼,但不是‘我来也’,现在我知道自己无法逃脱了,只求你好好照看。我有白金若干,藏在保叔塔上某层某处,你可以去把它取回。”牢卒想塔上乃是游人往来频繁之地,(不可藏金),以为是戏弄他。贼人说:“别怀疑,只管去,那里正作佛事,点燃塔灯一宿,逗留一整夜,就可以得到手了。”牢卒听从了贼人的计谋,果然得到白金,非常高兴。第二天清早进入监狱,牢卒偷偷地送酒肉给这贼人。过了几天,贼人又对牢卒说;“我有东西一坛,放在侍郎桥某处水中,你可以再去取回。”牢卒说:“那里人多,凭什么取回?”贼人说:“教你家里人,用箩筐装着衣裳,到桥下去洗,偷偷地把坛子放进箩筐,再用衣裳盖好,抬回就行了。”牢卒又听从了他的话,这次得到的更多。第二天,牢卒又送酒食给贼人,加以慰劳。牢卒虽然很高兴,但不知贼人是什么意思。

一天晚上,已打二更。贼人低声对牢卒说;“我想出去一会儿,四更以前赶回,决不连累你。”牢卒说:“不行!”贼人说:“我一定不连累你,即使我不回来,你因失掉囚犯,必然会受到罪责,而我送给你的,尽可以维持生活。若你不听从我,却恐怕会有比这更悔恨的事情!”牢卒无可奈何,只得把他放走。牢卒坐下来等候,他正在忧虑烦恼之时,听到房檐瓦响,贼人跳了下来,牢卒非常高兴,重新给贼人加上镣铐。刚天亮,开牢门,听到某门张府报案说:“昨夜三更,被盗,丢失好多器物。贼人在府门上写下‘我来也’三字。”府尹拍着桌子说:“差点儿错断这个案子,怪不得他不承认。”只是以不应该犯夜禁,把在押的那个贼犯,打了一顿板子,驱逐出境了事。牢卒回到家里,他老婆说:“我半夜里听见敲门,恐怕是你回来,赶忙起身开门,只见一人把两个布袋丢在屋里就走了,我于是把它藏起来。”牢卒打开一看,都是金银器皿,才知道是张府被盗走的东西,又用它来贿赂牢卒,贼人竟因此逃脱性命。虽然以赵府尹的明察洞见,但还是猜不透贼人的奸滑,贼人真算得上狡黠了!牢卒于是以疾病为由辞职,从容地享乐终身。死后,儿子不能守业,把留下的财宝都花光了,才对别人说出这件事。

历届高考试题与模拟题!

山东省潍坊市2009年高考语文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莞尔 出其不意 鲜(xiān)见 浩浩汤(shāng)汤.

B宣泄 知情达礼 起哄(hòng) 其臭(xiù)如兰.

C诙谐 寥若晨星 机杼(zhù) 擢(zhuó)发难数.

D发轫 渡过难关 折(shé)耗 椎(zhuī)心泣血.

2.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无论从关怀公众健康、维护党和国家机关形象还是维护法律尊严角度考虑,撤销①②卷烟商标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为此,多住专家学者依据《商标法》第10条③“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的有关规定呼吁④撤销该卷烟商标⑤4月14日人民网⑥.

A

。(

)

B

。(

)

C

(

)。

D

(

)。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本届全运会冰上项目比赛中,黑龙江队如日中天,吉林队日渐式微,山东队首夺金牌:中国水上项目的新 正在形成。.

②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中争取了更多的话语权,同时也 海南一个展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风的平台。.

③ 诗人的创作和个人经历息息相关,那么追寻李清照的生活轨迹就能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幽深意境和深沉情感了。.

A局面 给以 既然 B.格局 给予 既然 .

C局面 给予 如果 D.格局 给以 如果.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夜幕低垂,星光点点,风儿平息,鸟儿沉沉入睡,各种声音都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滴答答”的钟声和母亲轻微的呼吸声。.

B. 1949年4月23日,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村落里,新中国海军诞生了;它的第一任司令员就是文韬武略的张爱萍将军。.

C.演员朱莉亚·罗伯茨在《麻雀变凤凰》中从演到淑女,她的演技让观众赞叹不绝,但她演技的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D.许多菜肴具有养肝护肝的独特疗效,其中“红枣炒银耳”,红白相阃,晶莹剔透,不仅秀色可餐,更是护肝佳品。.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说,每一个美国人均应享有“全面而富有竞争力”的教育,因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更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B.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走在爱与恨、欢乐与痛苦、骄傲与自卑、微笑与泪水的不甘寂寞的边缘人。.

C.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瘾症,关键在于这些青少年对虚拟成就感的诱惑缺乏自我控制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D.对记者的问题,有关部门负责人态度鲜明地作了答复:一定认真调查,还原事情真相;严明纪律,处罚违纪人员;加强监督,净化从业环境。.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推进医药卫生体改的务实之举.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二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4月7日正式对外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我国未来三年在医疗改革领域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图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套众看到了国家为解决“看病责、看病难”问题所确立的工作方向和解决途径。在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后,五项具体化制度措施随即出台,让广大公众更加感受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的明确目标和务实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不完善的医疗体制下。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为各种潜规则留下“空间”,其中就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问题。其特点为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等。“大处方”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群众对此极为不满。.

造成“大处方”大量滋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医院和医生从医疗服务中得不到合理收入,只能通过门诊药房补偿;加之药企药品提成的诱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大处方”的蔓延。对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将逐步将会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井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投入等途径解决。这些具体措施不再只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的治标之举,而是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立,实现“堵”与“疏”的密切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问题起到根本作用。.

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循序推进,像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医保转移接续等改革思路,就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在“实施方案”落实以后,如何实现药价下降、如何避免公共卫生服务“走过场”等现实问题也将会逐渐显露,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并一一化解。.

“实施方案”提出的五项务实措施具体而明确,将为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它是国家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强劲信号,我们将以更加明确和务实的态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6.对“大处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一种医疗方面的“潜规则”,是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备受诟病的突出问题之一。B.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这都属于“大处方”问题。.

C.“大处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患者不合理用药,其结果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D.造成大处方的原因是多方而的,其中之一是药企对医院和医生在药品提成方面的诱惑。7.下列各项中对“实施方案”做出的评曲,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施方案”出台时间之快,体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务实的措施。.

B.它有效解决了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改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它不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而是“堵”“疏”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起到根本作用。.

D.它是推进医改的务实之举,显示了我国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坚定信心。.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家将逐步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渠道。.

B.国家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所有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投入等途径解决由于取消药品加成而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和亏损问题。.

C.“实施方案”发布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均等。.

D.医疗改革的许多思路,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实施方案”落实后,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因此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阳固,字敬安。性散傥,不拘小节。少任侠,好剑客,弗事生产。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遂博览篇籍,有文才。.

太和中,从大将军宋王刘昶征艾阳。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栗无敢言者。固启谏,并面陈事宜。昶大怒,欲斩之,使监当攻道。回在军勇决,志意闲雅,了无惧色。昶甚奇之。军还,言之高祖。年三十余,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初,世宗委任群下,不甚亲览,好桑门 之法。尚书令高肇以外戚权宠,专决朝事;又成阳王禧等并有衅故,宗室大臣,相见疏薄;而王畿民庶,劳敞益甚。固乃作《南北二都赋》,因以讽谏。.

世宗末,中尉王显起宅既成,集僚属飧宴。酒酣问固曰:“此宅何如?”固对日:“晏婴湫隘,流称于今;丰屋生灾,著于《周易》。此盖同传舍耳,唯有德能卒。愿公勉之。”显默然。他日又谓固曰:“吾作太府卿,库藏充实,卿以为何如?”固对曰:“公收百官之禄四分之一,州郡赃赎悉入京藏,以此充府,未足为多。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显大不悦,以此衔固。又有人间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

既无事役,遂阖门自守,著《演赜赋》,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肃宗即位,大军征硖石,敕为仆射李平行台七兵郎。平奇固勇敢,军中大事悉与谋之。又命固节度水军,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军罢,太傅、清河王怿举固,除步兵校尉,领汝南王悦耶中令。寻加宁远将军。时悦年少,行多不法,屑近小人。固上疏切谏,以感动悦,悦甚敬惮之。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丁母忧,号慕毁病,杖而能起。练禅之后,犹酒肉不进。时田年逾五十,而丧过于哀,乡党亲族咸叹服焉。.

神龟末,清河王怿领太尉,辟固从事中郎。属怿被害,元义秉政,朝野震悚。怿诸子及门生吏僚莫不虑祸,隐避不出,素为怿所厚者弥不自安。固以尝被辟命,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仆射游肇闻而叹曰:“虽栾布、王修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

固刚直雅正,不畏强御,居官清洁,家无余财。终殁之日,室徒四壁,无以供丧,亲故为其棺敛焉。 (节选自《魏书》).

注:①桑门,即“沙门”,佛教专指依戒律出家修道的人。②衅故:罪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六,始折节好学 折:改变.

B.始辟大将军府参军事 辟:征召.

C.显大不悦,以此衔固 衔:贬谪官职.

D.以明幽微通塞之事 明:表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军还,言之高祖 ②邪曲之害公也.

B.①因以讽谏 ②相如因持壁却立.

C.①以为举得其人 ②吾其还也.

D.①既无事役 ②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阳固“不畏强御”的一组是.

①固启谏,并面陈事宜。②且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岂不戒哉!③以明幽微通塞之事。④固设奇计先期乘贼,获其外城。⑤怿大悦.以为举得其人。⑥遂独诣丧所,尽哀恸哭,良久乃还。.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阳固性格洒脱大方,不拘小节。年轻时,好行侠仗义,不营正事。到二十六岁时,开始转变,勤奋好学。.

B. 面对严暴的将军,阳固敢于直谏,凭勇敢果决终获认可;面对敌人,他有勇有谋,设奇计取得胜利。.

C. 皇帝昏庸,权臣专断,阳固写《南北二都赋》《演赜赋》讽谏;中尉王显侈奢自夸,他毫不客气,直言相劝。.

D. 阳固为人至孝至义。母亲去世,他“丧过于哀”,让人叹服;为报清河王知遇之恩,他不顾安危,“尽哀恸哭”,令人敬佩。.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

(1)昶严暴,治军甚急,三军战粟无敢言者。(3分).

(2)又有人问固于显,显因奏固剩请米麦,免固官。(3分).

(3)虽栾布、王倚何以尚也?君子哉若人!(4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元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空陈迹。连天衰苹,暮云凝碧。.

注:1169年隆冬在去金国进贡时,作者路过邯郸望见六国时期赵王宴乐之所丛台,遂作此词。.

(1)请分析“繁华一瞬,不堪思忆”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突出手法,请结合全词加以简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 ,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青山遮不住一(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赤以明死生之大一(张溥《五人墓碑记》)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

亦余心之所善兮一。(屈原《离骚》)

(4)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王勃《腾王阁序》)

五、(12分)

1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人语段前面的横线上。(只填序号)(3分)在葱绿欲滴的丛林之中,

这是多么美妙的组合,又是多么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杰作!

①为了不影响花草的蓬勃

②昂扬着一座座俄式的小木屋

③它们见缝插针,支起在空中

④不拥挤绿树的生长

⑤甚至可以从木制的墙缝中、窗口处,把枝叶伸进来,与人握手交谈 ⑥任草儿、花儿、树枝几,任性地生长

17.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全句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3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

18.参照示例,阐释“悦读”书社名称并为其拟写广告语。(6分)示例:

“漫雪”诗社

社名阐释:漫,挥洒豪迈;雪,象征高洁。品读,抒写,我们以蓬勃的生命引爆;感悟,做人,我们用深刻的思想打造精神。

社团广告语:漫天飞雪扮江山,一腔诗情歌神州。

“悦读”书社

社名阐释:——(不一定与示例句式相同,但要有文,不超过60字)(3分)

社团广告语:——(使用对偶,不超过20字)(3分)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小山村

申 弓

小山村,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虽然远离城市,缺乏城里的物质文明,可他们却也一代代地繁衍了下来。

小山村有一个卫生室,卫生室的主人是个中年汉子,叫什么来着,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手绝技,那是从祖上传下来的,到了他,已是第四代传人了。

医生的拿手技术是治疗各种疼痛,几代人都有着极好的口碑,为人解痛,不图不取,一家人始终住着那座低矮小瓦房。不过小瓦房也没什么不好,小村人也全都是住这种小瓦房的。

医生也附设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这样一来,小小的卫生室就门庭若市了。

不管怎么,医生总是有条不紊地工作,他在门口设个排队处,那排队方式竞也独特,每人一块瓦片,或方形或长形或矩形或不规则形,上面也用瓦片写着一个号。瓦片作笔,瓦片作纸,写出的号码倒也清晰可辨。每次进来一个人,只要你拿出瓦片,那号码是不会错的,依次顺序,不乱不弃。来的都是本村本乡,再急也得排队,除非别人主动让你,否则还真不好意思往前插队。

医生的瓦片,成了小山村的次序规则,换到其他场合,人多了,村人也就提议,用瓦片,那就是排队了。

这方法挺好,这些年坚持下来,没有争拗,没有矛盾,小村人一团和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饿肚吃饭,病痛抓药,没有些丝的紊乱。

时代在发展。到了近年,小山村也通了套路。这天来了辆小轿车,贼黑贼黑的,一直开到了卫生室门口。车里下来一个年轻人,再转来右边的门,扶出另外一个人。被扶的是个上了年纪的男人,看他一手支着腰胯,一定是痛得不轻。医生正在给村人看病。门外集着一堆手拿瓦片的村人。来人自然没有瓦片。坐在最外迎的黎三盯那小车看了一眼。是来看病吗?

是啊。不来看病跑这来干什么?

是的,不看病来这干什么,说得平常,可村人都不大喜欢这种大大咧咧的样子。黎三随手递给他一块瓦片。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一口喷出来的白烟,使得整屋都香了起来。医生说,是啥烟,这么香?

香吗?那就留你慢慢抽。邢人将那包烟放到了桌上,告诉你,大中华,3元5角一根。

啊?那可不敢要你的哟。

那算什么,我们来路远,先帮个忙,让我们看吧。医生稍作为难地看了看外边手持瓦片的村人。村人见来人也不多,就一个,也就默许了。

大概一刻钟,看好了,那人将一张大票留在桌上,说够了吗?要不了这么多,我找你。

不用找了。说着便扶起男人往外走。外人走了,瓦片又恢复了正常。

过了几天,那车那人又来了。照样是不用瓦片,照样留下一包好烟,照样先看,照样是给了一张大钱。只是在走时,问医生要了这里的电话。

以后的日子,好几天没见那人那车来了。这天有人跑来叫医生到大队部去接电话。医生停下了正在看的病人,出了去。好一会回来,跟村人说,真对不起,我有点事得到城里一趟明天回来。说着收拾东西,匆匆出门。村人便只好将手里的瓦片放下,反正也没啥大病.明天就明天吧。

到了第二天.医生真的回来了,还是那辆贼黑贼黑的小车送回来的。于是瓦片又派上了用场了。大概又过了十来天,那辆贼黑贼黑的车又来了,是那个开车的单独来的。医生看看手拿瓦片的村人.虽然眼里掠过了一丝的内疚,还是上了那车一潜烟地走了。从此,医生十天半月也没回来一次,回来也是匆匆地小住一夜,第二天又走了。村人也再不用瓦片了。

半年之后,小山村里出现了一幢小洋楼,那是医生家的。

小洋楼面对小瓦房,鹤立鸡群,自成风景,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

(文章有删节)

19.中“瓦片”有何作用?(4分)

20本篇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树绿,水清;开门见山,山路弯弯;早有鸟儿啁啾,晚有山雾缭绕。(2分)

(2)他却不要,挤到前面,先是掏出烟,顺手抽出一根,塞到医生嘴上,随手“得”地打着火机伸过,不由你不抽。(2分)

21对比手法是本文最突出的表现手法,试举两例加以分析。(4分)

22文章结尾说:“只是村人每每路过,那眼睛总是斜视的。”你对村人斜视有何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18分)

李泽厚访谈录

①新京报:李老师,国内现在关于《论语》的争论很大,但是现在我想暂时抛开这场争论,和您单纯地探讨一下《论语》。

李泽厚:争论是抛不开的,今天要谈《论语》,自然就会牵扯到这争论。我们如何来读《论语》,今天为什么要读《论语》,《论语》是不是凭考证就能读通,都跟现在的争论有关。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读《论语》背后的复杂因素。一些人正在大搞复古主义。结合各种民间迷信,花大量钱财建庙宇,立巨像,搞祭拜。大倡立孔教,办国学;主三纲,穿汉服;贬五四,骂鲁迅。要用七夕代替情人节,用孟母节代替母亲节,用孔子纪年代替公元纪年。形形,热闹得很。我说干脆星期六星期天也不要过了,那也是基督教的嘛。所以,我以为这场争论要放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大环境中来看,它不只是如何读《论语》的问题。

②新京报: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现在的《论语》热,我觉得,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论语》热了;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论语》才热了。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论语》热了起来。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但是热度很相近。《论语》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

李泽厚:“《论语》热”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恰恰相反,大家想回归传统,

他们才被推了出来。“《论语》热”说起来原因也简单,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去年我在《罄问录》中说到“现在是‘四星高照’,声色犬马”。声就是music;色就是;犬就是dog,宠物;马是什么呢?汽车,car。这就是现代生活,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大家又都很迷茫,怎么样安身立命?怎么样为人处事?中国没有《圣经》,大家就都到《论语》中去找了。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还是“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

③新京报:长期以来,我读论语,有一个疑惑,是关于《论语》的界限讨论的。我觉得《论语》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进入了“治国平天下”这个层面,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但这似乎是个悖论,后世人谈《论语》,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治国平天下”的功能。您怎么看?

李泽厚:《论语》奉来就是两派,曾子一派主张修身,子张一派主张治国。现在流传下来的《论语》主要讲修身,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值得好好研究。

④新京报:这也是我正想说的,恰恰在过去,《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李泽厚: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不可分开。从孔子到荀子,再到董仲舒,《论语》对社会制度有建构(不只是范导)作用。儒家吸取包客了很多法家、道家、阴阳家的东西,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有转换性的创造,不盲目排外。

⑤新京报:您在《论语令读》中曾经提出过一个问题,我觉得非常重要,那就是解读《论语》,第一步的工作是解构,但是只有解构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重建。

李泽厚:这是很大的问题。与其现在言之凿凿地说如何重建,不如大家一起努力,尝试去做。重建的难度,在于孔子不是神,如孔子是神,就不难了。但《论语令读》说《论语》有“半宗教性”,就是想为重建做些工作。

(文章有删改)

19.在第①节访谈中,李泽厚列举了许多人“大搞复古主义”的现象,其用意是什么?(4分)

20.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简要分析“《论语》热”出现的原因。(4分)

21.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应是记者向李泽厚提出的两个问题。请你联系上下文,将它们补上。(4分)

22.文章说《论语》是一个修身文本,但对“治国平天下”有“范导”作用。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论语》内容,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论语》对“修身”的作用和对“治国平天下”的“范导”作用。(6分)

七、(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弟子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得太痛苦。大师吩咐弟子抓一把盐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它。“味道如何?”大师问。“苦。”弟子吐了口唾沫。

大师又吩咐年轻人抓一把盐放进湖里,说:“再尝尝湖水。”年轻人捧了一口湖水尝了尝。“你尝到成味了吗?”大师问。“没有。”年轻人答道。大师问道:“什么味道?”弟子答道:“很鲜。”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2012浙江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

://.lnyuwen.cn/zthb.htm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

://.lnyuwen.cn/zxst.htm

最新模拟试题

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

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考试指南报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三)的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昵(nì)称 质(zhǐ)量 衣钵(bō) 因噎(yē)废食

B、刍(chú)议 熟稔(rěn) 露(lù)脸 瘙(sào)痒难忍

C、奇葩(pā) 笑靥(yǎn) 当(dàng)真 物阜(fù)民丰

D、绮(qǐ)丽 木讷(nè) 顷(qǐng)刻 入不敷(fū)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温总理对于一些地方房价还没有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的表态,让市场对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预期落了空。

B.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C.中国古典诗歌所用的许多物象,本是无情无知的,但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积淀了丰厚的象征意蕴,成为传统的审美意象。

D.毒胶囊是继三聚氰胺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和改进艺术评论工作,引领艺术创作和群众艺术鉴赏水平,纠正不良创作倾向,是艺术评论家必须承担的职责。

B.《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要求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

C.这本书精心选配了10多幅契合文意的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阅读空间。

D.智能电视的推出颠覆了人们心中电视机只是用来看节目的传统观念,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电视上网进行一系列的社交、活动。

5.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6.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7.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这个根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学,一个是经学。经学就是“六经”,再扩展,是十三经。其实十三经已经推衍开了,基本的还是“六经”。“乐经”不传,实际上是“五经”。就是《诗经》、《书经》、《周礼》、《周易》和《春秋》。这就是经学。汉代一大批注释、传疏、义证,晋唐又有一批,宋明又有一批。清代重新回过头来再注再疏。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中国的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怎样流变,有汉宋之争,有明清之变。研究经学史,不了解清代学术不行,因为他们把字、词、义解释得更清楚了,汉宋儒的不少错误得到了纠正。不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的重新检讨研究,念字就会念错,发音就会不准确。对“五经”音义的校正,是清儒的一大贡献。

宋代重视义理,也就是“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濂、洛、关、闽四大家,基本上都回到“六经”,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重归“六经”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他们抓住了《周易》。所以朱子研究《易》,二程对《易》的研究极高深,张载也研究《易》。张载讲《易》是有名的,但在程颢、程颐面前,他主动让出一席之地。为什么清儒反宋?他们觉得宋儒讲空话。字音都没有念清楚,空谈义理,有什么意思?清儒就指出这个字那个字以前念错了。这样一种功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针对“六经”。清儒的原话,“读书必先识字”。你说“经”,是哪一本“经”?是古文还是今文?具体是哪一个文本?所以清儒的功夫在甄别和辨伪,目的是恢复“经”的本原。要恢复本原,必须有小学的功夫。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文字学是认字,训诂学是释词,把字词的意思解释清楚。这还不行,还要懂音韵。说这个字,汉代这样读,宋代那样读,清代是这样读的。清儒把“六经”的字一个一个弄准确了。所以要说国学,最主要的应该是经学和小学。要懂经学,就得懂小学。小学是工具和路径,不懂小学,通经之路就走不过去,就没有能力研究经学。

8.下列对“读书必先识字”理由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朱子、二程等人在没有小学功夫的情况下研究《周易》,是空谈义理。

B.有了对经学字词义的大量注疏,才有可能去研究经学在中国学术史上的流变问题。

C.字音没有念清楚,字词意思没有解释清楚,就不能够恢复“经”的本原。

D.汉、晋唐、宋明注疏有不妥之处,汉宋儒在研究经学史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国学是中国学问的根底,而作为工具和路径的小学是经学的根底。

B.宋代学者从《周易》入手重归“六经”,以“六经”的义理和思想来重构儒家的思想体系。

C.清儒有着深厚的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功底,他们对“六经”的字逐一进行了校正。

D.只有纠正了“五经”音义中的错误,才能真正了解清代学者对经学研究的贡献。

10.结合上下文,指出作者认为“后来的经学,不是经学的原典,而是经学史”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母亲的中药铺

甘典江

那时候,我最喜欢去的地方,一是新华书店,一是母亲的中药铺。前者,是因为我爱看爱买连环画;后者,是因为我喜欢嗅闻那些中药的味道,特别是咀嚼几片苦甜苦甜的甘草。

母亲当过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初,母亲参加医疗培训后,加入了城关镇合作医疗站,

医疗站在我读书的中学附近,临街两间旧木房。一间开处方和打针,另一间,是药铺。和母亲一起在守药铺的,还有三个阿姨。一天到晚,她们就做三件事:抓药,打针,织毛衣。除此之外,便是无休无止的聊天。我注意到,她们抓药非常麻利,瞟一眼处方,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抽屉。仅凭手抓,就基本准确,最后还是放进小秤称一称,添点或减点。然后,把药倒入毛边纸或废报纸,包好扎紧,写几个字交待几句,递给别人。

只要一走进药铺,我就被一股浓重的药香包裹得严严实实,有点喘不过气来,但一习惯就好了。我望着那些神秘莫测的抽屉,瞅着那些贴着标签的药名,兴奋不已:什么“半夏,黄精”,什么“益母草、白芨”,都是曼妙的植物。当然,也有的是矿物和其他异类,比如“朱砂、雄黄、海马”,不由得使我产生了相关的联想:这朱砂,肯定就是国画中传统的红色颜料吧?李可染曾用顶级朱砂绘过四张诗意图《万山红遍》,已成画史上的经典。至于雄黄,不就是许仙意气用事的东西吗?所谓的海马,只是相当于一条小鱼而已。

其中,我最喜欢的药草,是甘草。首先,是因为它的名字,甘草,望文生义,不就是“甘甜之草”吗?昔时,神农氏遍尝百草,解毒靠的就是这宝贝。再加上,我自己就姓“甘”,与这甘草,是家门,五百劫前,应是同根而生之族。最早,是母亲教我嚼的甘草,一是因为它的药理,二是可以变相地替代水果糖,八十年代,任何甜味都是奢侈品。就这样,我嚼着甘草成长着,自以为嚼出了甘草的本真之味,破解了甘草的一切密码。

母亲还爱用党参来炖乌骨鸡和猪肚,补血。她营养不足,严重贫血。人参太贵,吃不起。还有金银花和枸杞,母亲他们都用来泡茶喝。自然,我也跟着全部享受到了。

在自家的院子墙角,母亲还栽了几株三七。蔓延的藤叶牵上墙,覆盖成了一面翠绿的毯子,像青绿山水画的设色,极其养眼。可惜,后来拆迁,毁于一旦,使我失去了这一片翠绿。母亲只好把三七块茎挖出,收藏好。她说,三七可以治妇科恶疾,以及跌打损伤。

九十年代的某一天,这个合作医疗站被撤销了。回到家,母亲专职做她的家庭主妇。赚钱的任务,彻底由父亲负责。那个中药铺,被别人买去,改作了服装店。从此,街上流行的药店,大多是连琐的西药店。在我的印象中,传统的中药是文化,望闻问切的中医大夫,近似于等同于诗人。相反,我害怕西药西医,因为这些东西是实验室配制合成出来的化学组织,成分复杂而可疑,至少没有一个在阳光之下生长的过程,没有温度、湿度,更无个性与灵魂。我实在难以想象,“阿莫西林”比母亲的“金银花”会更让我亲近与信赖。甚至,当我感冒受寒,母亲亲手煎熬的一罐红糖姜开水,也会比最昂贵的感冒灵帮我发热而痊愈,至少,我心已暖。

现在,父亲走了,去了天国。母亲一个人守着我们,在空旷的屋顶上栽花种菜。母亲身子瘦弱,时有病痛,我很是耽忧,同时,我又安慰自己:生病不正常吗?不正证明了人在活着?何况,这世上,还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药在陪护呢。一根草是药,一撇叶是药,一线阳光,一滴水,也都是,甚至,一个人可以是另一个人的灵芝。母亲多年与草木为伴,沉浸于无边无际的药香之中。于我而言,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为我清热解毒,可以抵御这世间的种种伤害。

(本文有删节)

11.简析第三段中的“抓药”细节。(3分)

12.第四段中作者写由药名引发的联想,有何用意?(3分)

13.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甘草”?(4分)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跟从。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B.然言出而罪至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C.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吾其还也

D.其言不为人所信也 或因寄所托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C.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4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5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2分)

(1)

(2)

24.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 。君子于其言, 。(《论语》)

(2)爱其子, ,于其身也, ,惑矣!(韩愈《师说》)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 。(李白《蜀道难》)

(4)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 !(陆游《书愤》)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D 2.C 3.C 4.D

5.(3分)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6.(4分)

示例:略

7.(5分)

(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2)示例:

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9分)

8.C 9.D

10.经过了后人不断的注释、传疏、义证;在中国学术史上经历了流变。

(二)(20分)

11.①用白描手法,通过“瞟”、“抓”、“称”、“添”、“减”、“包”、“扎”等一系列动作,表现了她们娴熟的抓药技艺与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

②用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人物及相关场景。

12.①点明药名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②表现“我”对中药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

13.①“我”的姓氏关联着甘草,与甘草有渊源。

②“我”嚼着甘草长大,对甘草有特殊的感情。

③甘草具有“甜味”,是处于那个年代的“我”充实、幸福的写照。

④甘草使“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14.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富了“中药”的含义。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15.①母亲这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富。

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19分)

16.B 17.A 18.C

19.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

20.(7分)

(1)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二)(7分)

21.还未展开 芳心

22.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三)(5分)

23.(1)贵人贱马

(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4.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四)(6分)

25.(1)言之必可行也 无所苟而已矣

(2)择师而教之 则耻师焉

(3)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5)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四、(60分)

26.(60分)作文

略。

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模拟试题一?

2010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

时量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25分 )

1、按要求默写( 7分 )

(1)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3)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给月亮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请你写出一句有关“月亮”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jí妒( ) (2)shàn笑( ) (3)bǔ育( ) (4)duó步( )

3、填入空缺处的动词,依次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____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___些秕谷,棒上____一条长绳,人远远地_____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______,便_____住了。

A、拉 撒 支 牵 系 罩 B、系 罩 牵 拉 支 罩

C、支 撒 牵 拉 支 罩 D、支 撒 系 牵 拉 罩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

B.二战中日军恶贯满盈,家喻户晓。

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

5、对下列句子表达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还在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②没有新中国,乡村里便没有电灯,农民便没有独立自尊的人格;没有新中国,便没有核,更没有今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③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

④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起来,以便人们能随时准确地查到。

A.叙述 议论 描写 说明

B.叙述 议论 抒情 说明

C.描写 议论 抒情 说明

D.叙述 抒情 抒情 叙述

6、仿写。(2分)

“父爱如山,让我领略了它的沉稳与厚重。”请你仿照此句,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你对父爱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口语表达。( 2分 )

小华因为期中考试成绩欠佳,受父母打骂后,决定出走,临行前打电话告诉你,作为好友的你,该如何规劝他?

8、细看下面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把关键信息告诉你的同学或家人。请将表述的内容写在横线上。(4分)

各国网络使用量占全球使用量的比例

美国 中国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德国

42.65% 6.63% 5.24% 3.94% 3.93% 3.6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45分)

(一).阅读《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回答文后问题(8分)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证——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进了家门,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惊奇地睁大了眼,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忽然急起来,大声喊道:

“你说什么?老高。”

“大**,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最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到:

我已不再是小孩了。

9、文中为什么说“好像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一方面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 末尾说“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最后一课》节选(14分)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12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1)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2)“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语段从____ 、____、____三方面描写韩麦尔先生,表现他________的精神。(4分)

13、(1)处的破折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2)处的标点符号为_________。(2分)

14、文中的“钟声”意味着什么?“号声”暗示了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文中有一句话暗示了的社会背景,是那一句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描写。(2分)

(三)《孙权劝学》(11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7、本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描写。(2)

18、翻译下列文言句。(4)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原文回答:孙权是怎么劝学的?(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学了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高贵的施舍》(12分)

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怔住了,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母亲,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动了两下,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 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母亲摸摸我的头说:“①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②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

“因为我们家都有两只手。”

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21、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地点,文中的主要人物。( 2分 )

地点:_________________

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开头对乞丐进行特征性的外貌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下文与之相呼应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 2分 )

23、文中画线的句子①,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2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画线句子②,那位“很体面的人”说他从一个可怜的“乞丐”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原因是“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这句话更深层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4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0分)

24.初中生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试以“我好想_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 (2)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

(3)600字左右。

2013安徽省高考模拟冲刺卷 语文试题(九)答案

成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s://.87dh/xl/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备考,猎考网特别整理了2021年重庆成人高考高起本语文模拟试题一,希望同学们努力备考,在此预祝同学们顺利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进退惟谷 禁若寒蝉 一劳永益

B.满腹经伦 满目疮夷 映接不暇

C.披肝沥胆 深居简出 雍容典雅

D.推波阻澜 尉为壮观 怨天尤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中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 )

大家兴高_____烈地谈论着知识竞赛的情况。

骄傲自满是阻碍进步的_____脚石。

这家商场是一家股_____制企业。

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应该实事求是,恰如其_____.

A. 拌 份 份 B. 绊 份 分

C.彩 绊 分 分 D.彩 拌 分 份

3、根据上下文语境,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括号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这些青翠的竹子……( )溪水,( )大河,( )赣江,( )火车,( )迢迢的征途。

A.滑下 流进 转入 挤上 走上 B.流进 转入 滑下 走上 挤上

C.滑下 转入 流进 挤上 走上 D.流进 滑下 转入 挤上 走上

4、选出关联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 ( )

当然,_____善于观察,_____善于贯通,这是最理想的。_____人们做学问难免有所偏,_____比较善于观察现象,搜罗事例,_____比较长于分析条理,组织系统。可以以一方为主,兼顾另一方,不可走极端,走极端_____不会有成就。

A.既 又 可是 或者 或者 就

B.不但 而且 可是 或者 或者 就

C.不但 而且 因为 有的 有的 也

D.既 又 因为 有的 有的 也

5、对下列古诗句中划横线的部分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把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东流的“水”,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愁苦之多。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落九天。

“三千尺”“落九天”夸张地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气势。

C.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萤。

说“春风”能“语”,赋予物以人的动作,生动而别有情趣。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通过“轻舟”过“万重山”之快,强调猿啼声之长,感情强烈。

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免费领取复习资料:s://.87dh/xl/

黄冈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部分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2013届高考模拟冲刺(五)

语 文 试 题

4.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渴求”心理与“文化自觉”意识

程美东

文化是一个社会制度存在的根基,是人们安身立命、身心和谐的基本。中国现代化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必然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是否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自觉。现在全国社会各界都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饥渴现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这种“文化渴求”的心理和“文化自觉”的意识的出现,有多种因素,至少以下几点不可忽视:

第一,这是民众在经济发展到一种程度后,期求自我身份得到承认的强烈心理反应。中国上世纪末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近来又积极地应对了这次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地提高。长期孜孜以求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尤其是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后,中国民众希望借此得到世人对中国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体现在我们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吸引力,这种文化的认同方能增添我们的自豪感。第二,这是民众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和社会继续进步并非信心十足的体现。我们的经济发展虽然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很多相应的制度并未健全,人才优势、技术优势不足,这使得人们对于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感到不明确,对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为了排解这种不自信情绪,为了寻求更为安全的出路,人们不自觉地从文化角度来思考发展方向和对策。第三,这是民众对政治稳定、社会安全持续性的某种担忧的表现。虽然我们有强有力的党的领导,但由于国际上出于意识形态因素、国家利益因素而、势力的存在,国内的某些分裂势力的存在,以及由于体制、机制不完善而出现的一些有损社会公平的做法,等等,使得一些人对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的安全存在某种担忧,希望通过文化反思和文化重建来增加安全感。第四,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暂时“不争论”策略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同志为了保证改革的效率和速度,对于一些短时期内纠结不清的理论问题取了“不争论”的策略,按照“三个有利于”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标准和思路来开展我们的实践,这被实践证明是极其正确的决策。但是,当我们的主要阶段性目标实现以后,一些当初不争论的理论问题却变成了现实问题,这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传统的理论无法解决。于是,人们希望通过从文化角度来寻找答案。

这些现象的出现从长远来看是好事,它推动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物质领域向文化领域发展。但是,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那就是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把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诉诸文化,尤其不能随便拿某一种既成的文化形式来当做灵丹妙药。我们要对一些具体的“文化热”保持客观全面冷静的态度,稳妥有效的做法,就是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以此作为我们民族的魂魄,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文化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按照这个思路,我们要吸收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优秀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文化形式来,为我所用,利我所需,铸我精神,固我根本。

(选自半月谈网2011. 11.8,有删改)

1.下列有关“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在经济发展到一种程度后,期求自我身份得到承认的强烈心理反应。

B.“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不够明确和社会继续进步信心不足的体现。

C.“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民众对于当前政治稳定以及社会安全持续性客观存在普遍担忧的表现。

D.“文化渴求”心理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出现是改革开放以来暂时“不争论”的策略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然要求。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作者认为现在全国社会各界都表现出对文化的强烈饥渴现象和文化自觉的意识,中国现代化的成功指日可待。

B.第二段指出社会各界表现出来的“文化渴求”的心理和“文化自觉”的意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人在物质水平提高后,希望得到世人对中国身份的认同。

C.第三段作者提出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并以此作为我们民族的魂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这种文化发展思路的集中体现。

D.文章对中国社会表现出来的“文化渴求”心理与“文化自觉”意识的成因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现在已经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近来又积极地应对了这次 金融危机,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地提高。

B.中国身份的认同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的文化认同,体现在我们独特的文化具有恒久的吸引力。

C.很多相应的制度不健全使人们对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感到不明确,对持续发展表现出不自信。

D.按照张岱年的“综合创新”思路来创造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只要吸收别的国家的优秀文化就能够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与风格的文化形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由是以烈气闻。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太祖行奋武将军,以惇为司马,别屯白马,迁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太祖征陶谦,留悼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悍,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

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2)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悚然 宿怨 肃然起敬 夙兴夜寐

 C.取缔 孝悌 瓜熟蒂落 有的放矢

 D.硕大 回溯 媒妁之言 数见不鲜

 答案解析A(A项全部读chi:B项“悚”读song,其余读su;C项“悌”读ti,D项“溯”su,其余读shu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无上光荣 仗义执言 波澜壮阔 气势磅礴

 B.故步自封 鸠占鹊巢 委屈求全 融会贯通

 C.人才荟萃 针贬时弊 一愁莫展 老羞成怒

 D.无庸置疑 脱颖而出 不径而出 纷至踏来

 答案解析B(A项全对;B项屈—曲,汇—会;C项汇—荟,贬—砭,愁—筹;D项颖—颍,径—经,踏—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当今社会,环保意思、环保观念已深入民心,新型的环保产品蔚见大观,层出不穷。

 B.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

 C.那些以权谋利的贪官初次尝到甜头,私欲便急速膨胀,得陇望蜀,一步步滑向深渊。

 D.今年的节日祝福一改往日的无声和黑白面孔,绘声绘色的彩信祝福越来越收到手机用户的喜爱。

 答案解析C(A“蔚为大观”是形容盛大的景象,用在这里不当;B“因人成事”会死自己没有本事,依靠别人办成事的意思。D“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或描绘事物的情景非常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

 4.下列各句中,有病语的一句是

 A.全球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出台一系列产业振兴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B.就在2月20日凌晨4点到了的时候,从ESPN最先传来消息,火箭、灰熊以及魔术达成了三方交易,火箭队的首发控卫阿尔斯通被送走,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笔愚蠢的交易。

 C.春节前夕,党和向困难群体发放90亿元补贴,受惠人数高达7400多万人。

 D.工作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注重学习借鉴其他单位,提升单位形象,提高服务质量。

 答案解析B(A项在“经济社会”前加上“进一步推动”;C项去掉“多”字;D项宾语残缺,在“其他单位”的后面加上“的好的做法”)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对于中国“新星”号货船被俄罗斯边防军击沉一事,俄罗斯于2月19日发表申明说,俄边防军的开火行为是合法的。

 B.“问我吗?记者。”57岁的李文斌激动地说,“过年了,我们有新房住,有肉吃,有酒喝,这哪像是刚刚受了大灾。”

 C.若我们都能对那些给我们提供“理所当然”方便的人说声“谢谢”,我们这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还会不温暖吗?还会感到人情冷落吗?

 D.“高考之痛”,并非新症状。上海、北京“痛”过,后来在单独命题中治好了伤疤。现在南京又“痛”了,可是我们的教育部门难道没有智慧寻找到“去痛片”?

 答案解析B(吗?记者。“应改为”问我吗?记者“)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30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

 30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之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可以说,如今中国的外交理念已形成一个体系,其基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杠杆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旗帜是和平、发展、合作,远景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道路是和平外交政策,办法是互利共赢。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一特征,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中国率先于1953年酿成,随后于1954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五项原则。这些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共同愿望。在过去30年里,中国***在传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其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的发展是:“睦邻”派生出“以邻为伴、与邻为善”;“友好”派生出各种说法的“伙伴关系”如“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互利派生出“双赢、共赢”;“合作”被提升到与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并列的高度。中国外交中还注入了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如“和为贵”、“和而不同”、“以人为本”。这都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其二,从不同角度确立对象国在中国外交中的地位,叫作周边国家关系是首要,大国关系是关键,发展中国家关系是基础。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多边活动。

 其三,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的意思,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在安全、稳定的条件下加速社会建设……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发展潮流几方面因素决定的。

 ……值得一提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冷战后也抛出了不少新提法、新花样。这些“理论”虽曾风靡一时,但多半是要么夭折,要么用冠冕堂皇的外衣加以包装。

 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第二特征,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其一,关于和平发展与和平崛起的关系。和平发展是主观既定方针,和平崛起则是客观表现形态,两者本质相同。

 其二,关于中国对世界影响的评估。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评估,既不应过誉,也不必忌讳。

 其三,关于“中国威胁”与“中国机遇论”的较量。如今“中国机遇论”在国际上越来越占上风,但“中国威胁”仍有市场。中国有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之,众必非之。”这也可用来解释“中国威胁”的诱因之一。

 其四,关于建立和谐世界的理解。“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大同世界”,愿望再好,也只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6.下列对“继承传统,与时俱进”这一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指的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提出新举张、新倡议。

 B.中国率先于1953年酿成、随后于1954年与印度和缅甸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十年来在传承与弘扬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力图开拓创新。

 C.传统的”睦邻”派生出“双赢、共赢”;“合作”派生出“和平与发展”、“和为贵”等。

 D.一些富有感染力的文化传统因素渗透到中国外交中,这些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答案解析C(“合作”的发展表述错)

 7.根据原文,下列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所以选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了在务实的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B.30年来中国在外交领域非常活跃,通过不断提出新主张、新倡议,来达到优化环境、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和趋利避害的目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属于“这些新主张、新倡议”,这是中国传统的外交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映了二战结束之后广大新独立国家维护主权和建立国家新秩序的共同愿望,中国正是抓住这一契机来维护广展中国家的利益的。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对立物,在冷战后出现了不少新提法、新花样,但这些新提法、新花样没有任何市场。

 答案解析B(A“消除误解”是外交理念变化的特征;C“中国正是抓住这一契机来维护广展中国家的利益的”属无中生有;D太绝对,原文为“曾风靡已是,但多办是要么天折,要么用冠冕堂皇的外衣加以包装”。)

 8.下列不属于“30年来中国外交理念之演变”的一项是

 A.“对内和谐发展,对外和平合作”,这是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策化,其中包含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传统主张,随后把这一传统主张加以发展。

 B.中国从原先重视发展双边关系,到后来越来越积极参与多变活动。

 C.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外交理念体系的基石。

 D.中国外交理念变化的特征表现,一是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二是在务实基础上让外界消除误解。

 答案解析C(没有演变的内容)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整整30年,与国内政策相适应,外交理念也在发展变化。

 B.“持久和平、共同繁荣”是和谐世界的内涵界定,如果将其随意解释夸大为“不同世界”,愿望是好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C.加速社会经济建设需要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与国际环境,所以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可以说是产生“中国威胁”的根本原因。

 答案解析D(原文为“这也可用来解释”中国威胁“的诱因之一”。可见并非根本原因。)

 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2017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2)?,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更多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共24分,每小题4分)

 第1题单选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把__________家里受苦的情况都讲了出来。

 ②鲁迅主编的刊物__________当局查封了。

 ③__________是否应聘,我还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A.从 让 至于

 B.在 让 关于

 C.从 被 关于

 D.在 被 至于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多次推迟销毁日期后,运行了15年之久的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终于在2001年3月寿终正寝。

 B.中国女子柔道选手袁华在人声鼎沸的赛场上能做到充耳不闻、心静如水,而一旦发力,就令对手不寒而栗。

 C.田先生生气了,涨红了脸说道:?你们说的都是杯弓蛇影,纯属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D.汉字构词能力强,掌握了常用字有利于理解词语,其中很多词可以望文生义,望文知义,易学易记。

 参考答案:A

 第3题单选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词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荣膺众望所归(众人所敬仰的) 瞻顾韦编三绝(读书刻苦勤奋)

 B.端倪(事情的眉目) 高山流水(路途艰险难行) 附庸 各行其事

 C.表帅 曾经沧海(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涵养席不暇暖(奔走忙碌,没有坐定的时间)

 D.缄口(闭口不说话) 大家风范(人们学习的榜样) 报歉 不可企及

 参考答案:A

 第4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的电视连续剧,十几集、几十集的习以为常。

 B.这次在浦东的参观尽管浮光掠影,但是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他俩同窗八载,一直是相敬如宾,从来没有为琐事吵过架。

 D.?新的文化观念?日趋多元化,常常让我们莫衷一是。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作为倡导母爱的著名女作家而受到人们祟敬。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溶,增强了文章魅力,感染着亿万读者。

 C.广州因承诺将这次全国购会办成非赢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D.这部传记,以朴实淳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参考答案:D

 第6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许多看到过极光的人在描写极光时往往语焉不详,只说些?美得语言无法形容?之类的话。

 B.宽带上网是电信业的热门,但推广太慢,这是因为它的价格过高让市民叹为观止。

 C.尽管使用纯净水是否有益健康依然是人言啧啧,但纯净水进入千家万户已是不争的事实。

 D.以巴冲突愈演愈烈,美伊战争迫在眉睫,中东局势战云密布,这使许多投资者退避三舍。

 参考答案:A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共16分。每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试题

 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的大树,甚至也有上千年的古树。一般比较准确地确定古树的年龄,多用?数年轮?的办法。

 什么是年轮呢?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被称为形成层。可以说树干的增粗全靠它的力量,这些细胞的生长情况在不同的生长季节中有明显的差异。春天到夏天的天气是最适于树木生长的,因此形成层的细胞分裂较快,生长迅速。所产生的细胞体积大,细胞壁薄,纤维较少,输送水分的导管数目多,称为春材或早材;到了秋天,由于形成层的细胞的活动逐渐减弱,产生的细胞当然也不会很大,而且细胞壁厚,纤维较多,导管数目较少,叫做秋材或晚材;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

 但是也有一些植物,如柑橘,年轮就不符合这种规律,我们叫它?年轮?,因为它们每一年能够有节奏地生长三次,形成三轮。此外,在热带地区的树木,由于气候季节性的变化不明显,形成层所产生的细胞也就没有什么差异了,年轮往往不明显。

 古树年轮的研究,对近年开展的古气候讨论以及空气污染情况的研究都大有助益,首先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从年轮宽,生长量大,推出那一时期风调雨顺,气温适宜;反之,年轮窄,则雨水稀少或干旱无雨,或气温过高或过低。美国科学工作者通过研究450株?世界爷?的年轮,发现它所记录的近百年气候变化,竞与现有文字记录相吻合;我国兰州大学在祁连山区集900岁以上的圆柏树,发现其年轮宽窄变化与我国近1000年的气候变化相一致。此外,用科学手段,可以从年轮里观察出空气污染的程度,美国有人对二氧化碳及氧化物散落较多的军工厂附近的43株美国五针松及50棵鹅掌楸进行年轮分析,发现这些树木的历年生长量与该厂排放的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污染物多,树木生长量就少。

 第7题单选 下列对树木年轮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树木年轮就是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的同心轮纹。

 B.树木年轮是木本植物的主干由于季节变化生长快慢不同,在木质部的断面显出的环形纹理。

 C.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有一圈细胞生长特别活跃,分裂也极快,能够形成新的木材和韧皮组织,它们就是树木年轮。

 D.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参考答案:B

 第8题单选 下列对?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可以推测树木的年轮?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树木都是比较长寿的,自然界中常有许多百年以上甚至上千年的古树。

 B.树木茎干的韧皮部内侧的细胞在不同的季节生长情况有明显的差异。

 C.当年的早材与晚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晚材与次年的早材之间,界限分明,出现轮纹。

 D.除个别植物外,大多数植物符合这种一年增长一轮的规律。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 下列对古树年轮研究的益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树木的生长与气象的关系最为密切,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气候变化。

 B.树木的生长与它附近污染物质的多少有密切关系,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时的污染程度。

 C.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今人印证对过去气候变化的记录。

 D.研究古树年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将来的气候变化和污染情况。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想准确计算古树的年龄,一定要用?数年轮?的办法。

 B.有些植物中的?年轮?现象,会对准确判断树木的年龄产生一些干扰。

 C.美国的?世界爷?和我国的圆柏树,它们的年轮足以证明古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 情况。

 D.从对古树年轮的研究中,可以推出美国过去有许多军工厂。

 参考答案:B

文章标签: # 语文 # 高三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