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历史考试题,历史题高考题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历史题2.高考历史论述题的练习题,不要选择题3.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4.寻找历史高考题1,政治:当时英国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政治民主;而此时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政治黑暗。 经济:18世纪英国实行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机;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英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国八股取士,文字狱 外交:英国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2,政治:....

1.高考历史题

2.高考历史论述题的练习题,不要选择题

3.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4.寻找历史高考题

高考历史考试题,历史题高考题

1,政治:当时英国是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政治民主;而此时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政治黑暗。

经济:18世纪英国实行工业革命,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机;极力压制资本主义萌芽

文化:英国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中国八股取士,文字狱

外交:英国殖民扩张;中国闭关锁国

2,政治:....

经济:....

文化:....

民族:....

书上有,自己翻,印象深刻些

按这格式回答天下无敌~~~~~

高考历史题

2018全国卷三 第25题

思路:本题属于表格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在于依据表中不同出身宰相的比重变化,结合两宋时期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分析即可。

解析:A.B两项,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之中,没有担任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 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

C.材料只给出了关于宰相人数的信息,并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故C项错误。

D.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在宋朝进一步受到重视,使得更多寒门士人得以担任高管,故D项错误。

高考历史论述题的练习题,不要选择题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维埃政权抵御侵略的物质后盾极其匮乏、脆弱,形势岌岌可危而制定的政策。

其内容包括国内贸易国有,余粮收集制,产品配给制,劳动义务制和全部工业国有化,其作用在于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抵御外敌入侵,请注意是由于物资的匮乏,才实行的,当时正处一战,后又抵御外敌入侵,吃的用的都不够,哪能最主要去发展工业呢,都知道行军打仗武器军队固然重要,但粮食才是最关键的,所以最主要的绝对不是调整和复兴工业。

另外看B,罗斯福新政就不说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肯定也是啊,这个不用说,比如余粮收集制, 强制征收农民除维持生存量之外的所有粮食。产品配给制, 实行实物配给制,食物与商品集中计划配给,难道这也不算是国家干预的吗。

高考历史常考哪些历史常识题?

1、(2008年海南单科26题)(12分)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天下已平,(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史记》

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侪类(同辈之人)……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 《旧唐书》

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 (宋)陈亮:《龙川集》

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严氏之先,则士商相杂,(严)舜工又一人而兼之者也。然吾为舜工计,宜专力于商,而戒子孙勿为士。盖今之世,士之贱也,甚矣!

---- (清)归玄恭:《归庄集》

评述中国古代商人社会地位的变迁。(12分)

(解析)本题以商人的社会地位变迁为线索展开的,考查学生通过对抑商到“工商皆本”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进一步阐述对社会的影响,应坚持站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看问题,才能更好地对商人的社会地位和“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本题是开放性的题目,要注意观点正确文字通顺,逻辑严谨。(评述题,先述后评)

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采取分项评分办法。分项评分项目:观点、论证、表述。

第一等:11-12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能充分运用所给材料;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完整,并作出总体性评价;文字通顺,逻辑严谨。

第二等:7-10分。要求:观点正确,基本能够运用材料说明问题;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分述比较完整;文字通顺,有一定逻辑性。

第三等:4-6分。要求:观点基本正确,材料和观点尚能结合;对古代商人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有所说明;表述较为清楚。

第四等:0-3分。要求:根据本题要求酌情给分。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分述地位变迁

汉朝,严格限制商人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

唐朝,商人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政治地位低下。

宋朝,农商并举(并重),地位提高。

清朝,商人社会地位甚至超过士,社会重视商人。

第二部分:分述地位变迁的原因

汉初经济残破,为恢复发展农业。严格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政府实行开明的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宋朝商品经济进一步繁荣

清朝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

(注:以上两部分可以按朝代顺序逐条对应着写,条理更清楚,更不容易丢分。)

第三部分:总体评价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是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重农抑商政策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虽在封建社会初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长远看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所以农商并举、农工商并重,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才最有利社会发展。

清朝商人地位高于士,也不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2011年全国新课程卷41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观点是材料中的,或是你对材料观点的判断,史实都是教材中的)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一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史实:

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

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注:如果只答西方或只答中国,最多给一半分数。西方史实和中国史实至少要各有3个角度也就是6方面史实才可以得满分,如果少一个角度的史实就扣2分。如果只有一个观点加一个史实,只能得三等文)

3、(13分)

传统经济社会结构的近代更生常常伴随着迷惘和阵痛。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任何变革都像分娩一样,总是有痛苦的,但是在分娩以后,产妇随即恢复正常,而且因为添了小宝宝而沾沾自喜。……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以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光阴,有些则去念经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销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民国初年》

材料三 旧时妇女织成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堕落。

——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民国二十六年版)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6分)

(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范文:(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正确。旧生产方式解体虽然产生了苦难,但历史的主题更主要的是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2分,必须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

史实:旧生产方式解体带来的苦难:中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收入减少),没有了谋生的手段,无所事事,世风日下,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任意两点就可以得2分)

新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机器生产)。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生产力1分,生产关系1分)

4.董仲舒被历代称为“醇儒”,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刘歆称董仲舒为“群儒首”,东汉班固称董仲舒为“儒者宗”。但汉代《谶书》假孔子言:“董仲舒乱我书。”针对以上对董仲舒思想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

参考答案(一):逻辑1分

观点一:董仲舒是儒家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儒学。2分

史实:9分

1、董仲舒主张大一统思想出自《公羊春秋》和孔子的政治观。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他提出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否则降灾异谴责和威慑,继承了孔孟“仁政”主张。

4、董仲舒主张君王施政以德为主,继承孔子为政以德主张,仁、义、礼、智、信五常为人伦道德标准,继承孔孟仁义主张。

参考答案(二):逻辑性1分,

观点:我认为董仲舒不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更多是吸收各家思想。

只是为巩固中央集权和大一统需要而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

史实:9分

1、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吸收法家韩非子的主张。

2、或假借阴阳五行家思想对儒学改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天降灾异.

3、以刑辅德吸收法家,以法为纲,注重刑法作用,董仲舒思想实际体现为外儒内法。

4、依据公羊春秋,融合黄老之学、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参考答案(三):逻辑性1分

观点三:我认为董仲舒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但吸收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思想体系。2分

史实:(观点一和观点二的结合)9分

寻找历史高考题

我是09届江苏的,就拿我们那一届高考来说吧。09年的高考尘埃落地,全国二卷历史高考试题犹如当头棒喝,震惊了全国师生及家长。紧接着全国痛骂二卷的声音铺天盖地,就是那些不用全国二卷的地方也加入了声讨队伍,甚至有人把出题老师的名字放在网上供人有的放矢的谩骂。学不学一样,教不教相同,尤其是一些平时功夫下足了,成绩优秀的学生,与那些平时不怎么读书,上网、玩游戏的学生成绩差不多,觉得实在不公平,怒火熊熊。

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之际,高考试题在逐年变化。07年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因为当时试题偏离主干知识,师生不满之余,没有做更深入的研究。08年有了更大的变化,比如第12题就是一个信号。师生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想到会有整体性的调整,以为还会是渐进式的变化,尤其高三的师生根本不敢做太多的变动。结果09年做了干脆彻底的调整,让师生、家长无法承受。那么09年试题的特点有哪些呢?

第一,09年高考全国二卷试题确实有偏、冷、怪之嫌。

1、试题内容忽略了学科具体知识。统揽试卷,试题几乎全部是根据试题给出的材料有效信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只有第15、19、21题,算是与教材有隐性联系。以往试题如果给出的材料是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如果给出的是与教材脱钩的材料,试题答案与教材内容有隐性联系。但今年的试题所给材料是与教材脱钩的新材料,试题答案是自求教材没有的结论。09年的历史考纲与08年相比一字不差,没有变化。以为在向新课程转型时期,会保持稳定性。实际上是因为今年试卷不依据考纲所列考试范围出题,所以没用也就不用变。

2、试题立意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无法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如第39题与学不学历史无关,只要学过初中语文课文《隆中对》,作答就可与学过三年高中历史学生的答案相媲美。再如第37题所给材料是没有依托教材的新材料,背景是20世纪初教材没有涉及的思想领域,内容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考查的是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分析、比较、评价等多种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中学生既要翻译又要组织答案,实在难以做到。中学历史课程是国民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学历史教育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的历史教育,应该尽力避免中学历史教育的“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的倾向。从整体来看,试题显然是把中学生当作大学生来对待,不从实际出发,测试过于“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所以缺乏区分度,不能实现高考测试的选拔功能。

3、试题形式刻板、不活泼,构思不精,有故作高深莫测之嫌。试题大部分是文字性材料,且主观性试题所给材料全部是文言文,其他客观性试题表述专业化、学术化、成人化非常浓厚,仅第14题、15题用了一幅图、一个表格作为点缀。整体来看,试卷板着面孔、冷冰冰的样子。试卷缺乏时代感,第39题考查三国时魏蜀吴的关系,让这种特点尤为突出。第37题试图体现热点“国学热”,但因为背景是20世纪初,材料是学生读不懂的古文,隐性涉及当今社会对“国学”的看法和认识,所以其时代感就大打折扣。试题构思不精,欠缺严密。如第37题,所给材料过于突兀,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在试题给出材料前先介绍一下邓适其人,学生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容易读懂材料,也就易于作答。

总的来说,全国二卷历史难得让师生绝望。那么,为什么命题中心会以全国二卷做这么干脆彻底的调整呢?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些专家脱离实际,脱离中学教学呢?我分析这实际上是高考命题组有意为之,全国二卷相对全国一卷来说适用于边疆相对落后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历年相对简单,但今年是过分的难。是因为命题组就是想从这些考生成绩相对差些、人数相对少些的地方入手,进行根本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根本性的变化来改变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形式,具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二,09年高考二卷试题强烈的导向性

1、高考测试力图摆脱教材的束缚。

全国二卷历史到底是怎么调整的呢?仔细解读09年高考试题,你会发现这种调整实质是脱离现行某一教材。这种调整几乎贯穿了整个试卷,只有21题、22题、37题(1)、(2)问的部分与老教材有一定的隐性联系。脱离教材的实质是教材职能的变化,教材的职能也许很多,但我认为过去教材最实用的职能就是考试,教材既是考试依据也是考试目标,也就是高考考查的是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熟读了教材、理解了教材,考试就没问题了。试题的难度体现在对教材内容进行问法上或思维上的转化,所以过去我们老是担心出题人会在问法上为难学生,绝不担心超出教材范围。教材就是考试的工具。但是当前高中新课程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新课程高考试题不可能依据某一教材、某一版本,只能在《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范围内命制。摆脱教材、版本的束缚是高考从大纲版向课程版转型的必然结果。

2、测试依托《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三维目标的考查。测试首先考查了《课程标准》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即“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13题考查了唐朝的经济,14题考查的是明清民族关系,15题是经济体制改革,16、17是早期英美资产阶级革命,19题是德国统一,21题是雅尔塔体系,22题是亚洲经济,23题是全球化,37题是文艺复兴和等,可见考查的基本是重大历史问题。试题通篇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的,考查的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尤其37题和39题两道主观题,在设问中就明确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词语体现其对能力目标的考查。

其次测试突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课程标准》指出“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我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看,试卷所有的试题都是通过创设新材料、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的形式出现,并且是自求教材中没有的结论。实际就是运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来解决问题。第37题的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且在评分标准中明确要求“评析须有史实、有分析、有论点,言之成理。”学生必须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否定另外的观点。体现了对“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

第三测试渗透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例如第37题试图通过对“国学热”的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并且与文艺复兴运动进行比较,体现了开放的世界意识。

依据全国二卷历史测试卷的特点,我认为今后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正确把握方向,教学目标要围绕实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进行。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应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不仅掌握历史知识,还要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掌握历史基本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正确方法。历史学习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研读史料,获取信息、辨别真伪、运用材料论证探讨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用教材中的史料和其他途径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中而不是从“课本”中学习历史,改“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以“提出问题,提供或收集材料,解决问题”的流程展开,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包括政治学、经济学、哲学、文学和法学等与历史相关的人文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高考改革也在进行。我们要及时转变理念,把握课改和高考方向,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的需要,向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

第一题: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第二题:若论证端午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下列哪方面的论据最有说服力: A 古籍的记载 B屈原的作品 C政府的声明 D学者的解释

第三题:康有为在奏章中往往采用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法,给皇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的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的经典解释西方的政治学说

文章标签: # 历史 # 材料 # 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