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分数线 分数线

高考文言文断句_高考文言文断句评分标准

tamoadmin 2024-06-25 人已围观

简介1.请用斜线(/)为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限6处,3分)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2.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3.2018二轮文言文断句4.文言文断句 一,考纲解读1.什么是断句5.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6.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7.高考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断句是一个挺主观的问题见仁见智通常来说少断比多断保险比如一句话你可以断两处也可以断一处那么你就断一

1.请用斜线(/)为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限6处,3分)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

2.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

3.2018二轮文言文断句

4.文言文断句 一,考纲解读1.什么是断句

5.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

6.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7.高考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高考文言文断句_高考文言文断句评分标准

断句是一个挺主观的问题

见仁见智

通常来说

少断比多断保险

比如一句话

你可以断两处

也可以断一处

那么

你就断一处

你的断句也是正确的

不过是两处

但是标答只断一处

如此而已

请用斜线(/)为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限6处,3分)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

韩非书云夫子高考文言文断句: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是对《韩非子》中提及的观点,“夫子”作“善”的主语,句意完整,故应在“引”处断开,“引以张本"说明引用的目的,故应在张本处断开;“然后”是文言复词,译为“这之后”,其后承接“难之”的行为,故应在此处断开。

译文: 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恩) 怎么会有不同呢?

断句是理解文言文的重要步骤。通过合理的断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清晰,增强其逻辑性和可读性。合理的断句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并且使句子的表达更加精准。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断句不仅是对文本的解读,也是对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正确的断句能够更好地体现文言文的文化价值。

通过断句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断句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感能力,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在学术研究中,正确的断句对于理解古代文献、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正确的断句可以帮助研究者准确地理解文献内容,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研究结论。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

1、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断句。文言文中的关键词语包括虚词、语气词、句末助词等。例如,“夫”、“盖”、“故”等可以作为句首的语气词,其前面需要断句;“矣”、“哉”、“乎”等可以作为句末的语气词,其后面需要断句。

2、根据句子的结构进行断句。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包括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等。这些句子结构的特点是句子成分对称,因此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进行断句。

3、结合上下文进行断句。在断句时,需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进行断句。

4、借助语法进行断句。文言文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在断句时需要借助语法知识进行分析。例如,可以根据句子的主谓宾结构进行断句。

5、结合修辞手法进行断句。文言文中常常使用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反复等。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句子更加整齐、有节奏感,因此在断句时可以结合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有例子对照再好不过?

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为四川近年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当然还有一些取巧的方法可供借鉴:找名词、找动词、看标志、注意句式、注意修辞等。

2018二轮文言文断句

有5个途径:

1、找虚词:

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例〔1〕: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例〔2〕: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2、察对话: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

例〔3〕: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依总分:

例〔4〕: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4、据修辞: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例〔5〕顶真:具告沛公∕沛公大惊。(《鸿门宴》)

例〔6〕: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例〔7〕对称: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例〔8〕反复:“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几句在文章中间隔反复出现,抓住这一特点,自然有助于断句。

5、辨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些省略“者”或“也”的判断句,或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

例〔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10〕: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例〔11〕: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这段话可断为十六句。其中借助语末助词“也”和“乎”可断五句;借助表示对话关系的“曰”可断三句;借助疑问语气词“何”可断两句;借助“子”放在句首作主语可断两句;借助前后相似的对偶句可断两句;借助先总后分再总的论述方式,又可断两句。至此可以断完十六句。

文言文断句 一,考纲解读1.什么是断句

1. 高考语文文言文如何断句

断句的基本方法: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

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2.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4.找出动词 ,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借助名词(代词)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

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6.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7.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8.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9.利用对称句式。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2. 文言文怎样断句

你好,我的建议是:

1. 首先要通读一次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知道谁是主人公,主人公是怎样的人,有什么大概的事迹。

2. 有一些文言虚词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曰”后冒号(:)“哉”后叹(!),“盖”、“夫”大多在句子的前面,“于”、“而”、“则”、“以”一般在中间,“耶”、“乎”经常表疑问(?),“矣”、“耳”后边加圆圈(。),“也”、“者”作用是停顿,或句(。)或逗(,)要看具体的句子。但是这些虚词不是一看到就绝对要断句的,有一些是在句子中间。

3. 第一次断句之后,要尝试着翻译一下,如果有个句子翻译不了,那就要小心可能断错句了。

4. 平时要多培养语感,可以看看《孟子》、《庄子》,里面有很多寓言故事,平时看看也很不错,但是记得要先看文言文的,再看白话的,看多了你就自然会断句了。

满意请采纳,谢谢!

3. 文言文断句练习100句

1.阅读下面文言文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天子尝欲教子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①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为家也由此上益重爱之[注]①不至:可译为“不必”。(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

2.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翻译这段文字。 3、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茂盛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庄子·山木》)(注:这里的"雁"是"鹅")(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2)翻译这段文字。4、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也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吕氏春秋·孟春纪》)(注:令,邑的行政长官。

尉,朝廷的军官)(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2)翻译这段文字。

5、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李斯《谏逐客书》)(1)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

/Channel_13/SoftShow.Asp?SoftID=834521 点此链接,不行的话,就复制粘贴到地址栏中。

4. 文言文如何断句

个人来说:把人名地名等挖出来,剩下的字词,分析词性,是动词,形容词,名字还是介词等等,找出一种断句方法,让意思能翻译得通顺。断错了意思往往会偏差很多,但是译法还是通畅的,这就要涉及更深的学术方面了。

教学来说:

两个原则

1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

比如青山不能断为青/山

2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

否则就像上面人说的,一个标点断一下就行了

示范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

5. 文言文怎么断句

1.一般一句完整的话有主谓宾,古文往往第一句出现一个主语,后面便把主语省略,所以有两个谓语一般就要过句了。

2.还有就是一些固定搭配,比如”。

.者,。

..也“,”。

.乎“,3.这算是第一点的补充,就是有主语出现一般主语前面就要断句了。4.前面说的是断句子,后面说一下断并列句,古文经常有对偶句,看到两句形式差不多的那些中间就要划条线啦。

5.一些就是并列的,这个应该很容易看。6.还有就是“谁谁曰””谁谁道“后面一般要断,这是别人说话的开始。

7.我这几招在高中时断句基本上没有错的。我古文一般是翻译扣一分,最多断句扣半分,不然都是全得的,相信我没有错。

竹韵格律学堂文言文断句六法

一、考点解析 福建省以《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为依据,参照教育部颁发的现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福建省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专门出台《2006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高考语文的考点及题型等作了详细规定,其中在文言文阅读部分明确提出文言断句的考测要求。 《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文言断句其实考测学生对文句内容的理解。因此,将断句考点单列符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二、试题分析 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⑤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从考生答题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是: 1、读不懂文段,不知如何下手,不知从哪断开,致使断的位置不对,该断的没断,不该断的断了。 2、不会使用技巧。缺少文言断句知识,不能借助句首词、句尾词。 3、文言句式掌握得不好,或者说不能区分古今词义。如:第⑤句“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在“福”与“化”之间、“极”与“深”之间能断开的人很少,都断成“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学生们错误地认为“福化”“ 极深”都为一个词,不能区分古今词义,不理解句意,没有把握文言对称句式而造成断句错误。 因此,首先通读全段把握总体意思;其次了解实词“亡”“将”的词义,掌握虚词“而”的用法;最后还要注意到前后有相同的句式。这样基本上能正确断句。 参考答案: 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亡,走失)

如何利用文言虚词断句

主讲/ 荒岛

早期的文言文一般是不断句的,读书时要全靠自己断句。

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这就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

如果能做到断句没有错误,也就证明对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礼记·学记》中说:“一年视离经辨志。”这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察“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

由此看来,我们要具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断句的能力。

文言文的断句关键在于“两要”:

具体点说,可以尝试以下六种方法:

1、借助虚词断句法。

古人遣词造句习惯于用虚词表示停顿或语气,有些虚词实际上起到了某种标点的作用。留心这些虚词的位置和用法,也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参考。例如常见的句首虚词有:夫、盖、其、唯、盍、凡、窃、敬、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有: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常见的句末语助词有:者、也、矣、乎、哉、焉、耶、耳(尔)、欤(与)、兮、而已等,后面可断句;另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以、于、为、则、而”等虚词,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我们还可凭借虚词的作用,来判断句子的标点。

如“乎”“欤”一般表示感叹,兼有叹号的作用;“……者……也”句,“者”表停顿,用逗号;“也”表判断语气,用句号。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2、借助对话,引文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曰”“云”“言”等,是表示人物的对话和引文的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全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分别是谁,明辨句读。

例如:“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3、参考句式断句法。

熟练掌握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和固定格式,如判断句式(“……者……也”)、被动句式(“见”“……见……于”“为……所”)、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介词结构后置句(如“急于星火”)等等,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另外,对“有所”“无所”“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注意不要把它们拆散,也可减少断句的失误。

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固定格式:“不亦……乎”)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动句)

③“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倒装句)

4、借助修辞技巧断句法。

中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言文,大多数行文整齐(四六句多),音律和谐,对仗、对偶(称)、排比、顶真、重叠、反复等修辞格比比皆是。注意到这些修辞技巧,会给我们的断句带来诸多便利。

例如:

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注意其中“顶真”的修辞手法。)

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孰与徐公美”“我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注意其中“间隔反复”的修辞手法。)

③“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排比;“内”“外”是对照,这些都是断句的主要依据。)

5、依据文体特点断句法。

文言文的骈体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声律,断句时,在韵脚处断开,然后依对仗、字数等特点逐句断开;韵文有严格的字数、句数、用韵、平仄、对仗等格律要求,可按其格律断开。叙事性文章可先将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结果先整体断开,然后再依据其意把握特点,斟酌断句。议论文应找到论点、论据,先划分开,再按其语言句式加以揣摩断句。

6、巧用句子成分关系断句法。

在文言文中,动宾结构、介词结构、兼语结构、定语、状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能用标点断开。连动式谓语之间如果没有“而”字连接,中间一般应加逗号,如果有“而”字连接,中间就不能用逗号隔开。总之,文言文句子各种成分之间关系较密切,一般不宜断开,只有在较长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中间才用逗号。

02《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 法》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文言虚词大多数“身兼数职”,一词多用,这就给我们如何准确理解词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虽然常见的文言虚词只有十几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的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所以,如果能引导学生在平时多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一、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如:

例①“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湖口”一句里有两个“之”:前一个“之”用作“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解释为“的”;后一个“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应是代词。

例②“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

例③“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恰好”的意思。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

仅以“也”为例:

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

例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

例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

例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

例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

例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

例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3不译),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

以“而”为例:

例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并列关系)。

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承接关系)。

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关系)。

例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假设关系)。

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比如“也”,如前所述,多为句末助词,可表示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等。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因为“其”一般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又如“焉”,可以用在句首(如“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焉:哪里),也可用在句中(如“杀鸡焉用牛刀”,焉:何必),也可用在句末(如“微波入焉”,焉:那里)。也有时作代词,相当于“之”(如“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代词。“未知生,焉知死?焉:哪里,怎么)。

五、语法(词法、句法)分析法。

文言虚词中,有不少词(如“之”“其”“以”“而”“焉”等)在不同的句中或在同一句子的不同位置上,有时有着不同的词性和用法,如果能够把握某个虚词的词性,往往就能推测出它的含义。

以“之”为例:

例①“媪之送燕后也,执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前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是助词;第二三个“之”是代词,她(指燕后)。

例②“太后盛气而揖之”,句末,作第三人称代词(他)。

例③“之二虫又何知”,句首,作指示代词(这,此)。

例④“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例⑤“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作动词,到……去。

例⑥“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句中,是助词,相当于“的”。

六、利用特殊句式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文言特殊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

文言句式总的来说有两大类: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

特殊句式有:

判断句(“……者,……也”)、

被动句(“见”“为……所”“受”“被”“于”)、

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惠。”)、

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

定语后置(“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状语后置(“贫者语于富者曰”等)、

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

固定句式较多,值得熟记的至少有十种以上,如:

“不亦……乎”(“不也是……吗”例①“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无以……”(“没有用来……的”例②“军中无以为乐”)。

“何……为?”(“为什么”例③“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

“如……何?”,“若……何?”,“奈……何?”

(“把……怎么样?”“拿/对……怎么办?”例④“如太行、王屋何?”)。

“所以……”(“用来……”例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所以、因此……”例⑥“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得无(毋)……乎(耶)”(“恐怕……吧”“莫非……吧”例⑦“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何……之有”(“有什么……”例⑧“孔子云:‘何陋之有?'”)。

“惟(唯)……是(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意思是“只是+动词+提前的宾语”,例⑨“惟利是图”“惟才是举”)。

“为……所”(“被……怎么样”,表被动。例⑩“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如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要想攻克文言虚词这块堡垒,光靠几招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靠同学们平时多记多练多积累。

03《解决学生在高考文言翻译中胡乱意译的问题》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型是让考生翻译两个文言语段,一般都不长,但选择的都是难点比较集中的语句,以便合理分配阅卷的分数,考查考生的文言阅读翻译能力。每段分值5分。每年考生总是在这个题上失分严重。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考生不是按要求直译而是按自己的猜想意译。很多考生只能答个基本意义,且,句意不通顺的很多。就是意思对,也只能得一个基本分2分。而在考前的复习中已经有明确要求,即要“直译”且做到“信、达、雅”三字要求。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意译的?我认为直接原因是,考生不理解得分点上的某个或某些词语、句式等,只能胡乱猜想其大意,而猜想的这个意义又不能和其他的自己可以理解的字词协调理解,只能改变能够理解的字词意义,以便适应不理解的词的猜想的意思,而导致整个句子意译。如“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恩厚,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一句,由于不理解“让”字,把“亨信让之曰”译为“亨信对他们诚恳的说”由于不理解“让”字为“责备”意,连句式都改变了。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考生意译的错误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广泛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学生文言基础差,导致语境感也差,从而理解错误解答错误,一句话中有两个以上实词不理解,这句话可能就没有办法理解了,更不可能有正确的语境感;一个文言虚词不理解,就可能把意思译错;一个文言句式看不出来就可能把句子的基本结构译错,所以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等文言知识是解决学生笼统意译的最基本的条件。《大纲》所要求积累的120个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多种文言特殊句式应该不打折扣的完成。中、差生在这个方面做的严重不够自然问题就多。

2、重视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

对于中、差生来说,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也欠缺,由于对文言中的官名、地名、人名和习惯性文化字词等积累不够,文中出现后必然不知其为何事何物,自然以自己的浅见予以猜测,也可能导致意译。例如“朝臣丁父忧者假满赴职”中的“忧”字,特指父母的丧事。中国古代四五千年,文化常识极为丰富,每朝每代也多有不同,学生平日不重视积累,考试遇到时必胡乱的翻译。当然首要重视课本上的积累,同时也要在平日的考试及复习中对大量的史传类文体中的文化常识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化熟悉必然会降低理解翻译的难度,提升翻译的正确率。

3、学会依据语境和语法推断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是解决意译问题的关键一步。

文言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总有我们积累不到的地方,且命题者也绝不会出你一定能解答的知识。因而总有你解答不了的字词句知识。

鉴于此,必须训练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的推断能力。这样才能取得一把钥匙开百把琐的效果。所以这里的工作要做深做透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文言字词句的推断主要依据是语境和语法。语境是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主要靠前面的积累解决问题,积累解决的越扎实,越便于对文言语境的把握。语法,即是汉语的语言规律,扎实的掌握有利于结合语境推断语意及用法。例如“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一句中,“次”怎么解释呢?从语法看,“次”担任谓语,前有主语,后有补语,又在“出”之后,必然要译为动词;再从语境看,前面针对“父母诸弟”而言,后面是“外”,即“外面”,两方面结合起来,只能把“次”译为“住宿”“驻扎”等。古代、现代汉语之间的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学生要有扎实的现代汉语词语、短语和句法知识也重要。

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1、扎实掌握每一现象的推断要领,比如一词多意,通假,偏意,活用等主要借助语境和语法。特别是活用词意的理解更是离不开语境、语法知识。例如“尝与诸兄过邑人陈准兄弟,诸兄友之,皆拜其父母,衮独步拜”中的“友”字,由名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之”这个宾语以及语境,可以推断为“以……为友”至于文言句式,抓住标志是识别句式的关键。

2、训练应从课本知识的积累式推断到陌生的文言语境中的字词句推断,即按照循序渐近的原则,由熟到生,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的训练。

3、坚持饱和训练,特别是在陌生语境下的训练。如果仅仅是黑板演示或少量介绍方法性训练,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般到这种情况下,反复演练才能成为真正的能力。同时要将这种专项训练渗透到日常的文言阅读中去,让方法转变为学生自觉运用的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容易意译,大多数情况是能力训练不够饱和,即训练不到位造成的。

4、考场翻译,不要急于做题,而要做到对一句话逐字理解,对不理解的予以推断理解,对某些词语可以做多方面理解,即给词语多组几个现代汉语词,选出符合语境的一个词。

例如“故议者方晋二陆”中的“方”,可以找出相关的词语有“比方”“比做”“方正”“正在”“正派”等词语,结合语境选出“比做”意。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字词,本句语境难于理解,应将所译句子从文中找出。结合句前句后的语境,扩大范围予以理解。

当理解疏通无误后,按现代汉语的习惯直译性的整合下来。并将省略的补出,做到“信”“达”“雅”,记住要做到“信”也就是不能改变原文意义,要忠实于原文。添字或漏字都有可能改变原文意义。

5、反观文言翻译的规范性潜要求,看是否合乎答题要求。

翻译标准是“信”“达”“雅”,译完后要自读一便,力求句意正确,意思明白通畅,文采妥当,更要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和语法规范。不能出现句子不通顺,意义费解,语法错误等现象。特别要关照理解上有一定难度的字词,因为它最有可能是得分点。如有不妥,要及时修改,做到万无一失。

以上是从本人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不妥的地方,欢迎语文界同仁指导。

今天课就讲到这,如果大家觉得对学习古诗词赋有帮助,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2017-08-17? 舞蝶整理

高考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其实, 古人断句标点时, 无论是句或读, 一律以“。 ” (类似今天句号用的小圆圈) 作为断句的标记; 今天高考“断句” 试题一般是要求在文言文中将需要断开的地方加“/” 表示。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 一定要在初步整体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 利用自己的文言语感, 结合文言语法知识去划分出规定内容的语言单位。 怎样才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呢? 除了利用实词构成的逻辑意义和文体的语体规律断句之外, 我们可以先从文言虚词与标点的角度,明确断句的判断标准。 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他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 比如发语词等句首虚词: 如, “夫” 、 “盖” 、 “初” 、 “唯” 、 “斯” 等, 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 又如:“曰” 、 “云” 、 “言” , 是话标志的词语(相当于现代汉语对话提示语) 。 以上这些词语, 可视为我们断句的标志。 再如, 表示陈述、 感叹、 疑问、 祈使等语气的语气词: 如,“也” 、 “矣” 、 “乎” 、 “哉” 、 “为” 、 “与(欤) ” 、 “耳(尔) ” 、 “邪(耶) ” 、 “焉” 等, 常用在句末, 理所当然也是断句的标志之一; 再比连词“而” 如果是连接的两个句子, 则在其前面要断开; 其他的如: “以” 、 “于” 、 “为” 、 “则” ,有时用在句首, 也可作为断句的依据; 还有复句中的关联词, 如: “苟” 、 “虽” 、 “虽然” 、 “纵” 、 “纵使” 、 “向使” 、 “假使” 、 “若夫” 、 “至于” 、 “已而” 、 “且夫” 、 “乃夫” 、 “于是” 、 “至若” 、 “若” 、 “故” 、 “是故” , 这些词大多用在句首, 而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可视为断句的标志。 下面具体举例说明。 一、 利用“之” 、 “乎” 、 “者” 、 “也” 、 “已” 、 “焉” 、 “哉” 来断句。 这些词语是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 富有代表性的虚词, 在阅读理解时可作为停顿的明显标志。见到这些虚词, 大多在句子停顿的后面断句。 “之”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 代物、 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 (他们) 、 “它” (它们) 。 作宾语或兼语, 不作主语。 如: 作《师说》 以贻之。 (《师说》 , 代人, 作宾语。 成然之。 (《促织》 ) 代事, 作宾语。 2、 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 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 译时应省去。 如: 顷之, 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 “乎” 与断句。 用作语气助词。 1、 (1) 表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 “呢” 。 如: 几寒乎? 欲食乎? (《项脊轩志》 ) (2) 表测度语气, 可译为“吧” 。 如: 王之好乐甚, 则齐其庶几乎。 (《庄暴见孟子》 ) (3) 用于感叹句, 可译为“啊” “呀” 等。 如: 呜呼! 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捕蛇者说》 ) 以上都是根据句末语气断句。 “者” 与断句。 作为助词, 可以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 起提顿作用: 先用“?者”提出要说明的事物, 稍微停顿一下, 然后说明或论断。 如: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古之让天之者, 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 (《五蠹》 ) “者” 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 起语助作用, 可不译。 如: 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 “者” 有时放在数词后边, 可译为“个” “样” 之类。 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五蠹》 )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 “也” 与断句。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 1、 表示判断语气的, 如: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师说》 ) 2、 表示肯定语气的, 如: 吾上恐负朝廷, 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 3、 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子》 ) 4、 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5、 也有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以舒缓语气。 如: 当余之从师也, 负箧曳屣, 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 ) “已” 与断句。 当做虚词, 可作副词、 连词与助词。 1、 用作副词。 表两件事之间相隔时间短暂, 常用“已而” , 相当于“不久” “一会儿” 。 如: 已而相如出, 望见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 ) 2、 用作连词, “已” 同“以” , 和“来” “后” “东” “西” “上” “下” 等结合, 表示对时间、 范围等的限定。 如: 五代时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版》 ) 3、 用作助词。 “已” 放在句末表示动作行为的既成状态, 表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语气, 相当于“了” ; 有时“也已” 连用, 加强语气。 有时也表感叹, 相当于“啊” 。 如: 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 ) “焉” 与断句。 常用在句末: 1、 语气助词。 如: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 可译为“呢” 。 如: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 2、 代词。 常指代人和物。 如: 故为之说,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 3、 兼词。“于+此” 。 永州之人争奔走焉! (《捕蛇者说》 ) “焉” , 译成“在捕蛇抵交赋税这件事上” 。 “哉” 与断句。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 1、 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 呜呼, 亦盛矣哉! (《五人墓碑记》 ) 嘻, 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解牛》 ) 2、 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 譬若以肉投馁虎, 何功之有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 )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时钟山记》 ) 3、 表示反问语气的, 如: 相如虽驽, 独畏廉将军哉? (《廉颇蔺相如列传》 ) 二、 利用“夫” 、 “盖” 、 “矣” ; “而” 、 “然” 、 “则” 、 “故” ; “以” 、“为” ; “乃” 、 “ 惟(唯、 维) ” ; “其” 、 “若” 、 “或” 断句。 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在文言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确定断句的位置。 1、 常用在句首和句末的助词: “夫” 、 “盖” ; “矣” 。 “夫” 与断句。 用作助词。 1、 用在句子开头, 表示议论或叙述的开端, 称为“发语词” 。 如: 夫十月一月之中,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徒, 其疾病而死,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 2、 用在句末, 表示感叹。 相当于“啊” 或“了” 。 如: 闻之: 一人飞升, 仙及鸡犬。信夫! (《促织》 ) 然则古人所深耻者, 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 悲夫! (《问说》 ) “盖” 与断句。 1、 用作副词。 “盖” 用在句首, 作副词, 表示下边说的一些话,是带有推测性的断定,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大概” “推想” 的意思。 如: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季氏将伐颛臾》 ) 2、 用作连词。 连接上文, 起说明原因的作用, 也含有不十分确定之意。 如: 今言“华” 如“华实” 之“华” 者, 盖音谬也。 (《游褒禅山记》 ) 谢灵运为永嘉守, 凡永嘉山水, 游历殆遍, 独不言此山, 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雁荡山》 ) “矣” 与断句。 语气助词。 1、 用于陈述句尾。 或助肯定语气, 有的可译为“了” , 有的可不译; 或助已然语气, 说明事情已实现, 可译为“了 ” ; 或助将然语气, 说明事情将要实现, 可译为“了 ” 。 如: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 2、 用于感叹句。 助感慨、 讽刺、 赞颂语气, 可译为“了” “啊” 。如: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 呜呼, 烈矣! (《谭嗣同》 ) 3、 用于祈使句,助请求、 劝勉、 禁止语气, 可译为“吧” 。 如: 公子勉之矣, 老臣不能从。 (《信陵君窃符救赵》 ) 4、 用于疑问句末, 助疑问语气。 如: 年几何矣? (《触龙说赵太后》 ) 2、 常用在句首的连词: “而” 、 “然” 、 “则” 、 “故” 。 “而” 与断句。 用作连词。 1、 (1) 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 “接着” , 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石钟山记》 ) (2) 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 “却” 。 如: 青, 取之于蓝, 而青于蓝;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劝学》 ) 2、 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 一般作定语, 译为“你的” ; 偶尔也作主语, 译为“你” 。 如: 而翁长铨, 迁我京职, 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 事》 ) 3、 复音虚词“而已” , 放在句末, 表示限止的语气助 词, 相当于“罢了 ” 。 如: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师说》 ) “然” 与断句。 1、 用作连词, 主要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可是” “但是” 。 如: 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 ) “然” 有时和“而” 连用, “然” 代指上文所说情况, “而” 表示转折, 等于说“如此(这样) , 可是?” 。 如: 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然” 还常和“则” 结合, “然” 是承接上文事实, “则” 是由此进行阐述或论断, 可译为“既然如此, 那么(那就) ” , 也可单译为“那么” 。 如: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2、 用作代词。 相当于口语中“这样” “如此” 。 如: 不然, 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 3、 用作助词, 用在名词或短语之后, 前面有“若” “如” “犹” 等词与之照应的, 可译为“的样子” “一般” “那样” 。 如: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登泰山记》 ) “然” 还常作应对之辞, 同口语中“是的” “对的” 相似。 或者表示赞成、 同意, 即“认为是” “认为对” 的意思。 如: 袁曰: “然, 固有所闻。 ” (《谭嗣同》 ) “则” 与断句。 用作连词。 1、 表示承接关系。 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 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 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 “便” , 或译为“原来是” “已经是” 。 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 2、 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 引出假设的情况, 相当于“假使” “如果” ;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 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 相当于“那么” “就” 。 如: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 3、 表示转折、 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 字用在后一分句, 可译为“可是” “却” ;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 预备下句转 入正意时, “则” 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虽然” “倒是” 。 如: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师说》 ) “故” 与断句。 1、 用作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 可译为“所以” “因此” 。 如: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故臣复取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有时用“是故” “以故” 。如: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 ) 2、 用作副词。 有“从前” “故意” 的意思。 如: 燕太子丹者, 故尝质于赵。 (《史记· 刺客列传》 ) 3、 常用作介词、 副词以及代词: “以” 、 “为” ; “乃” 、 “ 惟(唯、 维) ” ;“其” 、 “若” 、 “或” 。 “ 以” 与断句。 用作介词。 1、 表示动作、 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 可视情况译为“用” “拿” “凭借” “依据” “按照” “用(凭) 什么身份” 等。 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察今》 )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 2、 复音虚词“以是” “是以” , 相当“因此” ,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 “为” 与断句。 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 也可以用作助词。 用作动词, 意思是“做” 。 还可作判断词“是” 用。 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 这里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1、 用作介词。 除表被动外, 一般读去声。 (1) 表示动作、 行为的替代。 可译为“替” “给” 等。 如: 当横行天下, 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 (2) 表示动作、 行为的时间。 可译为“当” “等到” 等。 如: 为其来也,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 (3) 表示被动关系。 读阳平声, 可译为“被” 。 “为” 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如: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为天下唱, 宜多应者。 (《陈涉世家》 ) 2、 用作助词。 读阳平声, 放在疑问句之末, 表示诘问, 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 可译为“呢” ?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 (《鸿门宴》 ) “乃” 与断句。 用作副词。 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 可译为“就” “这才” 等; 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 可译为“却” “竟(然) ” “反而” “才” 等; 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 可译为“才” “仅” 等。 如: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 乃入见。 (《曹刿论战》 ) “乃” 有时还作连词用, 释为“若夫” 、 “至于” “如果” 等。 一般用在句子的前面。 “ 惟(唯、 维) ” 与断句。 用作副词。 1、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相当于“只” 。 如: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琵琶行》 ) 2、 表示限于某个范围, 相当于“只有” “只是” 。 如: 今数雄已灭, 惟孤尚存。 (《赤壁之战》 ) 3、 表示祈使或命令, 相当于“希望” 或“请” 。 如: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 4、 表示动作行为的根据与缘由, 相当于“正因为” “只因为” 。 如: 吾子淹久于敝邑, 唯是脯资饩牵竭矣。 (《肴之战》 ) “其” 与断句。 1、 用做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 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 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 应译为“他” “它”不能加“的” 。 如: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其闻道” 作主语。 ) 2、 用作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 表示揣度、 反诘、 婉言、 期望等语气, 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 视情况可译为“大概” “难道” “还是” “可要” 等, 或省去。 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表测度。 ) 其孰能讥之乎? (《游褒禅山记》 表反诘。 ) 其真邪? 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表疑问或选择语气。 ) 3、 用作连词。 作连词用时, 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 可译为“如果” ; 或表选择, 可译为“还是” 。 如: 其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者, 非天质之卑,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岂他人之故哉? (《送东阳马生序》 表假设。 ) “若”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表对称, 相当于“你” “你们” ; 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 例如: 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 更若役, 复若赋?(《捕蛇者说》 ) 2、 用作连词。 (1) 表假设, 相当于“如果” “假设” 等。 如: 若能以吴、 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 2、 “若” 和“夫” “至” 结合, 组成“若夫” “至若” , 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表示他转。 如: 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岳阳楼记》 ) “或” 与断句。 1、 用作代词。 有时分指它前面已经出现过的人或物中的一部分, 有时泛指某人、 某物或某种情况, 可译为“有人” “有的” “某人” 等。 如: 回视日观以西峰, 或得日或否。 (《登泰山记》 ) 或曰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 ) 2、 用作副词。 表示不敢或不能肯定, 可译为“或许” 、 “也许” 、 “可能” 等。 如: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岳阳楼记》 ) 此外, 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如: “如?何” , “奈?何” ,“若?何” , “谁?者” , “得无?乎” , “不亦?乎” , “无乃?乎” , “况?乎” ,“何以?为” , “与其?孰若? ” 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可以利用的文言文语法停顿的标志。 总之, 为文言文断句, 是初步进入理解文言文的窗口。

纲标解读

近几年全国卷对文言断句的考查,作为文言文阅读第一题,一直采用四选一的形式,3分选择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从往后来看,文言断句依然是近年考查文言文的必考点。

教学目标

学生利用平日积累的文言基础知识,运用简单的的文言语法知识和技巧,能快速地选择出正确答案。

教学重点

熟练地掌握“谓语断句法”“句式断句法”“语境断句法”。

教学难点

熟练地掌握“谓语断句法”“语境断句法”

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情境导入 韩愈在《师说》谈到“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什么是“句读”?——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 、”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三字经》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

二.旧知巩固

高考断句题,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有:

①混淆句子成分;

②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

③误拆连动成分;

④忽略倒装;

⑤句误解词语意思。

三.重点呈现——核心知识

一、谓动,明主干

找出谓语动词、明确陈述对象是谁、确定主语、状语和宾语。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去/民有惊出与卒遇/缚以为盗/民讼诸府/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安中廉知之/按得冤状/即出民/抵吏罪/

注:①谓语是动词,宾语后停顿;两个动词,要判断其关系。

②有些句子是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作谓语,断句要特别注意。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二、辨句式,据修辞

1、特殊句式;

答曰/中兴以来/郊祀往往有赦/愚意尝谓非宜/何者/黎庶不达其意/将谓郊祀必赦/至此时/凶愚之辈复生心于侥幸矣/遂从之

2、固定搭配;

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3、排比、对偶、对称。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见主资料)

四.难点突破——核心素养

断句“三原则”

1.字句意思要讲通;

2.内容要符合情理;

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3.要兼顾古汉语词汇、语法、音韵、修辞以及古文化知识。

五.总结提升

排同求异,先易后难

语感先行,辅助在后

贵在积累,扎实基础

句读虽小,成功之始

六.课堂演练——目标检测

主资料测试卷

七.作业布置

继续完成主资料测试卷

文章标签: # 断句 # 文言文 # 虚词